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家
玄學家 |
玄學家此處的"玄"字,起源於《老子》中的一句話"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指的是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儒家哲學思潮。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即"玄遠之學",它以"祖述老莊"立論,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鑑於自漢至晉中國的社會結構、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社會價值觀念基本上都無變化的情況下,在意識形態領域內不可能憑空冒出一個與儒學對立並引導當時觀念形態的玄學。事實上,被後世認為的"玄學家",彼時都自認為在致力於經學,並做出很多成績,"玄學"之名是在魏晉之後出現的。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一直有談論形而上學的傳統,並以倫理綱常為自然之道。後來佛學也屬兩晉談玄的內容,因此把玄學簡單地稱作"新道家",是一種誤會。
玄學至東晉後不減反增更是風行,王弼《周易注》在南朝立於學官,南朝宋齊兩代的官方四學都包括玄學,梁、陳兩代又盛行講論"三玄"之風,故而東晉南朝都應當是玄學的流行期。 社會各階層習《莊》之風蔚為大觀,按呂思勉先生的說法,此風一直到隋才慢慢停息。"帝王、貴戚、大臣、武夫、儒生、文人、藝士、婦女無不能之。餘風又流衍於北。入隋乃息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玄學家 [1]
起源時代 魏晉時期
玄學思想 清談,尚無等
推崇經典 《周易注》《周易略例》
代表人物 竹林七賢,劉偉征
玄學家介紹
主要的玄學大師有:竹林七賢(阮籍、嵇康、王戎、劉伶、山濤、向秀、阮咸)
玄學
即"玄遠之學",它以儒家立場綜合儒道立論,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玄學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就是總天地萬物的一般規律"道",它體現了萬物無窮奧妙的變化作用。玄學家們還用他們的老、莊思想來註解儒家的《論語》、《周易》,對已經失去維繫人心作用的兩漢經學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無為本"的哲學本體論。魏晉玄學與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朝樸學共同構成了中國思想史的不同發展階段。
中心問題
可歸結為天人關係問題,但在形式上,它已經擺脫了兩漢經學章句箋注的繁瑣破碎;在內容上,則拋棄了經學思潮的"天人感應"的粗俗的目的論之論證。
玄學家在多方面論證了道家的"自然"與儒家的"名教"二者是一致的,他們一改漢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張"儒道兼綜",玄學所提出的或着重關注的有無、本末、體用、言意、一多、動靜、自然、夢覺、本跡與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質的概念範疇都是道家所具備重視,而原始儒學和兩漢經學所不具備或不重視的,玄學的出現大大推動了中國哲學的發展。玄學家雖然重視《老子》一書,但認為老不及聖(孔子),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無所不足。
玄學的發展演變經歷了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
玄學正式登上歷史舞台,那是在曹魏的正始年間(240~248),史稱"正始之音"。當時出現了何晏、王弼的"貴無論"。何晏作《論語集解》、《道德論》,王弼注《老子》、《周易》等祖述老莊。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讀《老子》的 《老子注》 、 《老子指略》 及解讀《周易》思想的《周易注》、 《周易略例》四部。 其中 《老子指略》 、 《周易略例》是王弼對《老子》、《周易》所做的總體性分析的文章。
第二階段
