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炎陵縣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炎陵縣湖南省株洲市下轄縣,原名酃縣,位於湘東南邊陲、井岡山西麓,因「邑有聖陵」——炎帝陵,1994年更名為炎陵縣。總面積2030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為18.8萬人(2021年)。

炎陵縣漢代屬長沙郡茶陵縣,史稱「長沙茶鄉之尾」,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福地,境內炎帝陵被譽為「神州第一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炎陵縣

外文名:YanlingCounty

別名:酃縣

地區生產總值:98.1億元(2021年)

下轄地區:5個鎮、5個鄉、120個行政村

主要民族:漢族、瑤族、畲族

面積:2030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戶籍總人口18.8萬人(2021年)

行政區類別:縣

國家/地區:中國華中

政府駐地:霞陽鎮

電話區號:0731

建制沿革

西周時,炎陵地屬荊州,春秋屬楚國,戰國屬楚黔中。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分黔中地為長沙郡,炎陵地屬長沙郡。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設荼陵縣,隸屬長沙王國,炎陵地屬荼陵縣。東漢建武六年(30年),漢武帝改長沙國為長沙郡,又隨茶陵縣隸屬長沙郡。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從茶陵縣劃出康樂、霞陽、常平三鄉設酃縣,隸屬茶陵軍,至元十一年(1274年),廢茶陵軍,隸屬衡州路(府)。

1949年以後,酃縣先後隸屬衡陽專區、湘南行署、郴縣專署、湘潭專署、湘潭地區。

1983年7月,改屬株洲市轄。

1994年4月,因炎帝神農氏安葬於縣西鹿原鎮鹿原陂,報經國務院批准,改酃縣為炎陵縣。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炎陵縣位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東與江西省的井岡山市、遂川縣交界,南與桂東縣、資興市相鄰,西與安仁縣接壤,北與茶陵縣毗鄰。地理坐標介於北緯26°03′05″~北緯26°39′30″,東經113°34′54″~東經140°07′15″,南北長59千米,東西寬51千米。總面積2030.24平方千米,約占全省面積的0.96%。

地形地貌 炎陵縣是一個以中山地貌為主的山區縣,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86.9%。縣境基本被兩條主要山脈所覆蓋,西為八面山,東南為萬陽山。兩條山脈成「Y」字形布列,均為南嶺山脈支系。境內整個地勢東南高亢,西北低緩,最高點位於策源與江西交界的神農峰,海拔2122.35米;最低點為三河鎮與茶陵縣交界的矮基嶺,海拔166米;最大垂直高差1956.35米,平均每千米坡降44米。千米以上的山峰有549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197座。地貌類型有山地、丘陵、岡地和溪谷平原4種。

氣候特徵 炎陵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嚴寒期短,春早回暖快,春夏多雨,夏末秋後多旱,具有獨特的山區立體氣候,不同海拔高度,氣候條件差異明顯。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日照1500小時,平均太陽輻射為86.6~105.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在12.1~17.2℃之間,無霜期288天。極端高溫39.1℃(1998年8月15日),極端低溫-9.3℃(1972年2月9日)。年平均降水量1761.5毫米,平均降雨日183天,屬湖南多雨區之一。

按照平均氣溫劃分四季,炎陵縣春、秋季節短,夏、冬季節長。據縣氣象局資料統計,3月20日入春,歷期70天;5月29日入夏,歷期112天;9月18日入秋,歷期65天;11月22日入冬,歷期118天。縣內因地形複雜,各地四季時間的長短不一,山區比平地的冬季長,夏季短。

縣境四面群山環繞,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冷空氣易進難出,出現災害性天氣較多,常見的主要有寒潮,春夏大(暴)雨,夏末秋後乾旱,夏季火南風,秋季寒露風,冬季冰凍和不常見的冰雹、大風等。

水文特徵 炎陵縣屬洣水上游,溪谷縱橫,長度5千米以上或集雨面積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9條,總長782.3千米。除東風鄉雲秋河注入永樂江外,其餘河溪均由斜瀨水、河漠水、沔水統攝,自南向北流入湘江,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脈狀水系。縣境東南地表切割深,河網密度大,河床窄,水流落差大,利於發電;西北地勢平緩,河床寬,水勢緩,利於舟楫和捕撈。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炎陵縣境內河流總長782千米,年平均徑流深1049.2毫米。較大的落差和充足的水源,形成豐富的水能資源。三大水系水能儲量達32萬千瓦,可開發儲量24萬千瓦,已開發裝機10萬千瓦,年發電量歷地5億千瓦時以上。

