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坤
熊秉坤 |
中文名稱:熊秉坤 別名:祥元,炎炳,忠炳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885年 逝世日期:1969年5月31日 職業:資產階級革命家 主要成就:參加武昌起義,北伐戰爭 出生地;湖北武漢修元鄉熊家灣 字:載乾 |
熊秉坤(1885—1969),原名祥元,又名炎炳,字載乾。江夏修元鄉熊家灣人,後遷石嘴袁家河楠木廟村。早年因父親早死,家道中落,讀書不成,乃入商店當學徒;曾在武昌平湖門一帶碼頭做搬運工。後入湖北新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當兵,升正目;1909年加入革命團體日知會。宣統三年(1911年)春,加入共進會,繼雷振聲之後擔任共進會工程第八營營代表。[1]
目錄
主要事跡
轟!」一聲巨響,嚇壞了瑞澂。一會兒,手下人來報告:「革命黨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試製炸藥,意外爆炸。」瑞澂心虛膽寒,如坐針氈。他一面命令楚豫號兵艦立即停泊在督署附近的文晶門外江邊,升火待發,隨時準備登船逃走;一面下令全城特別戒嚴,捉拿革命黨。剎那間,武漢各鎮緹騎四出,警探密布,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陷於一片恐怖之中。 革命黨的起義總指揮是蔣翊武,參謀長是孫武,指揮部還有劉堯激、楊洪勝等人。由於孫武在搗拌火藥時用力太猛,觸燃起爆,致使孫武本人受傷,起義籌備處被破壞,蔣翊武雖機智逃脫,彭楚藩、劉堯激、楊洪勝卻被俘遇害。
熊秉坤是革命黨在武昌新軍第八工兵營的總代表。此時,他已在第八工兵營發展了二百多革命黨人。在這萬分危急的形勢下,他勇敢地挑起發動起義的重任。
10月10日,熊秉坤連忙召集本營的幾位革命黨負責人開會。他說:「黨人名冊已落入清吏手中,勢必按名逮捕。反也死,不反也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死裡求生。」為了安定人心,他謊稱:「總機關責成工兵營首先發難,因為軍械庫由我們營防守,我們不先發動,別的營必不敢動。只有我們最先發難,占有軍械庫,別的營才可能響應。」在第八工兵營布置好後,熊秉坤借值勤之機盜取腰牌,冒着大雨到二十九標、三十標,與那裡的革命黨負責人聯繫。在二十九標二營排找到蔡濟民時,蔡正在床上蒙被大哭,見到熊秉坤更加傷心,為起義未行先遭破壞痛心不已。熊秉坤上前扶起他說:「大丈夫怎能做兒女之態!快說說,你們營做沒做發難計劃?」
哪裡有計劃?咱們的領導死的死、傷的傷、跑的跑。不過士兵們也許願意跟着咱們發難。」蔡濟民猶豫不決地回答。
熊秉坤果斷地告訴蔡濟民:「我營決定今天下午三時,上晚操時發難。」並問蔡:「你們二十九標可以響應嗎?」
蔡濟民堅定起來:「現在只有望老哥干一干,我一定帶隊響應。」並約定,發難後帶隊過第十五協西營門以放槍三響為信號,直趨軍械所會合。 熊秉坤回隊後,到前、後、左、右四隊巡視,以觀士氣如何,同志們都躍躍欲試。隊官羅子清,排長方定國向熊秉坤表示不參與也不干涉;熊秉坤也向他們說明,革命的宗旨在於反清政府,只要不妨害革命行動,絕不濫殺無辜。熊秉坤率士兵們首先從內部清除本隊個別抵抗者,然後舉槍對天鳴放三聲。守衛在楚望台的工兵營左隊同志聞聲立即占領軍械庫。
熊秉坤清楚兵貴神速。他帶領四十多名精挑細選的起義者直奔楚望台。這時軍械庫已經打開,起義者很快把自己武裝起來。熊秉坤以總代表的身分宣布:一、本軍稱「湖北革命軍」。二、本軍今晚作戰以清督署為最大目標,以完成武昌獨立為原則。三、今夜的口令為「同心協力」。接着,他命令金兆龍率兵部出中和門迎炮隊入城:令林振邦率兵一部占領千家街,向鐵佛寺、伏龍寺方面警戒令徐少斌率兵一部由楚望台、中和門向津水方向布防,其餘部隊原地待命。以後,有人把軍事指揮經驗豐富的日知會員吳兆麟找來,熊秉坤把指揮之職交付於他,自己身先士卒攻打總督府。
