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弓
牙弓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目錄
名詞解釋
亦稱牙列。位於上、下頜骨的牙齒連續排列在牙槽骨形成拋物線的弓形。
一般分為三型,即方圓形、卵圓形和尖圓形,常與各人的牙型和面型一致。對面頜部軟組織有支持作用,並使舌運動自如,對攪拌食物、吞咽及發音有重要生理作用。
固定在牙槽內牙齒排成弓形的牙列叫牙弓。位於上頜的叫上牙弓,位於下頜的叫下牙弓。上下牙弓相對整齊者利於咬、切磨、運動與發音。
人類上頜與下頜的牙弓, 對比乳牙與恆牙
臨床解剖
牙列擁擠是最常見的錯畸形之一。是指牙齒在牙弓上的位置或間隙不足,不能排列成一規則正常弧形,而呈彼此重疊錯位現象。造成牙列擁擠的機制是牙量與骨量之間不調,即牙弓的長度(骨量)不足以容納所有的牙齒(牙量)所致。發病因素中,遺傳因素造成頜骨發育不足為最常見,其次是因乳牙早失、乳牙滯留、多生牙等原因使恆牙萌出間隙不足,造成牙齒擁擠錯位。前牙擁擠較後牙擁擠常見,表現為單個或多個牙偏離牙弓向唇舌向、近遠中向或扭轉錯位。破壞了正常牙弓形狀和咬合關係,影響咀嚼功能,也有礙於口腔衛生和美觀。矯治原則根據牙量骨量不調情況,可減少牙量或增加骨量。減少牙量可採用減數(拔牙)或減徑方法;增加骨量可採用部分擴弓、全牙弓擴弓或推磨牙向後增加牙弓長度的方法。臨床上應根據擁擠程度而選用不同的方法。
局部解剖
牙弓形態
橢圓形牙弓,尖圓形牙弓,方圓形牙弓。
(1)各型牙弓的寬度,在後段沒有多少差異,但前段差異較大。
(2)牙弓的長度,因牙弓的形狀不同而有所改變。尖圓形牙弓最長,方圓形牙弓最短,橢圓形牙弓居於二者之間。
(3)中國人的牙弓以橢圓形和方圓形者居多。一般認為面型、牙型和牙弓型三者一致,因此,在修復時應注意面型特點,選擇與之相符的人工牙型,排列成與之和諧的牙弓型。
牙弓長度
從中切牙接觸點處,對第一前磨牙區的牙弓寬度的連接作垂線,此垂線的長度為前段牙弓的長度。從中切牙接觸點處,對第一磨牙間牙弓寬度的連線作垂線,此垂線的長度為後牙弓的長度。
牙弓測量
是在模型上進行牙量和骨量的測量,是矯治前診斷的方法之一,牙弓測量包括牙冠寬度、牙弓長度、牙弓周徑、牙弓內圍徑和外圍徑的測量,牙弓擁擠度的測量,同時也包括基骨的長度和寬度的測量。早在1923年Lundstron提出牙弓外形與根尖基骨有關,即基骨外形決定着牙的位置,任何機械力不可能使基骨生長。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Howes又提出基骨發育正常者,可以擴大牙弓。牙弓測量可用於:①正常牙弓的測量,作為研究錯模型的依據。②錯牙弓的測量,可了解畸形的嚴重程度,如對牙列擁擠的病例,通過測量可得知牙量大於骨量的差數,即排齊牙列在牙弓內所需要的間隙;對牙列稀疏的病例,可知骨量大於牙量的差數、牙列內多餘的間隙有多少,以確定矯治方案。③錯矯治後的測量,將矯治後的模型分析與矯治前的測量資料對比,可知矯治前、後牙弓大小的改變。④牙弓測量方法很多,利用已萌出的切牙來預測牙弓的長度和寬度,便於矯治前參考。應用於牙弓測量的工具有雙腳規、遊標卡尺和米尺等。
參考文獻
- ↑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搜狐,2017-03-27
- ↑ 中國漢字文化,道出人生哲理,搜狐,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