土地資源 炎陵縣山地面積25萬公頃,其中林地17萬公頃,人均近1公頃,是湖南省的重點林區之一。以松杉為主的活立木蓄積量640萬立方米;楠竹1.2萬公頃,蓄積量3100萬根。實行限額採伐後,每年可供商品木材8萬立方米,楠竹200萬根。主要林副產品有竹筍、松脂、山蒼子、桐油、茶油等。以優質竹、木為原料,已開發家具、竹地板等產品。此外,尚有細木工板、活性炭、鐵炭、根雕、盆景等綜合利用產品。其中竹、筍已形成產業。

礦產資源 炎陵縣主要金屬礦產有鎢、金、銻、稀土,非金屬礦產有螢石、鉀長石、高嶺土、石灰石、花崗石、石英、輝綠岩等。其中離子吸附型稀土儲量(金屬)400萬噸,並具有含量高、配分好、易采、易冶等特點;輝綠岩儲量20萬立方米以上。已開採的有鎢、金、稀土、螢石、花崗石、輝綠岩等。

生物資源 炎陵縣藥材資源豐富,久負盛名。縣內有植、動物中草藥1310種,蘊藏量8000噸。其中,野生中草藥植物隸屬264科、665屬、1199種,占全省藥用植物種類的46.12%,屬全國重點藥物品種166種,藥用新中草藥30餘種。除野生資源外,尚有人工種養藥材7類、44種,常年栽培面積2萬畝。最高年份收購量達114種、390噸。

炎陵縣物產資源豐富。境內竹木資源豐富。活立木蓄積量700萬立方米,楠竹蓄積量4000萬根。2001年,新造和擴面筍竹林486.67公頃,發展各類筍竹加工企業45個,採伐楠竹200萬根,加工楠竹120萬根,加工鮮筍1.5萬噸。筍竹產值達1.025億元。縣內盛產香菇、木耳、茶葉、玉蘭片、竹筍、魔芋、絞股藍、杜仲、厚朴等山產品以及玉環柚、柰李、高山雪晶梨等優質水果,還盛產各類名貴中藥材。

人口

2021年,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1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1萬人,鄉村人口12.7萬人;人口出生率1.96‰,死亡率2.54‰,人口自然增長率-0.58‰。年末全縣常住人口15.91萬人。城鎮化率為56.69%。

經濟

綜述 2021年實現全縣地區生產總值98.1億元,同比增長8.8%。從三次產業看,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7億元,增長8.2%;第二產業增加值43.2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38.2億元,增長8.5%。其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分別增長6.8%、11.8%、15.6%、3.4%、1.0%。

2021年,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16.6:39.2:44.2調整為17.0:44.1:38.9。其中,第一產業比重上升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4.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5.3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6.0%,較上年上升4.8個百分點。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6%、41.5%和42.9%。

第一產業 2021年,全縣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22.1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農業總產值11.5億元,增長3.2%;林業總產值5.1億元,增長8.8%;牧業總產值4.1億元,增長13.0%;漁業總產值0.2億元,增長0.4%;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2億元,增長7.9%。

2021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24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1%;油料種植面積0.25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4%;蔬菜種植面積0.32萬公頃,比上年增長2.8%。

2021年,全縣糧食總產量86223噸,比上年下降2.0%,油料產量3996噸,增長3.2%,茶葉產量334噸,增長6.0%,水果產量79005噸,增長13.7%,蔬菜產量99802噸,增長4.5%。豬、牛、羊肉類產量0.67萬噸,增長8.1%,禽蛋產量0.06萬噸,下降33.3%。

第二產業 2021年,全縣規模工業企業108家。其中億元產值企業23家。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10.6%,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5%。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96.9%。工業拉動GDP增長3.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7.7%。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9.9%。

