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牛軋糖[1]  [2],(英文/法文:nougat),香港稱為「鳥結糖」、澳門稱為「紐結糖」。在1441年由義大利克雷莫納發明。在當地一個地方貴族的婚宴上,新人獲贈一種用蜂蜜、杏仁和蛋白製成的糖果,代表著平安、甜蜜與永恆。牛軋糖是從「Nougat」這個字直接音譯而來,所以也有人譯為「努加糖」或類似的發音。

目錄

發展歷史

牛軋糖的早期食譜是在10世紀巴格達的一本中東書中發現的。原產於白衣大食首都哈蘭

約在1441年由意大利克雷莫納發明的。在一個地貴族的婚宴上,新人獲贈一種用蜂蜜杏仁蛋白製成的糖果。

台灣流傳特色

牛軋糖傳到台灣後,開始加入奶粉當作主原料,並加上砂糖、奶油、蛋白(也有業者會使用由鮮奶提煉的乳清蛋白來取代的蛋白及蛋白粉)、堅果(如花生、杏仁核桃開心果榛子)、果乾及花瓣(如蔓越莓、黃金柚、芒果、柳橙、龍眼、桂花等)等混合製成的糖果作為次原料,成為台灣式牛軋糖獨樹一格的特色。


 
2017全球十大好吃零嘴-人氣牛軋糖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iCarry


相較於台式牛軋糖,法式歐洲的牛軋糖則沒有任何牛奶或奶粉的成分,純粹只有在蛋白中加入糖或蜂蜜再撒上杏仁或堅果而製成。另外,有些廠商為了不讓做好的牛軋糖變形,會用可食用的米紙包裹着,但多少會影響口感,因此各式選擇因人而異。



口味類型

原則上牛軋糖有三種基本類型。首先,也是最常見的,是白色的牛軋糖(在意大利稱為「mandorlato」,「果仁夾心糖」),是以蛋白和蜂蜜製成的,它最早可追溯到的時間是出現在15世紀初意大利的克雷莫納,而16世紀在西班牙的阿利坎特是第一個公佈出牛軋糖的食譜,然後在18世紀的法國,蒙特利馬爾出現了第二種類型是棕色牛軋糖(法語是巧克力牛軋糖),其不須經蛋清製成,並具有更牢固,更鬆脆地質地。第三種類型是維也納德國的牛軋糖,基本上是用巧克力果仁(通常是榛子)調和的果仁糖。

命名由來

GoogleAndroid N系統最終確認以牛軋糖(nougat)命名。[3]

參考文獻

  1. 台灣最好吃的牛軋糖,每日頭條
  2. 牛軋糖(大黑松小倆口),糖村
  3. Android N 定名「Nougat」. engadget. 2016-07-0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