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花
燎花
燎花,又称“蓼花”,“蓼花糖”是陕西咸阳市三原县著名特产,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始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的加工历史。具有松、香、酥、脆、清甜的独特风味。
燎花外形呈圆鼓槌状,个大体轻,金黄色的表皮上均匀地沾满一层白芝麻;咬开后,里面是雪白细腻的蜂窝状糖心。
中文名 燎花
产 地 河南安阳(彰德),原产南方
资 料 安阳县志
别 名 蓼花
简介之一
燎花,属南方糕点。自从明朝万历年间“燎花”问世后,远近知晓,供不应求。
彰德燎花的由来:早在清仁宗嘉庆年间(约十八世纪七十年左右),有位南方糕点名师去京谋生的途中,不幸病倒在安阳,后经当地好心人悉心照料得以康复,他有感与当地淳朴的民风,便在此定居,
并传授了他制作燎花的绝技,于是燎花在安阳问世,并逐渐发扬光大
后由当地的“锦泰”字号大量生产,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清乾隆26年,皇帝途经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市),燎花被进献给皇帝,乾隆吃后大悦,钦定为贡品。自此,“锦泰燎花”驰名省内外。
燎花亦称“蓼花”。在我国其它地区也有同产品的生产,他们均取名为“蓼花”,也有称为“冰燎花”的,在咱安阳实为大京枣。蓼花是生长在南方水洼池边的一种植物,盛夏开出红白相间的小花,
因燎花这一糕点师从南方传过来的,故同名也。但因产地有异、厂家不同,配方工艺各有所长。因安阳生产的彰德燎花,历史由来及制作特殊,产品风味独特,造型别致,典雅美观,故有出众之处。
仅从制坯正如民谣所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燎花好吃坯难调”。燎花虽好,但制作工艺要求很严,特别是制坯尤需功夫。所以在安阳糕点行业中流行有句口头禅:“二八月调燎花(坯)”。
制作时从选米到成品的生产工序多达二十道之多,作成品是将果坯从热油锅中炸熟捞出,将块型整齐的熟坯拣出作主坯,将剩余次坯切碎作花,然后用熬制好的糖浆将主坯挂浆沾好,既为成品。
成品燎花面色金黄,外沾碎花,虽块大而轻若无物,剖面洁白呈丝网状;质地酥松,入口消溶,酥脆甜香,实为安阳之名点,省名优产品。
简介之二
一 燎花(又作蓼花)相传是明朝所创食物,故李开先说该曲“在元人下,有燎花气味”后,王渼陂答以“此元末国初临清人也”。
二 燎花是江南汉人所创甜品,故与元曲固有之所谓“蛤蜊味”和“蒜酱味”不同。
三 燎花上有碎花和青红丝,此即“燎花头”,丝对于蓼花主体而言,只起装饰作用,故是“帮闲”。
所需原料
原料配方(成品50千克):坯子20千克、白糖20千克、糖稀10千克、食油7.5千克、桂花250克、青红丝500克
制作方法
1 把纯净的江米浸泡7~10天,捞入筛内用清水冲净控干,碾成米粉。
2 用开水烫面,蒸熟后取出晾凉(搅拌散热),加少量食油,揉搓均匀,和成面团;切成长7厘米、宽、厚1厘米的条,晾干后便成燎花坯。
3 把适量坯子放温油锅内,随着油温升高,坯子膨起成型,再捞入热油锅内炸熟。
4 拣出大小一致的熟坯,将次者碾碎作花;熟坯挂浆帖花,再撒上青红丝即成燎花。
食品特点
成品燎花,造型美观、面色金黄、剖面洁白、状如蜂巢、外撒对丝、浪似蓼花,故又叫蓼花。落口香甜酥脆、软绵易消化,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被视为节日聚餐珍馐,馈赠亲友佳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