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烫面油香(袁明秀)

烫面油香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烫面油香》中国当代作家袁明秀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烫面油香

约莫算来,离现在已经有1400年了。

公元620年的一天,先知默罕默德率领大军与多神教教徒展开了一场厮杀。由于长时间的征战,他的军饷早已杯水车薪,算起来,士兵们已有两个月没有领到军饷了。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默罕默德的队伍已经溃不成军,军心涣散。如一盘散沙的队伍被多神教教徒的队伍围困在一个山谷里。

然而,一生亲历过48次大型战役的默罕默德岂能甘心就这样束手就擒?

他倾其所有,下令将所有的军粮做成圆形的面饼,放入油锅,炸至呈外黄内酥的饼作为军饷犒劳士兵。体力和精神濒临崩溃的士兵在这样一种绝境下,吃到了味道如此醇香的美食,顿觉精神抖擞。默罕默德随又趁势做了一番鼓动。如此一来,士气高涨,他们的队伍一鼓作气,冲出重围,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神话。

这种面饼,也由此被冠以一个响亮的名字——油饷。

这场战斗胜利后,作为军饷补给士兵的这种圆形油炸面饼,被人们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民们更是把它当成一种吉祥之物,倍加推崇。几经改良与优化,它的制作方法也大大改进,后又被冠名为“油香”。每逢佳节或红白大典,穆民家庭便会炸制油香,相互赠送,以示祝福和纪念。

如今,油香以其口感醇香、回味悠长的特点,早已成为回族独具特色的大众化的面点食品。它的品种也逐渐衍生出烫面油香、发面油香和原味油香等等。

我生活在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地区。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吃油香,只能是在红白庆典,或者是重大节日这样重要的日子里。现在回想起来,那只能算做那个特殊年代物质匮乏的一种稀罕物了。

说起来,我这大半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油香当数那年暑假在银川吃到的烫面油香了。

在宁夏的每一天,我的朋友大抵想要我把宁夏的特色美食吃尝个遍吧。每天变着花样吃当地极具特色的饭菜。几天下来,烫面油香成了我日后忆念银川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银川先后两次吃到烫面油香。

第一次吃到的是被烙成小碗口大小的薄薄的软饼,旁边配上一精致的小瓷碗,瓷碗里面盛着蜂蜜,吃时,在圆饼上均匀抹上蜂蜜,再卷起来,吃起来口感筋道、醇香、甜蜜。唇齿间留下的是绵长的回味。

第二次吃到的烫面油香是在朋友精心挑选的一家回民饭店,店名叫“同心饭店”。那是一家有名的回民饭店,店内的烫面油香很有名气。

到底是名店,烫面油香也与别处略有不同。一张张更为精致的烫面油香被卷成一个个小卷儿,按一定的规律摆放在一个雪白的平底陶瓷盘里,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荷,旁边照例配一精致的小瓷碗儿,里面盛满蜂蜜。出于对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尊重,朋友们请我先品尝。 面对这么漂亮的一朵出水面荷,我又如何舍得将其吞下?

几经推辞,我带着一种负罪感夹起一卷儿,先放蜂蜜里轻轻蘸蘸,再无限爱怜地将其放在面前的小碟里,生怕把它咬疼了似地轻轻送进嘴里,那种糯甜的、醇香的滋味与口感强烈地冲击着我的味觉,全然已经忘记了它刚刚在我眼里还是一朵赏心悦目的荷。

一个小卷儿吃下来,我居然侧过头,低声问身边的回族朋友:“我还想再吃一卷儿,可以么?”大气银川的朋友更大气,“当然可以,若喜欢吃,那几卷儿都是你的。”

从银川回到陕南家中,我念念不忘那烫面油香,认真地按照朋友口授的制作方法如法炮制。

第一次,味道不正宗。

第二次,味道不正宗,

第三次,味道还是不正宗。

只有当我在银川吃到了制作方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烫面油香之后,我才会明白什么叫做正宗。

当我尝到了我仿制的银川烫面油香的非原味之后,我才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垂青。

我想,一定是真主太垂青银川那一方水土了。赐给了他们广阔无垠的银川平原,赐给了他们景色秀丽、水产丰富的大沙湖,赐给了他们如玛瑙似的火红的枸杞,就连贫瘠的砾石缝里也能蹦出一个个绿皮红瓤、甜如蜜的富硒西瓜。甚至连这最家常不过的烫面油香也谢绝盗版。

几次三番的失败之后,我彻底放弃了仿制汤面油香的做法。

这人世间的许多东西啊,就是不可以复制的。

[1]

作者简介

袁明秀,笔名冷月无声,女,回族,小学教师,陕西省旬阳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