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獨腳金

中文學名:獨腳金

別稱:疳積草、黃花草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唇形目

科:玄參科

屬:獨腳金屬

獨腳金為玄參科植物獨腳金的乾燥全草。獨腳金為一年生根部寄生草本,高6~15厘米,全株被短硬毛;莖單生或有時於基部分枝,微呈四方形,黃綠色。多生於低海拔荒山草地、田邊、溝谷、耕地等處,常寄生於禾本科草本植物的根部。分布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各省區。亞洲非洲均有。夏、秋季採收,洗淨泥沙,紮成小束,曬乾。此品野生資源分散稀少,為地方性習銷品,為港市兒科清肝熱消疳積常用中草藥良藥。 [1]

目錄

形態特性

為一年生小草本,半寄生,高6~25厘米,全株粗糙,且被硬毛;莖多呈四方形,有2條縱溝,不分枝或在基部略有分枝。葉生於下部的對生,上部的互生,無柄,葉片線形或狹卵形,長5~12毫米,寬1~2毫米,但最下部的葉常退化成鱗片狀。莖單一或間有下部分枝,纖細,長3~15厘米,灰褐色,被粗糙短毛,莖部生稀疏微細鬚根,質稍柔韌。葉小,互生,線形或披針形,上部葉較大,長4~10毫米左右,常貼生於莖上,下部葉小,鱗片狀。花黃色或紫色,腋生或排成稀疏穗狀花序;苞片明顯,長於萼;氣無,味淡。以色灰黑、柔嫩、帶花穗者為佳。氣無,味淡。 乾燥的全草,全體呈黃褐色或綠褐色,莖細,被灰白色糙毛。葉線形或披針形,多數脫落。中部以上為稀疏的穗狀花序,除少數未結果的植株可見乾枯的花冠外,其餘大部都已脫落。萼管狀,蒴果黑褐色,內藏於萼筒中,花柱殘存,種子細小,黃棕色。以植株完整、帶綠色、無泥砂雜質者為佳。

產地

廣東廣西等地,廣西尚有一種同屬植物大獨腳金的全草,功用相同,與本品同等使用。參見"小白花蘇"條。

藥用價值

性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淡,性平。"
②《本草求原》:"甘淡,平。"
③《南寧市藥物志》:"甘平,微苦。"
④《泉州本草》:"味淡,有微毒。"

功用主治

清肝,健脾,消食,殺蟲。治小兒傷食,疳積,黃腫,夜盲。
①《生草藥性備要》:"除小兒黃氣,蟲積。"
②《本草求原》:"消疳積黃腫。"
③《南寧市藥物志》:"退熱解渴,消食。治疳積煩渴。"
④《野生藥植圖說》:"治肝蛭病。"
⑤《泉州本草》:"殺蟲,解毒,清心火。"
⑥《福建中草藥》:"健脾消積。"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5錢。

選方

①治小兒疳積、夜盲:獨腳柑三、五錢。和豬肝煮熟服,日服一次。(《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小兒傷食:獨腳金干全草、截葉鐵掃帚各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夜盲:獨腳金干全草五錢至一兩。配家禽家畜肝臟煮服。(《福建中草藥》)

參考來源

  1. 獨腳金, 中藥大全,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