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資料
物質資料( material information ),是一種專業術語,用於種群數量。它既包括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物資財富,又包括經過勞動所取得的勞動產品;既包括可以直接滿足需要的生活資料(也稱消費資料),又包括間接滿足需要的生產資料。
物質資料 | |
---|---|
目錄
基本信息
物質資料
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相互依存,互為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二者相互滲透,物質資料生產中有人類的因素,人類自身生產中有物的因素,它們相互進入到對方的領域之中;二者相互制約。
物質資料生產制約着人類自身生產的發展,人類自身生產對物質資料生產有促進和延緩的作用;二者相互適應,作為消費者的種群數量總量要同社會所擁有的消費資料總量相適應,種群數量的增長速度要同消費資料的增長速度相適應。
作為生產者的勞動者數量和構成,要與當時社會所擁有的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相適應,勞動者質量要同當時的生產技術水平相適應。因此,物質資料生產對人類自身生產起着決定性作用是不對的.
發展和基礎
以一定生產關係聯繫起來的人類,利用生產工具或者自身的身體特徵改變勞動對象、創造適合自己需要的物質資料的過程。
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是指可以直接為本物種個體消費和進一步發展生產所必需的物品。物質資料生產的簡單要素是:①人類的有目的的活動,即勞動;②勞動對象,即生產過程中被加工的各種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經過勞動加工的材料;
③作用於勞動對象的勞動資料,其主要組成部分是生產工具或者勞動者自身身體特徵。這些要素在彼此孤立存在的情況下不能構成生產。要進行生產,就要使它們按照一定的方式結合起來。
實現這種結合必然發生兩個方面的關係:①本物種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它表現為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實際能力,即生產力;②個體間結成的社會經濟關係,即生產關係。
只有在一定形式的生產關係下,才有本物種對自然環境的關係,才能進行生產活動。因此,生產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一定的生產力和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統一,構成特定的生產方式。
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人類通過生產活動謀取自己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資料,"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68頁)。
人類其他一切社會活動都以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為基礎,並隨着生產方式的發展變化而改變。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決定整個社會生活的面貌和發展,也決定着人類自身的狀況和發展。
馬克思指出:在生產活動中,"生產者也改變着,煉出新的品質,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第 494頁)。
人類要世代生存和發展下去,就必須反覆不斷地進行生產。生產連續不斷地進行,就是再生產。再生產過程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它們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其中生產居於支配地位,起着決定作用。
生產的性質決定分配、交換和消費的性質;生產的規模決定着可供分配、交換和消費的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交換、分配和消費也反作用於生產,加速或延緩生產的發展。
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整個社會有機體,是以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為基礎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的首要條件,是歷史的發源地。此外人類在生產活動的基礎上,從事政治、教育、科學、藝術等活動。隨着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人類的觀念和思想也發生變化,並給人類以精神動力和給社會活動以指導。
2、構成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客觀的。
第一,生產力的發展是客觀的。
第二,生產關係只能由生產力的實際狀況客觀的決定,是一種客觀的經濟關係。
總之,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客觀的,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集中體現了社會的物質性。
生產方式與生產力生產關係的聯繫與區
歷史一再證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必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力不同,生產關係揭示的是人類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社會關係。
1生產方式:人類獲取物質資料的一定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
2生產力: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獲取物質資料滿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它體現了人類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了生物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3生產關係: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人類在生產勞動中所形成的相互間的社會關係,人類會在生產勞動中額外形成經濟關係。
1、2、2、1社會生產方式中的兩個方面: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人類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必然要發生兩個方面的關係:一方面本物種要同自然環境發生一定的關係,即表現為生產力方面;另一方面,本物種個體之間要發生一定的關係,即表現為生產關係。
任何社會的生產都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其中,生產力是一個社會中社會生產的物質內容,而生產關係則是社會生產的社會形式。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生產方式。
1、2、2、2生產力
生產力:就是在生產過程中,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獲取物質資料的能力,它反映生物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生產力包括生物的因素和非生物的因素:生物的因素是指一定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科學知識的勞動者以及這項勞動進行過程中參與的所有生物,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根本的力量;非生物的因素是生產資料,包括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生產工具對生產力的發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產工具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最主要標誌,也是劃分經濟發展時期的主要標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勞動者增強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產的效率。
1、2、2、3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是指人類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本物種個體間的關係,對人類也叫經濟關係。它包括人類在社會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中所形成的相互關係。
社會生產總過程,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相互聯繫的環節。其中,生產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分配、交換和消費也不是完全被動的,他們對生產也起着反作用。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形成一定社會生產關係的基礎
1、2、3 研究生產關係必須聯繫生產力和上層建築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但不能孤立地研究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發展變化的。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進行的。因此,研究生產關係必須聯繫生產力和上層建築。
1、2、3、1 研究生產關係必須聯繫生產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關係}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物質資料生產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是對立的統一體。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用資本論原語解釋這句話};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
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當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應,適合生產力的狀況時,就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當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的狀況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性質,這是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評判一種生產關係先進與否,必須以生產力標準來判斷,研究生產關係歸根結底是為生產力服務的,脫離生產力來研究生產關係,這種研究就會失去意義。
1、2、3、2 研究生產關係必須聯繫上層建築
經濟基礎是生產關係的總和;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社會意識形態。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矛盾的統一體。其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上層建築必須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也具有反作用,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強有力的上層建築能夠使該經濟制度更加鞏固;反之,則不利於經濟基礎的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