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伯勞
牛頭伯勞 |
中文學名: 牛頭伯勞 |
牛頭伯勞[1]http://www.81835.com/bird/show_667.html(学名:Lanius bucephalus)為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俗名紅頭伯勞。分布於俄羅斯、朝鮮、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甘肅、寧夏、四川、陝西、河南、湖北、湖南、貴州、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常見于山地稀疏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林緣地帶、遷徙時平原可見以及築巢于山丁子等有刺棘的樹及落葉松、紅松的枝杈間。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目錄
外形特徵
雀中最兇猛的一種伯勞——牛頭伯勞。
牛頭伯勞鑑別特徵:額、頭頂至上背栗色;背至尾上覆羽灰褐;尾羽黑褐;下體污白,胸、脅染橙色並具顯著黑褐色鱗紋。雄鳥初級飛羽基部白色,開成翅斑。
雄性成鳥:額頭頂至上背栗色;背、腰、尾上覆羽以及肩羽為灰褐色;眼先、眼周及耳羽黑褐色,內側飛羽及覆羽的外沿及羽端有淡棕色緣;第4枚以內的各初級飛羽基部為白色,構成鮮明的翅斑;中央尾羽以及相鄰數枚尾羽的外沿黑褐色,其餘尾羽灰褐,各羽均具淡灰褐色端緣,寬者達3mm;所有尾羽上均有間隔及寬度各約2mm的不明顯橫斑。頦、喉污白,喉側、胸、脅、腹側及覆腿羽棕黃;腹中至尾下覆羽污白;頸側、胸及脅部有細小而模糊不清的黑褐色鱗紋。
雌性成鳥:上體羽色似雄鳥但更沾棕褐;白色眼上紋窄而不顯著;眼先至耳羽的過眼紋為黑褐色;翅羽似雄但不具白色翅斑。下體頦、喉白色,胸、脅、腹側及覆腿羽比雄鳥更染黃棕;頸側、下喉、胸、腹側有細密的黑褐色鱗紋。
幼鳥:額、頭頂至上背棕栗,以後直至尾上覆羽的栗色稍淡;整個上體滿布黑褐色橫斑;眼先至耳羽的過眼紋黑褐,不具白眉紋;尾羽黑褐具淡棕端;翅覆羽及飛羽黑褐,內側飛羽具淡棕色緣及一黑色槳端緣。下體污白色,自頦、喉至尾下覆羽有黑褐色鱗紋;在胸、脅部的橫紋較粗重,各羽染有灰色及淡棕黃;尾下覆羽沾淡棕黃。虹膜褐色;嘴黑褐,下嘴基部黃褐色;腳黑[2]。
生活習性
習性:牛頭伯勞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躍,常在林緣或路邊灌叢中跳上跳下,有時站在小樹或灌木枝頭嗚叫,鳴聲粗厲洪亮。有時靜靜她站在電線或電柱上注視着四周,發現獵物立刻飛往捕獵,然後又返回原處。
食性:牛頭伯勞主要以昆蟲為食,如甲蟲、蟋蟀等。
叫聲:粗啞似喘息的叫聲,似沼澤大葦鶯;吱吱的ju ju ju或gi gi gi聲及模仿其他鳥的叫聲。
棲身環境
牛頭伯勞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疏林和林緣灌叢草地,也出入於農田道邊灌叢及河谷地帶,有時見於果園和城鎮公園。
牛頭伯勞的2個亞種在棲息的海拔高度上有不同的生態適應:指名亞種分布於較低海拔地區,在長白山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而中國亞種在河北部繁殖棲息地在海拔1000-1800米的針闊混交林內,在甘肅中部和南部一般在海拔2000米以上直到3000米。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東北亞、中國東部。
分布狀況:甚常見留鳥。指名亞種繁殖於中國東北自黑龍江南部至遼寧、河北及山東,冬季南遷至華南、華東及台灣。山區亞種sicarius僅限於甘肅的極南部。迷鳥在台灣。
國內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甘肅,寧夏,四川(夏候鳥、旅鳥);陝西,河南,湖北,湖南,貴州,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台灣(旅鳥、夏候鳥)。
國外分布:分布於俄羅斯烏蘇里斯克(雙城子),朝鮮,日本[3]。
生長繁殖
牛頭伯勞繁殖期為5-7月。常建巢於疏林或灌叢。巢呈杯狀,巢材為細樹枝、枯葉、松針等。窩卵數多為4-7枚。卵淡青色或灰色,被以褐色、灰棕色或紅色斑點。由雌性親鳥孵化,孵化期14-15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育雛期13-14天。年繁殖1次。4月遷來中國內蒙古南部和東南部繁殖,9月下旬到10月初離去。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1 | 牛頭伯勞指名亞種 | Lanius bucephalus bucephalus | Temminck & Schlegel,1845 |
2 | 牛頭伯勞中國亞種 | Lanius bucephalus sicarius | Bangs & Peters,1928 |
種群現狀
牛頭伯勞種群數量不普遍,在與中國毗鄰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種群數量不高和不常見。牛頭伯勞生存環境質量的下降,種群數量更趨減少。在中國東北地區指名亞種較為常見,已列入吉林和遼寧兩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保護級別
牛頭伯勞(中國亞種sicarius)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被列為稀有種。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
視頻
牛頭伯勞捕食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