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爱憎增减效应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爱憎增减效应是中国的一个学术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们国家优秀文明历史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一个简单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国人们的聪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目录

名词解释

人有了爱恶的偏见,就往往会曲解附加的资讯,以支持自己的看法。这种现象人们称为爱憎增减效应。

它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市场学教授爱德华·卢索提出的。其实它是马太效应在爱憎方面的表现。

这种效应在学校导学育人中还是常见的,例如对优生教师总是给予好的评价,评他们为学习积极分子、文明学生、三好学生等等,平时也总给予多关怀、多肯定、多帮助、多表扬、多给机遇,一句话,爱优生就连他们身上的缺点也给予“合理化”,并解释成为表扬的内容,而要批评惩罚的行为往往被“ XX 等”而隐去( XX 这里是指差生)。这就好像有人解释美人脸上黑痣那样“没有黑痣反而不美了”。言下之意,实际上不美的黑痣长在美人脸上反而成了美痣。这是典型的爱憎增减效应。在对待差生上也表现出爱憎增减效应。明明差生与优生等一起做了好事,教师偏偏不给予表扬,而说“ XX 等”(这里 XX 是指优生)就这样被隐去,这是多么的不公平。优生与差生同犯一个错误,优生就被隐去名字用“等”字加以批评,差生与优生同做一件好事,差生就被隐去名字用 “等”字加以表扬。这不是爱憎增减效应又是什么呢?

爱憎增减效应的产生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的爱憎增减效应呢?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有爱憎对象的定势。也就是说,在教师的头脑中爱谁憎谁早己有了定势,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而是亲近一部分,疏远一部分;喜欢一部分,讨厌一部分;放任一部分,管制一部分;原谅一部分,惩罚一部分;……把学生依据自己的爱憎标准划分为不平等“等级”或类型,从而对学生表现出爱的更爱、憎的更憎。这是教师偏爱的结果。

二是教师拥有对学生的偏见心理。对学生的行为本来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拥有偏见的教师却不是这样,他们总认为好事差生是不可能做的、坏事优生也不会去干的,事实上好事差生也会做,坏事优生也可能干。但他们总是不分青红皂白,采取“优生优对待、差生差对待”的做法,以致发生爱憎增减效应。

这种效应的危害性十分明显,例如偏爱引起的爱憎增减效应,其主要危害有:容易导致学生集体分化和瓦解。由于教师的偏爱,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把学生集体成员分成三六九等,有亲有疏,有远有近,有冷有热,以致引起学生之间的隔阂、分化和对立。分化一旦开始,必然导致学生集体的瓦解,而集体瓦解的最大恶果,就在于丧失了学生发展的最佳环境。例如少数被教师偏爱的学生常常爱到其他学生的“孤立”,他们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经常“不翼而飞”,弄得心神不定,难怪这些受宠的学生向教师提出强烈呼吁:“老师对我们好,我们终生难忘!但是要适可而止,也要多关心那些学习差的同学,否则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此外,偏爱还容易造成学生自傲与自卑的对立,引起学生个性的畸型发展,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或疏远。偏见引起的爱憎增减效应,其危害性集中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偏见容易使差生走上自暴自弃之路,容易冤枉学生、容易导致对学生的错误评价。因此,我们一定要加以防范。主要的导学育人对策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教师对自己有成见的学生要宽以待之。在学校导学育人活动中,难免会有一些学生对教师有成见,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不服从的行为。对此,学校教师应该宽容大度、豁达谅解,不要斤斤计较、针锋相对、耿耿于怀,更不要报复打击,而要主动听取意见,交心谈心,消除成见。只要我们学校教师真心诚意,沟通情况,把话说透了,就会消除隔阂,解开疙瘩,取得信任,否则,以成见对成见,成见越积越深,爱憎增减效应自然而生,而且程度会愈来愈大。

其次,学校教师对与自己关系比较亲近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导学育人中,一些学生可能是自己老师的孩子、同学的孩子、老乡的孩子等,关系可能会亲近些。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其他学生在注意学校教师是否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是不是把个人关系与导学育人关系混同起来。学校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不分亲疏,任人唯贤,对事不对人,更不能对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学生亲上加亲,爱上加爱,以致产生爱憎增减效应。

第三,学校教师对喜欢接近自己的学生,也不要偏听偏信,以致加剧爱憎增减效应强度。班级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比较喜欢接近教师,教师对此应有冷静的头脑。多数学生是出于关心班级发展或与己有相近的性格、志趣,但其中也不乏有不良动机的。不管何种情况,教师都应注意,不要被少数学生言语所左右,不因少数学生接近自己而感情用事,也不因是否喜欢接近自己而去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否则,爱憎增减效应迟早会发生的。

第四,学校教师对疏远自己的学生要主动接近、关心他们。班级中,我们教师稍不注意,就会有一些被“爱心”遗忘的学生,他们不会主动热情地与学校教师打交道,能避则避,能躲则躲,如果教师不主动接近关心他们,他们被“遗忘”的现象只会被强化,而不会有所改善,出现爱憎增减效应就无法避免。

总之,学校教师不要有对爱者爱之有增无减,对憎者也憎之有增无减。而应该爱满校园,对真善美者爱之,对假恶丑者憎之。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这种关心表现在不同学生身上只是形式不同,而不应该有质的差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