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獨山都柳江源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

獨山都柳江源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獨山都柳江源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最南端獨山縣,保護區屬揚子准地台黔南台陷。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獨山都柳江源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獨山縣

保護區級別:省級

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別下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

地質背景

整體為一舒緩背斜構造。區內斷層發育,縱橫交錯。受燕山運動的影響,區內整體上為一舒緩背斜,地層傾角在8~30度之間,核部地層平緩、翼部地層稍陡。斷層線縱橫交織,斷陷抬升,為區內形成典型的構造侵蝕台地及斷裂-河流侵蝕峽谷奠定了必要的地質條件。出露地層主要為泥盆系,岩性主要為石英砂岩、石灰岩及泥灰岩。受地質條件的影響,區內地貌類型以構造侵蝕台地與斷裂谷地組合為主,直接控制了河川的整體走向及相關濕地的形成。

保護區內岩石類型均為沉積岩,主要有硅質石英砂岩、鐵質石英砂岩、純石灰岩、泥灰岩粉砂岩頁岩砂質頁岩泥質砂岩等,整體上以質地堅硬的形石英砂岩為主,層間夾泥頁岩,為形成本區獨特的台地型濕地創造了本底條件。

地貌概況

受構造運動的影響,保護區主要地貌類型為構造侵蝕台地和峽谷型河流侵蝕地貌。構造侵蝕台地是保護區內獨特的地貌景觀。總體上,構造侵蝕台地主要有以下特點:a. 空間分布嚴格受斷層的控制,並具有一定的海拔分布規律。b. 全局分布零星、規模大小不一c. 構造侵蝕台地隔水性好,滯水能力強。斷裂-河流侵蝕地貌;發育密集的斷層不僅是形成台地的主要原因,還是控制及形成河流地貌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特點為:褶皺構造舒緩簡單,斷裂構造密集複雜;主體地貌由地質構造決定,構造侵蝕台地受褶皺和斷裂抬升的控制,河谷地貌受斷裂走向控制;構造-侵蝕台地多分布於高海拔地區,形成保護區內重要的第一級地表徑流、地下徑流的匯流區,為台地型濕地及河流濕地的形成提供了基礎;保護區內整體地形破碎、台地分布零散,地貌景觀多樣。

水文環境

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在進入廣西後稱潯江、黔江;在廣西來賓市附近分為紅水河和融江,第二大支流融江在進入貴州後稱為都柳江,其源頭地區的都柳江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有河流水道92條。主要河流有巴蒿河西牛河八照河沙塌河維寨河。其中一級水道60條,二級水道17條,三級水道10條,四級水道5條。

在總體大氣降水的背景下,區內水資源的時空分配受地質地貌條件影響明顯。隔水的高海拔構造侵蝕台地(1000-1400m)與其上的富水新地層(D2)構成了第一級地下水貯水構造,同時也快速地匯集了第一層地表徑流。在這一區域,風化物以及上覆含水地層與石英砂岩底板構成了良好的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不論豐水季節還是枯水季節,地下水出露排泄,形成上層滯水,並在台地上形成常年性濕地。台地型濕地、河谷地貌(河漫灘、階地等)以及繁盛的植被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水源涵養功能,較好地對水資源進行調蓄、實現以豐補欠,涵養了都柳江源頭水源。

在對保護區地表水進行常規測定後,結果表明,區內水體物理性狀為無色、無味、無臭,清澈透明,口味甘甜。水化學類型為HC03-Ca及HCO3·S04-Ca型水,水的礦化度和硬度極低,總硬度(以CaC03計)24.14~58.34mg/L,屬極軟水。pH為6.5~6.8,屬中偏鹼性水。TDS平均為28ppm,除了蕊然溝(46ppm)以外,其他水質測點均屬安全飲用水範圍(TDS<40ppm)。

氣候條件

保護區年日照時數1190.2-1355.8h之間,年日照百分率為27%-31%之間,年太陽總輻射為3603.6-3880.2MJ/m2之間,是貴州乃至全國最低值區之一。有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略多於秋季之季節分布規律。年平均氣溫在11.0℃-17.9℃之間,冬冷夏熱,秋溫略高於春溫,略顯海洋型氣候特徵,也反映了該區春季升溫緩慢和秋季降溫緩慢的濕地氣候特色。屬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年降水量為996.2 ~1607.6mm,有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略多於秋季的季節分布規律。是一座「有雨它能吞,無雨它能吐」的綠色水庫和「整存零取」的水分銀行。對長江和珠江兩大流域四大水系的水源涵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土壤情況

保護區內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包括海撥差異較大,立體氣候明顯,水熱資源豐富,大量物種生長,母質主要為以石英為主形成的石英砂岩風化發育組成,極難風化,從而發育形成4種類型土壤。可劃分為三大土綱,三個亞綱,四個土類,五個亞類。在紅壤、黃壤、山地草甸土和粗骨土4個土類中,以山地黃壤面積最大,黃紅壤次之,山地草甸土較少,粗骨土則最少。保護區海撥差異較大,水熱資源豐富,土壤pH值在酸性至強酸性範圍,適合大量物種生長,但由於土壤疏鬆,坡度大,由於區內坡度較大區域(坡中部)以森林為主,根系具有極強的固土作用,一旦植被破壞,極易導致地質災害-泥石流的發生,因此保護植被才能更好地保護植物賴以生長的基質---土壤。

森林群落

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主要由次生性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組成,以次生性的常綠、落葉闊葉林以及落葉闊葉林為主,局部區域殘存少量的常綠闊葉林,在地勢陡峭地區殘存少量的常綠闊葉林。

