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鬣蜥
犀牛鬣蜥 |
原圖鏈接 ]] |
中文学名:犀牛鬣蜥 |
犀牛鬣蜥,[1]是在宠物市场中能见度最高的岩鬣蜥属 (Cyclura) 成员之一,雄性个体具有领域性,在饲育条件下为杂食性,除了水果以外,其他什么都吃,包括瘦肉及渗水面包等,在饲育过程中容易发胖。其饲育温度,白天为 28~35 ℃,到了夜间就要降至 20 ℃。犀牛鬣蜥是在宠物市场中能见度最高的岩鬣蜥属成员之一,雄性个体具有领域性。它们的食性比较广,也容易让它们发胖,饲养犀牛蜥蜴不能给它们吃多了。这种体型巨大的蜥蜴也吸引了很多人。下面毒蛇网爬宠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个大体型的鬣蜥品种。[2]
目录
外形特征
犀牛鬣蜥属华盛顿公约CITESI的物种,分为:“蓝牛” “红牛” “大独角”3个品种。成熟雄性体长1.1—1.4米,成熟雌性1—1.3米。当然无论雌雄,最常见体型都在1米2左右,短程奔跑速度快。犀牛鬣蜥从脖颈,背部延伸至尾部有棘刺,从脖颈到尾部的棘刺逐渐缩小,到尾端几乎消失不见,犀牛鬣蜥四肢粗壮,前后四肢都是五指爪,呈黑色。后腿外侧第二根脚趾最长,因感知周围天敌或猎物造成的颤动,而衍变进化来的。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交配时用来刺激雌性蜥蜴。
犀牛鬣蜥的尾巴粗壮而有力,尾部是身体的1.5倍长。头顶上有两个凸起,嘴后两侧有囊袋可以储存营养。成熟的雄性“红牛”犀牛鬣蜥因鼻子上方有9个向内弯曲的角状凸起物。成熟的“蓝牛”犀牛鬣蜥鼻子上方有3—5个向上生长的角状凸起物。而,成熟的“大独角”犀牛鬣蜥雄性鼻子上方只有一个明显的凸起。不管外形如何,都因头部凸起酷似犀牛,故得名犀牛鬣蜥。而,这三个品种中的雌性角状凸起都比较少,而且都比较平滑。不光如此,在眼眶和上下颚的周围都覆盖着大块且厚的角质凸起。
犀牛鬣蜥幼体呈现灰色,还微微有一点淡绿。幼年时身上环状条纹较为明显。成熟后多为深灰色和深褐色,由于每片鳞片中间都有黑色底纹。所以,全身看似就像被细小黑色横纹包裹一样,肚皮看起来颜色比较统一,颜色略浅。此外,尾端三分之一处覆盖有棘状大型鳞片。像大多数鬣蜥一样,犀牛鬣蜥的皮肤也是呈菱形鳞片,并且角质很厚,侧面看几乎呈半圆。
由于,外形酷似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火龙。所以,当地人也叫他Wingless Dragon(译成:无翅龙或无翅火龙)。一些火龙题材的大片如:《魔幻屠龙》《龙骑士》中的龙部分形象也是借鉴于犀牛鬣蜥。
生活习性
和大多数鬣蜥一样,犀牛鬣蜥也是属于日行蜥。擅长攀爬,树木、岩石、只要可攀登的地方都有他的踪迹,领地意识强。天敌或同类雄性靠近时,会主动迎击并发出嘶吼声警告,如果对方不离开就会对其撕咬,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时,会立刻钻入岩石中躲藏。若无处可躲时,会以猛冲的方式逃开。犀牛鬣蜥和大多数鬣蜥一样,属杂食性蜥蜴。鼠、昆虫、小蛇、小型蜥、小型鸟类、仙人掌、青菜、草、花果、根茎等等,几乎没有不吃的,但是成熟后以植物为主,在幼体的饲养多以肉、昆虫为主,生长速度快。
生长繁殖和寿命
犀牛鬣蜥主要都是草食性的,吃不同种类的叶子、花朵、草莓及果实。一项研究发现岩鬣蜥曾吞下的种子发芽较其他的快,这些种子也有一种适应性会在非常短的雨季内萌芽。犀牛鬣蜥也扮演了传播种子到其他地方的角色,尤其是当雌蜥迁徙至繁殖地时。故此犀牛鬣蜥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犀牛鬣蜥较罕见的也会吃昆虫幼虫、蟹、蛞蝓、鸟类尸体及真菌。个别个体也有是肉食性的。
在饲养下出生的犀牛鬣蜥中,纪录最长寿的是开曼鬣蜥,寿命达33岁。另外,于1950年在大开曼曾捕获一只蓝岩鬣蜥,于1985年进口到美国,后来于1997年借往德克萨斯州格拉迪波特动物园(Gladys Porter Zoo)。动物园内的职员将它命名为哥斯拉,并一直活到2004年。在被捕捉时相信它是15岁,临终时69岁,是世界上最长寿的蜥蜴雄蜥一般在3-7岁就达至性成熟,详细要视乎物种及亚种而定;雌蜥稍快,2-5岁就已达至性成熟。除了埃克斯马鬣蜥外,其他雄蜥都是高度地盘性的。它们会于每年第一个雨季前或开始时(约5-6月)进行交配,时间长达2-3个星期。雌蜥每次会生2-34只蛋,平均每40天就生17只蛋。大部分雌蜥都会在生蛋后几日保护巢穴,孵化期为85天。犀牛鬣蜥蛋是所有蜥蜴中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