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牡丹芳》白居易唐憲宗元和年間新樂府運動時候寫的樂府組詩中的一首。

《牡丹芳》
白居易唐憲宗寫的樂府組詩中的一首

詩中諷刺了公卿貴族追求豪奢的生活,因牡丹而狂亂的世情,觀察極為細緻,對牡丹花蘊蓄之美的描寫,充分展示出詩人白居易的才華。詩中也對天子憂農念民的做法給予了讚揚。

牡丹是中國特產的名花,春末開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時始從汾晉(今山西汾河流域)移植於兩京,玄宗時猶視為珍品。到貞元、元和之際,這種風氣尤為盛行。每至暮春,車馬若狂。王公貴族,若不耽玩牡丹以示風流。詩人看到上層統治者狂熱地賞玩妖艷的牡丹,而不關心與廣大百姓生命攸關的農桑,面對如此狂亂的世情,故詩人寫詩痛斥該不正之風。

目錄

詩歌原文

《牡丹芳》[1]

牡丹芳, 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 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繡段, 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 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 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 臥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

濃姿貴彩信奇絕, 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 芙蓉芍藥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 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 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 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 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 仍張帷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 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 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 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 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 可嘆息。

我願暫求造化力, 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 同似吾君憂稼穡。

詞語注釋

(1) 綻:裂開。此指花開。

(2) 紅玉房:指紅牡丹花瓣。

(3) 英:花瓣。

(4) 燦燦:光彩鮮明耀眼。

(5) 絳:深紅色。

(6) 煌煌:光輝燦爛的樣子。

(7) 蘭麝囊:裝着蘭草、麝香等香料的香囊。

(8) 琪樹:神話中的玉樹。

(9)間:更迭。

(10)隨:任憑。

(11) 比方:比較。

(12) 石竹:草名,開紅白小花如銅錢大小。

(13)芙蓉:荷花。

(14) 芍藥:觀賞植物名,花大而美。

(15)尋常:平常,平凡。

(16) 王公與卿士:古時封爵,有王,有公,又論品階又有卿、大夫、士。

(17) 游花:外出賞花。冠蓋:帽子與車上的帷蓋。此朝中的達官貴人。

(18) 庳(bēi)車:指一種輕便靈巧的車子。

(19) 軟輿:軟座轎子。

(20) 細馬:良馬。

(21) 衛公宅:唐李靖封衛國公,其宅多植花木。

(22) 西明寺:唐時玩賞牡丹的勝地。

(23)三代:典出司馬遷《史記·封禪書》: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這裡指夏、商、周。

(24)文勝質:典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此處意為人們喜尚文采勝過了喜愛事物質樸的本性。

(25)有漸:有所加劇。

(26)元和天子:指唐憲宗李純。

(27)恤下:撫恤下民。

(28)動天,感動了上天。

(29)造化:大自然。

(30)卿士:古官階有公、卿、大夫、士。這裡泛指朝中官員。

(31)稼穡:指農事。

白話譯文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

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玉的花房;

幾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燦爛,

幾百枝花朵絳燭似的輝煌。

照地生輝,剛展開錦繡的身段,

迎風飄香,卻沒帶蘭麝的香囊。

仙人的琪樹,被比得蒼白無色,

王母的桃花,也顯得細小不香。

宿露浸潤,泛起紫閃閃的奇艷,

朝陽照耀,放出紅燦燦的異光;

紅紫深淺,呈現着不同的色調,

向背低昂,變幻出無數的形狀。

無力地臥在花叢,將息帶醉的身軀,

多情地映着花葉,隱藏含羞的面龐。

嬌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

怨悠悠的情懷,好像在撕裂柔腸。

稱姿貴彩,的確是超凡絕俗,

雜卉亂花,哪裡能比美爭芳。

石竹、金錢,固然是十分細碎,

芙蓉、芍藥,也不過那麼平常。

於是乎引動了王公卿相,

冠蓋相接地趕來觀賞;

還有輕車軟轎的貴族公主,

和那香衫細馬的豪家。

寂靜的衛公宅閉了東院,

幽深的西明寺開放北廊。

雙雙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

聲聲殘鶯苦苦地挽留春光。

擔心太陽曬損嬌姿,

張起帷幕遮取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來天,

滿城的人們都像發狂。

三代以後文采勝過實質,

一般人都重華而不重實;

