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 吳承恩
猴王出世這篇文章節選自《西遊記》,生動描繪了石猴的誕生及其成為猴王的經過。此文開篇構建了一個遠離塵囂、充滿神秘色彩的仙境背景,接着詳細敘述了一隻石猴由一塊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的仙石而孕育;隨後通過它與群猴嬉戲、探尋水簾洞等情節,展現出石猴的勇敢、機智與領導才能;最後寫它提議並成功成為猴王的情節。
目錄
原文
吳承恩〔明代〕
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樟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箇似滾瓜涌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哪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閒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箇好所在。石猴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着「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勝,忽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攜着『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箇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隱了,遂稱美猴王。
譯文
海外有一個國家,名字叫做傲慢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請為花果山。那座山正是頂上,有一塊仙石,這些岩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四面又沒有樹木遮蔽陰,左右倒有芝蘭相互襯。自從開天闢地以來,每次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的時間長,於是有靈與的意思。內育仙胞,一天進裂,產一石蛋,像圓球一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那猴子在山上,卻會行走跳躍,吃植物,飲澗泉,采山花,尋找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做朋友,那猿猴為親;晚上在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中。
一朝天氣炎熱,與眾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的頑玩。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兒,拒絕離開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是個像滾瓜涌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道是哪裡的水。我今天趕閒無事。,順山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嗎!」喊叫一聲,都拖男帶女,她弟弟叫哥哥,一齊跑來,順山澗爬泰山,一直到源頭的地方,這是一股瀑布飛泉。眾猴拍手稱讚道:「好水!好水!原來這是在遠處山腳下的通,直接與大海的波濤。」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找個源頭出來,不傷害身體的,我們就拜他為國王。」連喊了三聲,忽然見叢雜中跳出來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閉上眼睛蹲身體,將身一縱,直接跳到瀑布泉中,忽然睜睛抬頭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他住了自己,確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這座鐵板橋。橋下的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蔽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去再看,卻似有人家住的地方一樣,真是個好地方。石猴看罷多時,跳到橋中間,左右看,只見正當中有一塊界碑。石碑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刻着「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勝,忽抽身往外便跑,再閉上眼睛蹲身體,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子把他圍住,問路:「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潛水!潛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人。眾猴道」:「我怎麼能看到這個家會?「石頭猴子笑道:「這股水是橋下面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這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子。中間一塊石竭上,刻着『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箇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裡面又是寬,可能成百上千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的省能接受老天之氣。」
眾猴允許,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逃跑,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閉上眼睛蹲身體,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子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子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大聲呼叫,纏一會兒,也都進離開了。過了橋頭跳,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走,正是猴性頑皮,再沒有一個安定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才停。石猴端坐上面道:「諸位呵,『人沒有信用,不知道自己可以。你們說有本事才能進得來,出得去,不傷害身體的,就拜他為國王。我現在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考察了這一個洞天和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一家的幸福,為什麼不為我們做王?眾猴聽的話」,即拱伏無違。一個個排齒排班,朝上禮拜,都說「千年大王」。從這,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隱了,於是稱它為美猴王。
賞析
這篇文章節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第一回。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選作課文時有改動。文章是古代白話文(又稱古白話),有些詞語與現代語言有區別,因此,讀懂這篇文章是教學的重點。
文章主要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隻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看到了水簾洞其它猴都不敢跳,因敢於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表現了石猴敢作敢為、無所畏懼的特點。
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自然段,講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況;第二部分為第二至第三自然段,講石猴和群猴一起尋找山澗源頭,來到瀑布旁,石猴第一個跳入了瀑布,發現了水簾洞;第三部分為第四自然段,寫群猴進入水簾洞,拜石猴為王。
簡析
這篇文章節選自《西遊記》,生動描繪了石猴的誕生及其成為猴王的經過。此文開篇構建了一個遠離塵囂、充滿神秘色彩的仙境背景,接着詳細敘述了一隻石猴由一塊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的仙石而孕育;隨後通過它與群猴嬉戲、探尋水簾洞等情節,展現出石猴的勇敢、機智與領導才能;最後寫它提議並成功成為猴王的情節。全文語言生動、想象豐富,通過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情節,成功塑造了孫悟空這一經典形象,充滿了奇幻色彩與浪漫主義情懷。
吳承恩
(1500—1582)明小說家。山陽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科舉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後任浙江長興縣丞。恥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歸,專意著述。自幼喜讀野言稗史、志怪小說,善諧謔,晚年作《西遊記》,敘述唐高僧玄奘取經故事。另有《射陽先生存稿》《禹鼎志》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