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送會宗
燭影搖紅·送會宗 |
作品名稱:燭影搖紅·送會宗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毛滂 |
燭影搖紅·送會宗是宋代文學家毛滂的作品。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於嘉佑六年(1061),卒於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次
目錄
正文
老景蕭條,送君歸去添淒斷。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
門掩綠苔應遍。為黃花、頻開醉眼。橘奴無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會宗小齋名夢蝶,前植橘,東偏甚廣。[1]
鑑賞
這首詞寫老友別後作者的淒涼寂寞心境,同時寫他對老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會宗名沈蔚,吳興人,是詞人的老朋友,也是當時有名的詞人。沈蔚與毛滂、賈收等為詩友,有詩詞唱和。
首二句「老景蕭條,送君歸去添淒斷」。開頭即從別後寫起。詞人晚年官運不佳,家計落拓,無以為生,「老景蕭條」並不是作者無病呻吟,而是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斷」是極、盡之意。「淒斷」即極度淒涼。老境本已蕭條,更兼老友離去,淒涼冷落已至極點。這是「屋漏更遭連夜雨」的寫法。一個「添」字,使本已極度的淒寂更進一步,頗具感染力。從「贈君」句起,作者放下自己這一面不敘,專寫老友那一面。「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明明是明月照着友人沿溪乘舟而去,詞人卻偏要說明月是他送與友人的。這一方面寫出了他與友人情誼的深厚,其中也包含了對友人的祝福,另一方面,又表明了詞人羨慕友人一路有美景相伴,直到那景色更美的西子湖畔,從而進一步反襯出自己的淒寂。
下片純是設想,寫友人歸家後的情景。「門掩綠苔應遍」。「應」即設想之辭,設想友人多日不歸,遂無人跡,綠苔滿階,空落靜寂。「為黃花、頻開醉眼」。這是寫友人回家後對他的思念。作者設想友人分別以後,因思念自己,只能獨自一人,醉對黃花(菊花)而已。人的行為,或為他人,或為自己。但是在這裡,作者設想老友的行為(飲酒)既不是為他人,也似乎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黃花。友人的飲酒,只是為了不辜負黃花的開放。這個「為」字既寫出了老友因同他的分別而深感孤獨,又寫出了友人對他的思念。「醉眼頻開」四字,形象感極強。如果飲而未醉,眼本是睜着的,那只是飲酒賞菊,無需「頻開」。用「頻開」二字,形象地寫出了飲到醉眼朦朧之際,只能用殘存的一點意志力去掙扎着「頻開醉眼」。這一句,不僅寫了醉酒,而且寫了醉態。
最後三句,進一步敘寫友人回家後的孤寂之情,從背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詞人與友人深厚的情誼。沈蔚家中小齋名夢蝶(當出「莊生夢蝶」典),齋前植橘樹。「橘奴無恙,蝶子相迎」。「橘奴」即齋前橘樹。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於武陵汜洲上種橘千株,稱「千頭木奴」,謂種橘如蓄奴,後因稱橘為橘奴。「蝶子」即指小齋夢蝶。這兩句是說室外(種橘之庭院)無人,「寒窗日短」是說室內(小齋內)無人。詞人設想友人回家以後,橘樹當無恙,卻只有空寂的書齋(小齋「夢蝶」)相迎,暗寫無人迎接。友人因同他分別,只能獨對寒窗,打發着一天短似一天的日子。其實,沈蔚回家以後,是不是獨自一人,是不是「為黃花、頻開醉眼」,這都無關緊要。作者這樣設定,只是要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
這首詞不同於一般的送別詩(詞),其特點有二:一、一般寫送別,多寫送別時依依不捨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送友人》等都是。柳永的《雨霖鈴》,上片寫送別情景,依依不捨,下片寫別後思念之情。這首詞則一開頭就從別後寫起。二、一般寫別後思念之情,多寫作者一方的情景,寫作者對對方的懷念之深。上述柳永《雨霖鈴》下半闋即是如此。這首詞從第三句始,偏放下作者這一面,只寫友人一方。設想友人別後歸家沿途的美景,設想友人回家後思念作者的心情,而作者與友人情誼之厚,自然地寓於其中。作者的設想描寫愈是細膩真切,就愈表現出自己對友人的關懷之切,思念之深。這種寫法在古典送別詩詞中是不多見的。杜甫詩《月夜》與這首詞的寫法依稀相似,不過那是寫憶內,這是寫懷友,卻又不同。[2]
作者簡介
毛滂(1056——?約1124), 字澤民,衢州江山石門(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詞人。生於「天下文宗儒師」世家。父維瞻、伯維藩、叔維甫皆為進士。他自幼酷愛詩文詞賦,北宋元豐二年(1079),與西安(今浙江衢州)趙英結為伉儷。鐵面御史趙抃的長房孫女,宋元豐三年(1080)隨父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結識蘇轍。七年出任郢州(今湖北鍾祥)縣尉。哲宗元佑間為杭州法曹,蘇軾曾加薦舉,受知府蘇軾賞識並贊稱:「文詞雅健,有超世之韻。」元符元年(1098)任武康知縣,崇寧元年(1102)由曾布推薦進京為刪定官。貯存器年曾布罷相,滂連坐受審下獄,政和元年(1111)罷官歸里,寄跡仙居寺。後流落東京。大觀初年(約1108)填詞呈宰相蔡京被起用,任登聞鼓院。政和年間任詞部員外郎、秀州(今嘉興市)知州。一生仕途失意。
毛滂詩詞被時人評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飛·富陽僧舍代作別語》小詞結尾「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輝認為含蓄情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著《東堂集》10卷、《東堂詞》1卷均收入《四庫全書》。《宋史·藝文世》列有《毛滂集》15卷。其詞受蘇軾、柳永影響,清圓明潤,別樹一格,無穠艷詞語,自然深摯、秀雅飄逸。其詞對陳與義、朱敦儒乃至姜白石、張炎等人的創作都有影響。代表作有《秦樓月》、《水調歌頭》(一)、《玉樓春》(三)、《菩薩蠻》(一)、《踏莎行》(一)、《點絳唇》(三)、《驀山溪》(三)、《浣溪沙》([十]、[十七])等。有《東堂集》,詞集為《東堂詞》,存詞200餘首。
其詩,「有風發泉涌之致,頗為豪放不羈」;其文,「大氣盤礴,汪洋恣肆,得二蘇之一鱗半甲」;其詞,則「瀟灑明潤」、「情韻特勝」。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雖非作家之極,亦在附庸之列」、有風致、有成就和有影響的作家,一直以來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對他的詞,有些文學史及詞學專著竟隻字未提,有些詞選本亦一首不錄。事實上,《東堂詞》內容豐富、情韻特勝,開瀟灑俊逸之風,其作者毛滂實可稱北宋一大家。《東堂詞》無論在題材內容、藝術手法還是詞調發展等方面都對宋詞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推進作用。[3]
參考資料
- ↑ 毛滂的詩詞全集 燭影搖紅·送會宗 古詩詞鑑賞網
- ↑ 毛滂的詩詞全集 燭影搖紅·送會宗 古詩詞鑑賞網
- ↑ 毛滂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