總督衙門是清王朝在兩湖的統治中樞,位置在城內西南角。右附城郭,左鄰街市,後面隔大都司巷就是第八鎮司令部,周圍都是一丈多高的圍牆,易守難攻。在火炮的掩護下,起義軍分三路同時強攻總督府。敵人負隅頑抗。敵將張彪一面親自督隊反擊,一面樹起大旗,上書:「本統制帶兵不嚴,致爾等叛變。汝等均有身家,父母妻子倚間在望,汝等宜早反省,歸隊回營,決不究既往;若仍冥頑不靈,則水陸大兵一到,定即誅滅九族,玉石俱焚,莫謂本統制言之不預也。
總督府久攻不下,熊秉坤挑選了四十名敢死隊員,親自率隊強攻東轅門。同時,吳兆麟發動了火攻,督府後面火光沖天,為炮兵的射擊提供了目標,炮彈在督府院內開了花。革命軍士氣大振,加緊全力猛攻。瑞澂知道大勢已去,只有逃走,便叫士兵在右牆根打了一個洞,帶着家小和細軟,狼狽爬出,逃進了他預備好的楚豫號兵艦里。
經過整整一夜激戰,起義軍終於占領了武昌城,取得了辛亥革命第一個勝利。孫中山親切地稱熊秉坤為「熊一槍」,高度讚揚了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績。 [2]
對兒子的影響
熊輝今年82歲,在其武昌首義路的家中,老人珍藏着一幅油畫,其上是其父親熊秉坤高舉鋼槍的樣子。
熊秉坤當年有着「熊一槍」的外號。鮮為人知的是,這一稱呼竟是孫中山所取。
武昌首義3年後,熊秉坤出訪日本東京時,孫中山向人介紹說:「這就是武昌首義放第一槍的熊秉坤同志啊!」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也稱「熊秉坤首先開槍發難」。此後,「熊一槍」之說逐漸廣為流傳。
熊輝如今的家,距離父親當年「打響第一槍」之地相距不到兩站路,步行便可抵達。現在此地是湖北省總工會所在地,而在100年前,此地是湖北新軍工程八營所在地。因為排長巡查致使起義暴露之後,身為革命黨人的熊秉坤趕緊吹哨集合隊伍,朝天鳴放三槍向友軍示意,隨後便率領起義軍攻占鳳凰山,武昌首義因而引發。
武昌起義勝利後,各省紛紛響應,全國24個省份有14個先後獨立,最後導致清政府覆亡。
但在兒子的眼中,這位眾人眼中的歷史人物顯得有些平凡。熊輝告訴記者,武昌首義之後,在1913年「二次革命」時,熊秉坤還在南京參加了討袁,其後流亡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
「護法運動」中,熊秉坤任廣州大元帥府參軍。後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69年在武漢病逝。
儘管身居要位,但熊秉坤從未以「打響第一槍」的功臣自傲,倒是一直教育兒子要「坐得穩,站得直,行得正」。熊輝告訴記者,這「九字箴言」已經成了熊家家訓,他從小便教育兒子,現在兒子又在向他的後人「灌輸」。
熊輝介紹,辛亥革命5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辦時,其父作為全國籌委會委員和湖北省代表,到北京參會,他當時作為陪同人員亦跟隨參加。令人沒想到的是,在這次座談會的國宴上,「末代皇帝」溥儀也出現,當時溥儀是以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資料專員的身份參加此次宴會。
溥儀聽說熊秉坤也在場,主動要敬酒。經人介紹,溥儀來到熊秉坤面前後,舉杯致敬:「謝謝你打響第一槍,否則我還是一個兒皇帝,在夢裡糊裡糊塗。」熊輝轉述這段話給記者聽,他說當時這一場面很讓人感慨歷史滄桑。
熊輝現在是民革成員,近些年來一直積極宣傳辛亥革命,只要身體允許,他總會受邀出席在各種場合,一遍遍講述父親當年往事。老人表示,中國今日之成就,也有辛亥革命一份功,因而這段歷史後人亦不可忘。[3]
視頻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突然爆發,熊秉坤金兆龍任務重!
參考資料
- ↑ 熊秉坤的人物介紹,234遊戲網
- ↑ 一場意外導致武昌起義暴露,熊秉坤臨危不亂,強攻總督府取得勝利,快資訊2020-11-28 22:44
- ↑ 熊秉坤獨子熊輝:父親要我坐得穩站得直行得正,新聞2011年10月10日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