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愛新覺羅·孟特穆

愛新覺羅·孟特穆(1370年-1433年),又名猛哥帖木兒明朝建州女真人(今黑龍江省依蘭縣人),明代斡朵里部首領。宣德八年(1433年),楊木答兀勾引嫌真兀狄哈首領弗答哈殺死猛哥帖木兒和長子阿古等人。作為清王朝的開山肇祖,孟特穆被稱為清朝肇祖原皇帝加以尊奉。

愛新覺羅·孟特穆

目錄

人物生平

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於斡朵里部(今黑龍江省依蘭縣馬大村),其父揮厚母耶烏居。揮厚為元代「豆漫(僉事)。

洪武五年(1372年),宿敵兀狄哈達乙麻赤再次進襲,迫使猛哥帖木兒率部眾逃到圖們江南岸的阿木河地區。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建州女真三部(胡里改部、托溫部、斡朵里部)取得聯繫,建立對付蒙古的同盟。建州女真三部從今黑龍江依蘭縣沿松花江和牡丹江遷居到圖們江流域。這地方元代屬奚關總管府奚關城。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接受朝鮮授予他的「上萬戶」。

永樂元年(1403年),以胡里改部屬地設置建州衛,位於今綏芬河流域,以胡里改部首領阿哈出(賜名李承善)為指揮使。其後又以斡朵里部建立建州左衛,以孟特穆為指揮使,賜姓童。

永樂四年(1406年),在阿哈出的推薦下,明朝政府授猛哥帖木兒為建州衛都指揮使(被朝鮮稱建州衛斡朵里),因而引起朝鮮的不滿。

永樂九年(1411年),猛哥貼木兒嘗侵慶源,畏其見伐,徙於鳳州。

永樂十四年(1416年),明朝政府正式設建州左衛於鳳州,委任猛哥帖木兒專管建州左衛事宜。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與建州衛遷往婆豬江的同時,猛哥貼木兒率部眾遷回朝鮮境內阿木河舊居地。

宣德八年(1433年),楊木答兀勾引嫌真兀狄哈首領弗答哈,葛多介前來襲擊城寨,殺死猛哥帖木兒和長子阿古等人。

正統五年(1440年),凡察猛哥帖木兒的次子查山(清人謂之充善)『畏兀狄哈擄掠,又乏資財,將至餓死』,只好率領餘部從朝鮮會寧西遷遼東。同行的300餘戶,另有百餘戶留居當地。途中克服種種困難,最後遷至渾河上游的蘇子河,與先期遷到當地的李滿住部重新會聚到一起。防禦外來侵擾的共同需要促使建州衛與建州左衛的凋散部落再度走向聯合,使親屑部落間的傳統關係又有了新發展。

成書於1447年(明正統十二年)李氏朝鮮的《龍飛御天歌》記載愛新覺羅家族直系祖先吾都里部酋長猛哥帖木兒南遷以前的情形。「東北一道,本鱉基之地也,畏威懷德久矣,野人酋長,遠至移闌豆漫,皆服事,常佩目劍,入衛潛即,呢傳左右,東征西伐,靡不從焉。」猛哥帖木兒,也就是清朝皇室尊為「始祖」的孟特穆。

滿洲實錄》記載了猛哥帖木兒祖上凡察(樊察)倖免於難的傳說,與朝鮮史籍的有關記載大體吻合。但傳說中僥倖逃脫的樊察是幼兒,與猛哥帖木兒的異母弟(一說猛哥帖木兒叔叔包奇之子,又與猛哥帖木兒同母)同名。樊察(弟)在吾都里部內地位僅次於猛哥帖木兒的酋長,滿洲人的始祖從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開始不斷的從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往南遷移。到了猛哥帖木兒和凡(樊察)(弟)的年代已經遷至當代烏蘇里江東南和朝鮮半島東北部的會寧一帶。明朝和朝鮮史書都多有涉及這一區域的女真人部落。

建州左衛

女真胡里改部屬地設置建州衛,位於今綏芬河流域,原先依附於胡里改部的斡朵里部建立建州左衛,孟特穆為第一任指揮使,初期屬地在烏蘇里江東寧古塔朝鮮半島東北部圖們江兩岸(今會寧一帶)。會寧地方一直有傳說:青蛙與水獺娶土豪女生努爾哈赤或其祖先。

當時建州左衛的兵力分三,中軍由猛哥帖本兒自己統帥,左軍由其第凡察(一說猛哥帖木兒叔叔包奇之子,又與猛哥帖木兒同母)統帥,右軍則由長子阿古統帥。

大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遼東都指揮裴俊前往斡木河,去接回被忽刺溫女真虜掠的人口,奉命配合這次行動的猛哥帖木兒和其長子阿古,在激戰中負傷陣亡。阿古的妻子和弟弟充善被楊木答兀掠去,後經毛憐衛指揮哈兒禿贖回。阿古之妻後生一遺腹子,改嫁建州衛的李滿住。

人物影響

在諸多清史書中,均定論猛哥鐵木爾(又稱「孟特穆」)是清王朝的開山肇祖,被稱為「大清肇祖原皇帝」加以尊奉。「肇祖原皇帝」的諡號,不是史官們隨便封的,而是清朝順治皇帝「根據」猛哥鐵木爾的卓著貢獻尊諡為清王朝的「肇祖原皇帝」。看來,?猛哥鐵木爾確立的「肇祖原皇帝」的地位,無可動搖。據此清朝官修的許多史書,中華民國初期修志《清史稿》(此志書未被官方通過),當前大專院校的清代歷史教科書,以及清朝歷史人物傳記,等等,基本對猛哥鐵木爾是如此按照「肇祖原皇帝」加以襲載,認定猛哥鐵木爾的歷史性貢獻,是突出地表現了猛哥貼木爾率領斡朵里部的建州女真南遷過程。其如何克服了生活的困難,如何逃避「野人」女真的襲擾和追殺,如何戰勝艱難險阻、戰勝部族內部的分裂,如何促使建州女真成長壯大等等。猛哥鐵木爾的功績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1]

參考文獻

  1. 愛新覺羅·孟特穆(猛哥帖木兒). [201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