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主要由次生性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組成,在局部地區殘存少量的常綠闊葉林。森林樹木的徑級結構多為中、小徑級。近二十年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卓見成效,森林得到有效保護,正向森林原始面貌恢復。

濕地植被

保護區濕地植被屬於4個植被亞型(森林濕地植被、灌叢濕地植被、草本濕地植被、苔蘚濕地植被),13個群系組,16個群系,22個群叢。

保護區有9種濕地類型;從海拔看,位於1200m以上台地的有蘚類沼澤、草本沼澤、灌叢沼澤、沼澤化草甸共4個類型,從600m~1200m,主要出現森林沼澤,而永久性河流濕地、季節性或間歇性河流濕地、稻田和庫塘濕地等主要出現在800m以下。1000m以上的濕地類型比較多,群落類型也比較多。從水平分布看,各類型均沒有形成大面積的連續分布,而是隨海拔和地形的變化,各類型呈現相互交叉的分布格局。

植物資源

保護區內共有天然分布的野生珍稀瀕危植物35 科59屬128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2科2屬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12科13屬14種,貴州省重點保護植物9科12屬14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附錄Ⅱ中所列入的蘭科植物種類24屬76種,獨山縣特有和重要保護價值的野生植物15科18屬18種。共包括苔蘚植物3 科3屬3種,蕨類植物2 科2屬2種,裸子植物 4 科5 屬6種,被子植物26 科45屬79 種,反映了保護區植物種類資源的豐富性和特殊性。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有44種,珍稀瀕危的夏季鳥類8種、兩棲動物14種、爬行動物9種、脊椎動物1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3種:白頸長尾雉、雲豹、林麝;二級保護的有12種。有4種爬行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其中瀕危級1種,易危級3種。

在記錄的91種夏季鳥類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有5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1種,二級保護的4種;此外,灰胸竹雞、白頸長尾雉、紅腹錦雞僅分布於我國,是中國特有物種。

現存的40種獸類中,珍稀獸類8種,占貴州珍稀獸類(20種)的40%。其中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6種。

景觀資源

都柳江水澄澈清碧,水流湍急,隨山勢蜿蜒,兩岸青山對峙,重巒疊嶂,溪流瀑布交錯、峽谷沙灘兼容,古榕倒映,翠艷欲滴,民族村寨隱現其間,民俗文化文化得天獨厚,逆江而上,溯其源頭,便會到達「貴州的南大門」——獨山縣。 地處貴州最南端的獨山縣,是貴州整合納入東盟經濟貿易圈和北部灣經濟區的前沿地區。這裡歷史悠久,自漢代起便有了行政區域規劃。由於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獨山貿易繁榮,商賈雲集,因此也有了「小上海」的美譽。在抗日戰爭時期,獨山更成為了日軍陸上侵略中國被斬斷之處。這裡也曾湧現出東漢時期傳播中原文化的著名學者尹珍,清嘉慶時期樸學大師、「影山文化」創始人莫與儔和「西南巨儒」莫友芝以及布依英烈莫鳳樓等仁人先輩。獨山人傑地靈,自然風光優美,擁有深河橋抗戰文化園、紫林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奎文閣、丫丫大草原等一批優質景點。在2008年由文化部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主辦的「中國傳統文化與旅遊發展高峰論壇」會上,獨山縣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中國傳統文化旅遊名城」,成為全國首批最值得向世界推薦的66個「中國傳統文化旅遊名城」之一。

如今的獨山,又多了一處碧玉般的世外仙境,這便是貴州都柳江源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的濕地擁有812萬m³—1015萬 m³的涵養水能力,為保護區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類型豐富的沼澤中,楠木、杜鵑、石榕樹、紫柳、水毛花、水竹、蕨類、苔蘚類植物,生機勃勃;密叢內,蛙聲陣陣,蜓落青葉,儼然一個濕地動植物和諧共生的家園。從山頂順勢而下,森林越漸繁茂。沿曲徑在鬱鬱蔥蔥原始森林中漫步徜徉。幽靜處,清風徐徐,林濤層層,山石間,崢嶸的虬枝盤根錯節,起落搖曳。開闊處,奇山兀立,嶺色千重,頓感萬馬齊喑的震撼。靈動處,泉水相連,幽潭飛瀑,水激石越,相得益彰,溪水潺潺為山林增添了一抹雅致。在這裡,峽谷地貌的絕妙景致在薄霧冥冥間悠然世外。用心去感受,便能察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誠與豁達!

保護區性質

貴州都柳江源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中山台地原生性泥炭蘚沼澤濕地、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集自然保護與管理、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生態旅遊和資源合理利用等為一體的、屬林業部門管理的綜合生態公益型自然保護區。

貴州都柳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是保護區的管理機構,是具有法人性質的社會公益性正縣級事業單位。

保護對象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原生性泥炭蘚沼澤濕地生物資源、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保護對象有國家I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紅豆杉和伯樂樹3種,II級保護植物篦子三尖杉、翠柏、櫸木、任豆、十齒花、樟樹、閩楠、楠木、香果樹、傘花木、馬尾樹、半楓荷、金毛狗、傘蕨14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雲豹、林麝、白頸長尾雉3種,II級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蘇門羚、水獺、獼猴、中國穿山甲、黑熊、小靈貓、松雀鷹、紅隼、白鷳、褐翅鴉鵑、大鯢、細痣疣螈12種。

保護區類型

根據《自然保護區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GB/T14529-93),確定貴州都柳江源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為自然生態系統類別下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