正始之後,隨着司馬氏集團奪取政權,各士族集團內部的鬥爭日趨激化,玄學思潮內部也出現了"貴無"與"崇有"、"任自然"與"重名教"等各種爭論。出現了以嵇康、阮籍為代表的"名教不合自然"的"異端"傾向,他們與司馬氏集團在政治上不合作,強調"名教"與"自然"對立,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輕視禮法。而樂廣、裴頠、楊泉等"崇有論"基礎上,郭旬以其《莊子》完成把"貴無"和"崇有"、"自然"和"名教"統一起來的任務。郭象提出名教與自然在理論上的一致性,他舍異求同,以"獨化論"來解決這對矛盾,認為聖人"雖寄坐萬物之上,而未始不逍遙也"(《逍遙遊注》);"聖人常游外以冥內,無心以順有,故雖終日揮形而神氣無變,俯仰萬機而淡然自若"(《大宗師注》)。
西晉
西晉玄學(約263~316年)以裴頠、郭象為代表,構成玄學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時期,玄學仍朝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嵇、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由貴無派發展到極端,使當時一些名士如阮瞻、王澄、謝鯤等人,繼承嵇、阮思想中頹廢的一面,嗜酒極欲,追求表面形跡上的放達。這种放浪形骸的拙劣模仿完全窒息了玄學貴無派在思想上的創造力,使它走向沒落。
東晉
東晉玄學(約317~ 420年)以張湛、韓伯、陶淵明、袁宏為代表,為玄學發展的第四個階段。這時司馬氏政權南遷,社會矛盾尖銳複雜,進一步導致思想上的空虛。因此超生死、得解脫的問題便成為玄學的中心內容。東晉時期,佛學蓬勃發展起來,玄學與佛學互相影響,佛學者談玄,玄學者論佛,成為一時風尚。言其合流,固是當時學術發展之大趨勢。東晉以後,玄學與佛學逐漸合流,並被佛學所取代。
玄學內容
是中國魏晉時期到宋朝中葉之間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其思潮持續時間自漢末起至宋朝中葉結束。故通常也稱之為"魏晉玄學"。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
郎擎霄《莊子學案》概述說:當時達官名士,多宗老莊如魏王弼,、何晏、山濤、阮籍、嵇康、向秀、郭象,晉王濟、王衍、盧諶、庾數、庾亮、桓石秀、司馬彪、崔饌、李頤,宋戴順、李叔乏、齊祖沖之、徐白珍,梁江轎、伏曼客、摜埸、嚴植之、劉昭、庾曼倩,陳周弘正、徐陵、全緩、張譏、陸瑜,北魏程駿、邱晏,北齊杜弼其最著者也。這是一個不小的名單,但並非全部。社會各階層習《莊》之風蔚為大觀,按呂思勉先生的說法,此風一直到隋才慢慢停息。"帝王、貴戚、大臣、武夫、儒生、文人、藝士、婦女無不能之。餘風又流衍於北。入隋乃息 。"這是就整個老莊而言的,老莊實不可分。玄學至東晉後不減反增更是風行,王弼《周易注》在南朝立於學官,南朝宋齊兩代的官方四學都包括玄學,梁、陳兩代又盛行講論"三玄"之風,故而東晉南朝都應當是玄學的流行期。
影響
如果說,魏晉玄學是精緻的形而上的哲理玄思,則當時的養生可謂是實踐中的操作,這二者,構成了互為表里的關係。對此,湯用彤早已指出:"中華方術與玄學既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說。漢魏之際,清談之風大盛,佛經之譯出較多,於是佛教乃脫離方術而獨立,進而高談清淨無為之玄致。其中演變之關鍵有二要義,一日佛,一目道。由此二義,變遷附益,至魏晉之世遂進為玄理之大宗也0"
在魏晉時代,老莊的玄學特盛,因玄學與般若學相近,當時僧人也高談玄學。佛教到東晉時,其勢大盛,西域大師接踵而來,中國寺僧,漸具規模。般若之學大行,談玄說妙。最可稱道者為羅什之東來,法顯之西行,道安之領袖群倫,羅什之大開譯業。什之門下十哲四聖,皆當時精研老莊的第一流學者。時北方世亂,道安高足慧遠隱居匡廬,研究般若,毗曇,提倡彌陀淨土,一時名賢大集,成為江南佛法之重鎮。後有真諦之譯唯識諸論,羅什法顯等又譯十誦、五分、四分等律。諸宗經論於是大備。僧肇是東晉時期的著名佛學家,他以"即體即用"的理論貢獻,在中國哲學和佛學史上占有極重要地位。由於其出入於佛玄之間的思想特色,學界歷來對其佛學玄學化問題評判不一。通過對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不真空論》的解讀分析,可以看出由於僧肇佛學與魏晉玄學有不同的理路、不同的理論建構和不同的境界追求,從而使兩者有內容實質上的區別,而"即體即用"的中道空觀是僧肇佛學雖運用了玄學但沒有玄學化的根本原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