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腿菜
猴腿菜,又名多齒蹄蓋蕨,俗名綠莖菜、紫菜,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北各地,小興安嶺、長白山盛產,華北、朝鮮、日本也有分布。本種是東北地區最常見的蕨類植物之一,生於雜木林中或針闊混交林中及林緣的濕潤處、溝邊河岸草地。因其看上去長滿黃褐色絨毛的猴子腿而得名。是純天然的綠色有機山野菜、營養價值極高,口味清香,並具有廣泛的藥理功能,經常食用對人們養生保健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猴腿被稱為「山珍之王」。
- 中文學名: 猴腿菜
- 別 稱: 猴腿蹄蓋蕨、綠莖菜、紫菜等
- 界: 植物界
- 門: 蕨類植物門
- 綱:蕨綱
- 科:蹄蓋蕨科
- 屬:蹄蓋蕨屬
目錄
生長環境
野生猴腿生長習性喜陰,耐濕潤,墩狀生長,每墩生出幾株或十幾株猴腿,采拮一茬後又生出一茬。猴腿的墩穴雖然裸露在地表,但它的耐寒性極強,東北地區零下40℃也能安全越冬。
繁殖方式
猴腿菜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但人工栽培上一般採用無性繁殖。
有性繁殖
即孢子繁殖,是通過採集蕨科植物孢子囊,在適宜的條件下使孢子萌發,形成能獨立生活的配子體來實現的。在每年的夏末秋初,植株(孢子體)長到一定程度時,會在葉片的背面或邊緣形成許多棕褐色的孢子囊群。將帶有孢子囊群的葉片取下,通過處理,孢子萌發一個月後,即長成配子體。配子體上長有許多精子器和頸卵管,精卵結合發育成孢子體小植株(孢子體),小植株長大後即可定植。有性繁殖一般不在生產上採用。
無性繁殖
選擇根狀莖、成株和幼苗均可,但生產上一般是通過根狀莖的分枝來實現的,在秋季植株葉枯後到春季萌發前可採挖粗壯的根狀莖(一般水平分布於10~30厘米的土層中)。採挖時要注意儘可能挖得深一些,不要傷芽。然後,將採回的根莖假植。由於自然採集的植株根莖比較瘦弱,若直接用於栽培,不能達到豐產的目的,故一般要進行一年的培肥,再用於擴大栽培。培肥的方法是:將根狀莖切成6~8厘米的小段栽於事先經過整地、作畦的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經過一年的培肥根莖(直徑可達1~15厘米)即可移栽。
植物學特徵
猴腿菜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40~100cm,跟狀莖短而粗斜生。葉簇生,葉柄長20~30cm,麥稈色至深麥稈色,被有黑褐色披針形毛性鱗片,下部鱗片較密,基部明顯尖削,黑色,葉片草質至厚草質,長圓狀批針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0~50cm,寬10~40cm,3回羽裂,羽片10對以上,互生或近對生,長圓狀批針形或狹披針形。
人工栽培技術
土地選擇
背陰坡林下地塊、低洼腐殖土層厚的沙壤地塊、溝谷坡度低於25°的地塊都可發展,以土壤肥沃、濕潤、微酸性、空氣濕度大的土壤氣候條件為好。
施肥整地
選好地後,4月末~5月中旬進行整地栽植,無論山坡地還是林下整地,都要因地制宜方便生產操作。整地要求以畦寬1.2m或1.5m為宜,翻地深度25~30cm,畦長可長可短,最長不超過50.0m,畦做好後,清除草根,施入農家肥,每畝3000kg,就可以開始栽植了。
田間管理
根莖定植。澆足底水封窩後,不宣再澆水,用水量以土壤潮濕為度,等待幼葉長出表土前應適量澆水。直至採收前應小水勤澆,不宜缺水,在幼葉生長的整個過程中,均需要充足的水份。春旱要澆水,夏澇要注意排水,每年鬆土、除草2~3次,上凍前最好施蓋頭肥2~3cm以保持土壤濕潤,防止水分蒸發,便于越冬。採收後,施用N、P、K全肥,促進高產,翌年春季不用施肥。
主要價值
營養成分
猴腿菜營養豐富,地上部分含碳水化合物、無機鹽、蛋白質、脂肪以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據研究,100g鮮品中含蛋白質1.6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10.0g、維生素C35mg、胡蘿蔔素1.68mg、粗纖維1.3g、鈣24mg、磷24mg、鐵6.7mg、銅錳等微量元素及16種以上氨基酸。猴腿根狀莖含澱粉及粗纖維、粗蛋白,澱粉含量在40%~50%。[1]
藥用價值
根莖與全草均可入藥,味甘、微苦、澀涼,能安神、降壓、利尿、解熱、驅風濕等,並可驅蟲止血、治蛇蟲叮咬等。
食用價值
常吃猴腿能補鐵、鋅,能促進兒童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提高機體免疫力,強化記憶,延緩腦的衰老,減少毒素的吸收。[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