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风箱(红山飞雪)
作品欣赏
灶火,风箱
早先年间,灶火旺,就是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灶火,一直以来,就与风紧密相关。
《说文》里是这样解释的。灶,炊穴也。
野外的篝火,是需要风的。在狂野的风中,火苗呼啦啦地燃烧,火星四下乱窜,食物就熟了。人们围着火焰舞蹈,庆祝丰收,庆祝不再忍饥挨饿。篝火烤熟了食物,也温暖了被寒风吹彻了的胸膛。在风中,在大自然的风中,因为有了烟火,一切都变得不同,一切都温暖起来。
灶膛里面的火焰,也是需要风的。
于是,发明了燧木取火的人类,自然会发明风,发明创造出造风的工具。创造,将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不知道,人们何时发明创造出了风箱,让灶中的火焰,熊熊燃烧。但人们把火从野外取回家中,放进灶膛里,让冰冷的房屋,充满烟火气息,肯定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山东滕县出土汉代冶铁画像石中有橐的画面。它有三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输风管,再入冶炼炉中。这是单橐作业,至迟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多橐并联或串联的装置,名为“橐籥”,汉代又称之为“排橐”。这应该是风箱的雏形。这样的工具在家庭并不常见,在一些需要风力的手工作坊里,还时有发现,至今还在使用。
那是很小的时候,在北方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见到了一个简单而又极具智慧的制造风的工具。在印象中,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工具。奶奶说那是“风车”。可是我倒是觉得,叫“风扇”更为合适。不得不说,人类之所以是人类,而不是什么其他的动物,是因为人类充满了智慧,极富创造力。
北方的房屋,一般分为里外三间,中间一间,通常叫做“外屋”。灶台就砌在外屋的两侧,东屋一个,西屋一个,分别连通东西屋的火炕。灶膛里的烟火,就由火炕,爬上烟道,从屋顶的烟囱,缕缕逸出,成了游子们望不断的乡愁。
灶台是一个很大,带有内膛的土台子。上面安放一口大铁锅,锅下面,就是灶膛。灶火,就在灶膛里不断跳跃,舔舐着尖尖的锅底。锅热了,里面的食物熟了,热气氤氲出来。屋子里,就荡漾起幸福的笑声。烟火舔黑了锅底,燎黑了灶膛口。墙壁、房梁也熏染得斑驳漆黑,进来进去的人,被烟火熏得咳嗽、流泪。那一定是灶膛里的风力不够,或者是烟道堵了。
山野的火需要借助风力,灶火也是。灶膛里面的火缺少了外来的风,火成了烟。烟熏火燎,烟成了灶膛里的主角。人们就在灶台的边上,向地下挖一个坑,通向灶膛的下面。做一个“风车”或者叫做“风扇”的,安放在坑里面。一个木制的框架,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框架安上一个木制的“轴”,也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地下的部分安有几个木制的薄而结实的“扇”,上面的轴上则缠绕上一圈一圈的皮绳。皮绳通常是用熟牛皮制成,柔韧,富有弹性,结实耐用。烧火的人就坐在灶膛前面,一手添柴,一手抓紧皮绳,一拉,一送,一拉,一送。风车就飞快转动起来。那风,就源源不断地送进灶膛。火越烧越旺,人们的日子,也变得有滋有味了。
奶奶经常坐在灶膛前,一下一下拉着风车,经营着一家人的一日三餐。那一收一放之间,非常娴熟,极有韵律,已经具有一种美感,一种劳动的美。有时候,劳动不光充满了艰辛,也蕴含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我觉得,奶奶每天转动风车,就是一种难言的美。每天放学回来,远远的,就看见房顶缠绕着缕缕炊烟,刚进大门口,就听见风车哗啦啦转动,就会感觉到家的温暖,被一种幸福包围。是那奇特的风车,是那风车转动发出的声响,伴随着我走过了童年,走出了大山。
使用最广泛,时间最长,恐怕是“风箱”了。
一个长方形的木制的箱子,一头是拉杆,一头开了一个很小的四方形的洞,挂一个稍大一点,可以张开,可以覆盖的四方形的木板。拉杆连着一个与木箱差不多大小的板子,四周裹上一层鸡毛。拉风箱的人一拉一推,挂在四方洞口的小木板,一张一合,就会有风抽进来,然后再将风送出去。灶膛里面的火焰,就疯了一样窜出来,映红了黑黢黢的房间,也照亮了一个又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根据使用的不同,风箱有大有小,风箱的拉杆,有单有双。在很长一段时期,这种风箱,在北方地区,家家都在使用。相比于风车,风箱更简单实用。风箱可以随意挪动,哪里需要,就搬放灶台旁边,呼呼拉起来,灶膛里的火焰烧起来,不一会儿,饭就熟了。风箱给许许多多的普通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快乐。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家里就使用了“风葫芦”,是用铁铸造的。钢铁铸造的风葫芦的出现,似乎可以看作是中国农耕时代的一次飞跃,由此进入了工业化社会。风箱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不知使用了多少年代,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由钢铁制造的风葫芦的出现,至少说明,广大的农村,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在比较偏僻的农村,现在还可以看到有使用这种“风葫芦”的家庭,那也是贫穷落后的标志。就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言,风葫芦恐怕难以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从某种角度来说,风葫芦的创造灵感,应该来自于大山深处的那种“风车”。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被一根细而柔韧的皮绳拉着,飞速转动的造风的工具。人类得以绵延不绝,是因为人间烟火的旺盛,人间烟火,离不开那些鼓动烟火的风。各个时期,各种各样的造风工具的不断发展进步,支持了这样的进步。
如今,城市、村镇,再看不到那些垒在屋子里的灶台了,那些造风的用具,也随之一起消失。燃气替代了烟火,人们的生活,走进了现代化。
然而,多情的文人墨客,还是愿意让那些游子眷恋的目光缠绕在缕缕炊烟上面。那是从灶膛升起的,庄户人家幸福的源泉。
作者简介
红山飞雪,孙国华,内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小品文选刊》《四川文学》《意林》《语文报》《电影报》等报刊。
参考资料
- ↑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