重華直重到牡丹的芳菲,

由來已久,並非始於今日。

元和皇帝很關心農桑,

由於他體恤下民,天降吉祥。

去年的嘉禾長出九穗,

田中寂寞,沒有人理睬。

今年的麥子分出兩枝,

但是這些卻無人知曉,

唯獨天子一個人內心感到喜悅

天降吉祥,沒人理會真叫人嘆息

我願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

減卻牡丹妖艷的顏色,

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

都象天子一樣關心農業生產,

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作品鑑賞

詩人運用描寫、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完成了這首有名的樂府詩。先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牡丹妖艷迷人的姿色。繼寫由於牡丹的妖艷而引逗出卿士賞花的狂熱場面。然後筆鋒一轉,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重華不重實的流弊,由來已久。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這裡沒有採取直接抨擊卿士的辦法,而是採取一種委惋的方式,說"卿士愛花心"是由於"牡丹妖艷色"所致。希望老天施展造化力來減卻牡丹的妖艷色,削退卿士的愛花心。最後正面提出: "同似吾君憂稼穡"的主張。白居易提倡天子與卿士關心農業生產的主張值得肯定。

開始四句從正面極寫牡丹的艷麗之態:黃色的花蕊,紅色的花瓣,成千上百的牡丹聯成一片,像那晚霞似的燦爛輝煌。"照地初開錦繡段, 當風不結蘭麝囊。仙人琪樹白無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這四句意思是:牡丹初開似錦繡的身段,光輝照地,香氣四溢。仙人的玉樹,王母的桃花都無法相比。"宿露輕盈泛紫艷, 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二色間深淺, 向背萬態隨低昂。"以上四句意思是:夜露的滋潤,朝陽的照耀,使牡丹變幻着不同的色彩,展示着美麗的嬌態。

"映葉多情隱羞面, 臥叢無力含醉妝。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濃姿貴彩信奇絕, 雜卉亂花無比方。"這幾句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華麗、高貴、嬌美的牡丹超凡脫俗,與那些雜卉亂花不可相提並論。比方即比擬。比起牡丹,這兩種花都顯得太細小了。

"遂使"以下四句:寫王公貴族狂熱地賞玩牡丹, 這四句的大意是:牡丹的妖艷引逗着王公卿相,貴族公主,豪家兒郎,穿着漂亮,乘坐着輕便舒適的車馬終日賞玩。"衛公宅"以下八句:繼寫牡丹盛開時賞花的盛況。這裡用一"閉"字。寫盡了王公貴旋傾家出動賞牡丹的情景。又用一"開"字,寫盡了牡丹開處皆有人的情景。"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牡丹在穀雨前後開,從開至謝,一般為二十來天。花開花落,僅僅二十來天,在這一年一度的花開時節,滿城的人看花。就好象發狂了似的。"三代"以下四句:議論時弊,進入主題。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這四句的大意是說:夏、商、周三代以後,浮華勝過了質樸,時人都重視虛華而不重視質實。直到看重牡丹的芳菲。這種流弊並非抬自今日,而是由來已久。"霞和"以下六句大意是:元和天子很關心農業生產.由於他憐憫老百姓感動了神靈,上天便降下了吉祥。去年地里的穀子長出了九穗。但是群臣不關心百姓疾苦。以致田野里很寂寞,無人前往問津。今年的麥子分出兩枝,真是祥瑞的徵兆,但是這些卻無人理會,唯獨天子一個人內心感到喜悅。這是對皇帝的頌揚歡捧。"無人知"至末尾:直抒胸臆,點明主題。這四句的大意是:天降吉祥,沒人理會真叫人嘆息,我願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減卻牡丹妖艷的顏色,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樣關心農業生產,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作者痛斥上層統治者狂熱地賞玩妖艷的牡丹而不關心與廣大百姓生命攸關的農桑。但作者無回天之力,只能無可奈何地呼喊:"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少回卿士慢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作者對皇帝的褒獎,只是一種類似辭賦中的說反話而已。

名家點評

唐宋詩醇》:極寫牡丹之穰麗,忽接"三代以還文勝質"四句,迂腐語聳然奪目。下乃接"元和天子憂農桑"一段正意,便覺峭折有波瀾。若低手為之,則一直說下耳。

《元白詩箋證稿》:樂天《秦中吟》有《買花》一首,可與此篇相參證。蓋二者俱為詠牡丹之作也。白公此詩之時代性,極為顯著,洵唐代社會風俗史之珍貴資料,故特為標出之如此。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2]

白居易,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075篇詩文

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與李白、杜甫一起被後人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有《白氏長慶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於洛陽,享年75歲,贈尚書右僕射,諡號「文」,葬於洛陽香山。白居易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3]

視頻

百家講壇.白居易

參考資料

  1. 《牡丹芳》 古詩文網 ;
  2. 百家講壇白居易03錚錚鐵骨—莫礪鋒20 騰訊視頻,發布時間;2016年12月25日
  3. 白居易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