2021年,全縣建築業增加值7.9億元,增長4.1%。資質等級建築業總產值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5.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5.5萬平方米,增長4.7%;房屋竣工面積52.5萬平方米,增長5.6%。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8.9%。國有投資下降46.1%,非國有投資增長20.6%。第一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7.3%,第二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5%,第三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74.7%;民生工程投資增長19.2%;基礎設施投資下降44.3%。

2021年,全縣施工項目個數177個,比上年增長8.6%。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33個,增長6.6%。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完成投資占全部億元項目投資的比重為40.5%;在建市重點項目23個。

2021年,全縣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11.5%。商品房銷售面積13.2萬平方米,下降15.7%。商品房銷售額5.3億元,下降14.8%。

國內貿易 2021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億元,比上年增長18.8%。按城鄉分,城鎮零售額31.8億元,增長19.1%;鄉村零售額6.0億元,增長17.5%。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煙酒類比上年增長24.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6.6%,化妝品類下降15.8%,日用品類增長17.3%,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49.5%,五金、電料類增長7.6%,汽車類增長26.9%。

財政、金融和保險 2021年,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3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其中,稅收收入4.9億元,增長27.5%;非稅收入1.3億元,下降6.5%。地方財政收入3.8億元,增長10.2%。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0.2億元,增長7.8%。其中,教育、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3.2%、3.2%、1.1%。

2021年,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6.7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其中,居民儲蓄存款90.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7.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84.8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短期貸款14.5億元;中長期貸款22.5億元;票據融資2.8億元。全縣存貸比為79.5%,較上年同期提升3.6個百分點。

2021年,全縣全年保險收入1.3億元,比上年下降23.2%。其中壽保費收入0.95億元,下降25.0%;財險保費收入0.4億元,下降27.1%。理賠支出0.4億元,下降3.2%。

文化

文物古蹟 炎陵縣是湖南省文物大縣,文物數量多、等級高。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確認,炎陵縣共有已知文物點243處,已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6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縣博物館館藏文物1036件,其中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11件,三級文物130件。此外,炎陵縣保存完好的紅軍標語151處(組)339條,4617字,標語落款的部隊番號達66個。

交通

炎陵境內有衡炎高速、炎睦高速、炎汝高速、吉衡鐵路,已成為湘東南區域交通樞紐。

社會

教育事業 2021年,全縣有各級各類教育機構84個,其中公辦教育機構45個,民辦教育機構39個。全縣在校學生25331人,比上年下降3.2%。其中普通中小學生20327人,下降2.6%;中等職業學校387人,增長2.4%;幼兒園4617人,下降7.5%。全縣專任教師1624人。全年共發國家獎學金、助學金144.5萬元。

科學技術 2021年,全年全縣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5.4億元,增長28.4%。全縣科技機構1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5件/萬人。授權專利41件,比上年增長28.0%,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1件。

文化事業 2021年,年末全縣藝術表演團體1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紀念館1個。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用戶0.65萬戶。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85%,年末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8%。

體育事業 2021年,全縣體育場地17個,體育館1座,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5萬人。開展全民健身項目7項次。

人民生活 2021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50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17元,比上年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07元,比上年增長11.3%。全縣人均住房建築面積78.2平方米,人均消費支出15834元。

社會保障 2021年,全縣新增城鎮就業人員0.19萬人,比上年增長16.8%。年末全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4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人數16.45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人數1.48萬人,其中在職人數0.91萬人,離退休人員0.57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6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47萬人。城市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403元,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231.2元。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904萬元,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3178萬元。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858.1萬元。

資源環境 2021年,全縣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6種。全縣設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3.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已批准建設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2.38萬公頃。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0.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3.49%。完成造林面積667公頃。

2021年,全縣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6.8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9.7%。全年空氣優良天數360天,空氣質量達標率98.6%。

旅遊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炎陵縣名列其中。

炎帝陵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7千米的鹿原鎮境內,被譽為「神州第一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桃源洞面積80平方千米,是以原始自然生態和多種生物資源為主體形成的自然旅遊資源。

朱毛紅軍會師紀念碑是毛澤東、朱德等偉人進行過諸多首創性實踐活動的革命根據地

榮譽

炎陵是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中國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全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縣、全國最具投資潛力旅遊名縣、美麗中國示範縣、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十大縣域旅遊之星、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中國深呼吸小城10佳、中國最美文化生態旅遊名縣、省級文明縣城、省平安縣。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