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雄屏
学经历
政大新闻系毕业。
美国德州奥斯汀分校广播电视电影硕士。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博士班候选人。
焦雄屏自美返台后便积极投入媒体改革的活动。
1981年任职于联合报时,与众多影评人在‘联合月刊’上,以系统性地批评当时金马奖的保守主义。
1982年,焦雄屏主持联合报“电影广场”专栏,却因为评论尖锐,引发片商团体的强烈反弹,导致“电影广场”停刊,但也促成年轻影评人改革电影界的决心。
1983年,“新电影”蔚为风潮,得到焦雄屏、黄建业等新派影评人的大力支持,为文加以评介讨论,使“新电影”成为当时文化界的盛事。
1984年后,“新电影”在票房上的失利,使“新电影”遭到旧派影评人质疑,并在金马奖评审上引发激烈争论,导致“新旧影评之争”。
1988年,焦雄屏出‘台湾新电影’一书,从工业环境、创作者、内容形式取材等多面向,检讨1983-1986年间新旧电影风潮,为目前研究台湾新电影的重要参考资料。
主导电影文化活动
1987年担任“中时晚报电影奖”发起人暨评审总召集人。
1988至1995年,担任“中时晚报电影奖”评审。
1993年,焦雄屏接受新闻局委托,策划“中华民国电影年”的各项活动并担任执行长一职,同年并也策划《中华民国电影多媒体电脑资料库光碟系统》、《台湾电影研究及文献出版概况》等,以及开设制片、摄影、录音、美术等电影工业专业训练课程,举办歌舞片回顾展、青少年电影研习营、电影视觉特效展、青少年学苑影展与国外十五个影展单位合作,办理各型台湾电影回顾展,为国内电影文化扎根。
1994年,成立“台湾电影中心”,为国片处理海外事务,并致力将台湾电影及创作者推销至国际影展。
1997年更成立“吉光电影公司”,出品多部优秀纪录片。
贡献
电影制作部分
焦雄屏曾经监制及参与多部中港台电影,其中包括
- 《十七岁的单车》、
- 《蓝色大门》、
- 《听说》、
- 《白银帝国》、
- 《爱你爱我》、
- 《侯孝贤画像》、
- 《爱你一万年》、
- 《阮玲玉》、
- 《禅打》、
- 《苹果》、
- 《观音山》、
- 《大同:康有为瑞典》、
- 《疼惜天地》、
- 《小偷》
电影推广部分
焦雄屏也是1980年台湾电影奖创始人之一,成功推动台湾新电影运动,因推广电影所作的努力计有
- 1988年创立中时晚报电影节,
- 1993年主导台湾电影年活动,推动电影出口、电影普及化及设立电影资料库。
- 2007-08出任金马影展主席,改革评审制度、创立合拍平台。
她长期撰文建构华语电影美学理论并策划出版了《电影馆》丛书及台湾电影史的基本论述等。
其他贡献
他致力于推广台湾电影、跨国合拍、两岸监制,栽培出无数活跃的电影导演、制片及大明星,并在台湾、上海、北京、南昌、厦门从事教学。目前身兼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教授、电影基金会董事、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南昌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荣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南方都市报、看电影杂志、美国世界日报专栏,并主持台湾电影中心,长年耕耘台湾电影文化普及扎根,以及向国际推广的工作。于2013年荣获台北电影节卓越贡献奖。
著作
2013 焦雄屏的电影天地 (龙门书局)
2010 二十一世纪世界重要电影产业板块移动—工业形势的变化与成果 (跃昇出版社)
2007 法国电影新浪潮 (麦田出版社)
2006 映像中国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法国电影新浪潮 (江苏教育出版再版)
2003 台湾电影九0新新浪潮 (麦田出版社)
1998 风云际会:大陆当代电影研究 (远流出版社)
1998 时代显影-中西电影论述 (远流出版社)
1995 香港电影传奇:萧芳芳和四十年电影风云 (万象出版社)
1995 光影红颜-萧芳芳写真 (万象出版社)
1994 改变历史的五年-国联电影研究 (万象出版社)
1994 歌舞电影纵横谈 (远流出版社)
1991 谈影录 (远流出版社)
1991 台湾电影中的作者与类型 (远流出版社)
1990 阅读主流电影 (远流出版社)
1989 艺术电影与民族经典 (远流出版社)
1985 焦雄屏看电影:好莱坞系列 (三三书坊)
1985 焦雄屏看电影:台港系列 (三三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