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學名:Psittacus erithacus)屬於大型鸚鵡,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尾巴短,頭部圓,面部長毛,喜攀爬,不善飛翔。非洲灰鸚鵡是已知的幾種可以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主食各類種子、堅果、水果、花蜜、漿果等。分布於非洲。
非洲灰鸚鵡 |
中文名稱:非洲灰鸚鵡 外文名稱:Grey Parrot 、 African Grey Parrot 拉丁學名:Psittacus erithacus 別名:灰鸚鵡,灰鸚 分布區域:非洲 命名人、時間:Linnaeus, 1758 科目:鸚鵡科 |
目錄
外形特徵
非洲灰鸚鵡體長33-41厘米,體重400-490克,壽命約50年。屬於大型鸚鵡,尾巴短,頭部圓,面部長毛,喜攀爬,不善飛翔。身體為深淺不一的灰色,臉部眼睛周圍有一片狹長的白色裸皮;頭部和頸部的灰色羽毛帶有淺灰色滾邊,腹部的灰色羽毛則帶有深色滾邊;主要飛行羽灰黑色;尾羽鮮紅色;鳥喙黑色,虹膜黃色。幼鳥尾羽尖端帶有黑色,虹膜為淺灰色,隨着年紀漸長會變為黃色。尼日利亞地區的非洲灰鸚鵡體色一般較深。
雌雄分辨方法:從外觀雄性的頭形較闊大,眼角兩側略尖成杏形,雌性相反頭形較窄小,眼圈較圓。
同屬兩種比較:非洲灰鸚鵡(Psittacus erithacus)身上羽毛逞銀灰色,尾羽鮮紅色,喙部為黑色;提姆那灰鸚鵡(Psittacus timneh)曾為非洲灰鸚鵡的亞種,現已為獨立的物種,其外表跟非洲灰鸚鵡近乎相同,但體形卻明顯較小,身上的銀色羽毛則較深色,尾羽逞紅褐色,喙部為粉肉色,性格較活潑,相比沒那麼害羞,模仿人語能力跟非洲灰鸚鵡不相伯仲。
棲息環境
非洲灰鸚鵡通常棲息在低海拔地區及雨林。群居性,喜愛在近河流與湖泊邊的樹上或棕櫚樹上棲息,通常數隻一起活動。非洲灰鸚鵡全球數量約為0.63到1300萬隻,其在世界各地的數目仍在減少。
生活習性
該物種說話能力強,天資聰穎,智商高,以擅長模仿人語聞名。覓食的時候通常一小群一起行動,喜食各類種子、堅果、水果、漿果等,有時也會吃花和樹皮,以及昆蟲和蝸牛,甚至會到農作物田園中覓食,造成農業損失,尤其是玉米田。非洲灰鸚鵡可以在長途跋涉中搜索果樹,尤其在旱季會季節性遷移。棲息時聚集大群,非常嘈雜,在休息和在飛行中都會發出嘎嘎的鳴叫、口哨聲和尖叫聲,除了能夠模仿人類的語言,也發現這種鸚鵡在野外可以模仿其他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聲音。
繁殖方式
非洲灰鸚鵡為一夫一妻制,繁殖期開始於3歲左右,繁殖季節因地而異,東非約在1至2月及6至7月的乾燥季節。築巢在離地面10-30米高的樹洞內,通常一窩產2-3枚卵,偶爾4枚。孵化期28至30天,幼鳥剛孵出時只有14-16克重,5厘米長,約75-80天後羽毛長成,離巢期大約80天。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西從幾內亞比紹起,東到肯尼亞西部。分布國家包括安哥拉、科特迪瓦、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蓬、加納、肯尼亞、尼日利亞、盧旺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偶進貝寧和多哥。
亞種分化
提姆那灰鸚鵡(Psittacus timneh)曾經為非洲灰鸚鵡(Psittacus erithacus)的一個亞種Psittacus erithacus timneh,現在已經升為一個獨立的物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已被認為種群整體數量下降,物種生存處於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主要是野生的非洲灰鸚鵡每年在國際貿易中被大量捕獲和交易。棲息地的快速喪失對該物種也具有顯着的影響,特別是在整個西非和東非。這些原因都是導致該物種快速下降的原因[1]。
相關趣聞
科學家們認為,鸚鵡雖然能言善辯,但這只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機械地模仿而已。這種仿效行為,在科學上也叫效鳴。由於鳥類沒有發達的大腦皮層,鳴叫的中樞位於比較低級的紋狀體組織中,因而它們沒有思想和意識,不可能懂得人類語言的含義,也不可能處處十分正確運用這些語言,所以有時甚至會不分場合,亂說一氣,令人哭笑不得。
在英國曾經舉行過一次別開生面的鸚鵡學話比賽,參賽的鸚鵡只需要講一句話便可,由裁判員根據這句話的內容和發音來進行打分。其中有一隻不起眼的非洲灰鸚鵡所講的一句話,受到了裁判和觀眾的特別讚賞,因而戰勝其他選手,獲得冠軍。當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以後,這隻灰鸚鵡先是向前後左右瞧了瞧,然後驚奇地叫道:「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鸚鵡!」幾天以後,興奮異常的主人請了許多貴客到家中慶賀,為了在客人面前再次顯示這隻灰鸚鵡的「天才」,便又當眾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滿以為它能說出:「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貴客!」以博得大家的喝彩,不料灰鸚鵡見了雲集的貴客,卻仍然說道:「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鸚鵡!」,使大家哭笑不得,也讓主人失盡了顏面、狼狽不堪。由此可見,鸚鵡學說話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並且只能學會一些有限的詞彙[2]。
參考來源
-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 ,2017-03-15
- ↑ 顏值爆表的鸚鵡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