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煤山鎮新莊村

煤山鎮新莊村西鄰245省道,南靠東海縣開發區500米,村中心路5公里,全部水泥化。距東海縣城1公交通十分方便,區位十分優越。新莊村位於長興縣西北部。距縣城31.5公里。據清《長興縣誌》記載:"卜家莊屬吉祥區西北鄉第十二圖五十四莊";50年代初屬新華鄉四村。1956年10月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時取名新莊村;1958年10月為大隊,屬煤山管理區。1961年起屬煤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村,屬煤山鎮。轄北家莊火燒地百家莊蔣家村4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北家莊(古名卜家莊)。1992年有276戶,895人,其中男、女勞動力600多人,基本上已轉化為從事工業和第三產業。[1]

中文名: 新莊村

地 址: 長興縣西北部

耕地面積: 463畝

山林特產: 板栗、茶葉、杉木、薪柴

目錄

經濟發展

新莊村共有耕地面積463畝,其中水田450畝、旱地13畝;山林總面積6920畝,其中經濟林150畝,屬半山區。山林特產有板栗、茶葉、杉木、薪柴。礦產資源有石灰石和耐火粘土。石灰石中氧化鈣的含量在53%以上,二氧化硅和氧化鎂的含量較小,分別低於1.5%和3%。耐火粘土的品位屬C級以上。浙江水泥廠坐落村區。1976年,新莊村開始利用本村自然資源,因地制宜辦起了石礦、搬運隊和茶廠,向水泥廠、石灰廠提供優質石灰石。1977年,在杭州鋼鐵廠技術協作下,取粘土樣本化驗後,辦起了耐火粘土礦,為杭州鋼鐵廠、上海鋼鐵廠和上虞特種耐火廠提供高溫窯爐耐火粘土材料。同時,借鑑外地種植杉木的經驗,投資1.3萬元,發動村民開墾荒山種植157畝杉木,辦起集體林場。杉木林至1989年已間伐2次,收入8萬多元。據市林業局當年估價,山上尚有50多萬元收入。至1980年,全村已有固定資產4.5萬元。1983年人均收入244.37元。1984年以來,村黨支部帶領村民進一步發揮當地礦產資源和山林資源優勢,艱苦創業,興辦集體企業。是年投資13.4萬元,集體造林617畝,包括戶種杉木,形成杉木基地1100畝,價值近百萬元,經省檢查,合格率達100%,按每年間伐100畝,約有1萬支,可有4000擔出售。1990年,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統一部署下,號召村民除開發剩餘的少量荒山外,再在薪炭林中開發杉木。至1992年,全村杉木1474畝,年收入85萬元,同時新開發了50畝早竹筍、100畝板栗。村每年投資2萬元用於水利建設;投入50多萬元改造低壓線路;引進良種、生豬防疫、代繳農業稅和農用電費等農業投入每年4萬多元。基本建設的投資改善了生產條件,穩定了農副業生產,至1990年總產值達313萬元,其中農業產值43萬元,人均收入1070元。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猛增到771.23萬元,其中農業產值66.78萬元,生產糧食322.8噸,茶葉3.88噸,油茶籽220噸,生豬660頭。新莊村跳躍式的經濟發展主要靠工業和第三產業。從1984年起,先後辦起3家石礦、2家粘土礦和搬運隊、鑄件廠、停車場、林場、茶廠等10家企業。村里投入13萬元建造辦公大樓,樓里開設招待所、餐廳。1986年起,村辦企業利潤年年超過20萬元。1988年淨利27.5萬元,工業產值170萬元,超過長興縣平均增長幅度。1990年,村黨支部確定倪雙法副書記協助書記許忠民共抓企業,到1991年,村級經濟有了跳躍式的發展。是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70.83萬元,其中工業產值達268萬元,利潤90.66萬元,上繳國家稅收14.8萬元。1992年,又投資5萬元,造起13間商品房,承包給20多名村民從事商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當年村停車場產值3萬元;搬運隊產值54.6萬元,利潤5.4萬元。同時發展聯營企業,與縣礦產公司聯辦石礦,產值達70多萬元,村石礦年產30多萬噸石灰石,利潤43.5萬元,兩家粘土礦產值52萬元,利潤6.83萬元。是年工業總產值604萬元,第三產業總產值100.45萬元,全村利潤125.39萬元,可用資金100多萬元,全村集體固定資產達到13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1393.44元,企業職工平均月收入400元左右,承包礦長年收入可達萬元,而黨支部一班人每月工資180元,與一般幹部同等,年終獎金不到2000元。

所獲榮譽

村黨支部的宗旨是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之路,讓村民先富,幫貧困戶脫貧致富。1986年,村黨支部拿出3000元幫困難戶楊榮榮發展平菇生產,一年收回成本。楊榮榮致富後又傳授技術給他人,幫其他村民致富。黨支部重點將資金用於壯大集體經濟和文明建設。新莊村黨支部1985、1987、1988、1989年均被評為湖州市、長興縣先進黨支部。新莊村1990年獲長興縣農業豐收四等獎,同年被樹為長興縣發展村級經濟十面紅旗之一。1991年被鎮評為多種經營先進村。1992年被鎮評為發展經濟先進集體。1992年被評為長興縣文明村。

視頻

煤山鎮功勳企業升旗儀式暨創業創新大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