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玉壺春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玉壺春

類型;瓷器

朝代;宋

屬於;瓶式

玉壺春瓶是瓶式之一。撇口、細頸,圓腹,圈足。定窯、汝窯、耀州窯、磁州窯普遍燒制,是宋瓷中具有時代特點的典型器物。元代南北瓷窯多有燒造。前期器型多承襲宋制,晚期頸部粗短,下腹部肥大,河北保定出土的景德鎮窯青花雙獅戲球紋八方玉壺春瓶十分精美,明,清的瓶式大致相同,口侈、頸較宋短,腹大足肥,有各種色釉和彩繪裝飾。這種瓶的造型定型於宋代,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直至現代,成為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物。[1]

目錄

來源

得名

關於"玉壺春瓶"名字的來源,一般的書籍都說是因宋人的詩句"玉壺先春"而得名,也有說是因"玉壺買春"而得名,但前者僅是四個字,完整的詩句是什麼,什麼人作的,題目是什麼,都不得而知。進一步說,即便知道了這首詩的全部,但一句詩是如何與這種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的器物聯繫起來的呢?也很難說清楚。"玉壺買春"四字倒是可以查得到出處。唐代司空圖的《詩品·典雅》中有"玉壺買春 ,賞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的句子;"玉壺買春"四字在這裡的意思是用玉壺去買"春"("春"指酒),玉壺指玉制的壺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壺;至於這種壺的形狀是否就是現在所見的"玉壺春瓶",二者是否能夠直接聯繫起來,均難考實;後人用"玉壺買春"(或"玉壺買春")來附會玉壺春瓶。

"玉壺"二字出現要早於宋。或實指玉制的壺,或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壺,或以玉壺比喻高潔,或比喻月亮,意義隨時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實際意義的玉壺用途也有所不同,或是一種陳設品,或裝水用作報時的滴漏,或盛酒用作酒瓶,或作為照明的燈具。

那麼,"玉壺"與"春"聯在一起為什麼就指這種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的瓶類呢?玉壺春三字連在一起使用至遲在元代就出現了。《水滸傳》第三十七回(有的版本為第三十八回)"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斗浪裏白條"講:"酒保取過兩樽玉壺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可見,玉壺春是一種酒的名字。同樣的例子也不少見。唐代時人們多稱酒為"春",後代沿用。李白《哭宣城善釀紀叟》詩云:"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王琦注云:"唐人名酒多帶春字"。又李肇《國史補》(卷下)上說:"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武林市肆記》上也記載有海岳春、蓬萊春、錦波春、浮玉春、 秦淮春、豐和春、谷溪春等酒的名字。明代高啟《客舍雨中聽江卿吹蕭》詩云:"恨無百斛金陵春,同上鳳凰台上醉",此處"金陵春"也是酒名。至今為止,許多酒的名字仍然叫某某春,如景陽春、五糧春等。這樣,我們可以有如下推測:"玉壺春"是一種酒的名字,而這種酒在當時(宋代)是"江州(或鄰近地區)有名的上色好酒",必有一定的知名度,那麼盛裝這種酒的瓶子可能會是某種固定的造型(可能會是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的造型),因為這種酒長期盛行不衰,酒瓶的形狀也為人們所熟悉,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種造型的瓶子因酒而叫做"玉壺春瓶" ;而其形狀是否就如同所見的玉壺春瓶,因缺乏直接的材料暫時無法證明。

因此,有專家認為"玉壺春瓶"的名稱是因"玉壺春"酒而來。玉壺春一詞被古代文人多為應用,而古代謂之玉壺春酒,實指可認為是菊花酒。據諸多文獻記載:傳統十大經典名菊中,有綠牡丹、墨菊(墨荷)、帥旗、綠雲、紅衣綠裳、十丈垂簾、西湖柳月、鳳凰振羽、黃石公、玉壺春。

也有人認為是由宋代詩人蘇東坡詩句中"玉壺先春"一詞而得名,此器如心倒置,謂之"心到"了,撇口寓示"敞開心扉";寓意:象徵友誼如春、冰清玉潔,表里澄澈,光明磊落,如唐代王昌齡詩云:"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蘇東坡賦 "玉壺先春,冰心可鑑"。

發展

玉壺春瓶的造型定型於北宋時期,在宋代是一種裝酒的實用器具 ,後來逐漸演變為觀賞性的陳設瓷,是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玉壺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兩個對稱的"S"形構成,線條優美柔和。

元代玉壺春瓶 承襲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體形瘦長。造型除圓形外,還有八方形。釉色、紋飾華麗豐富,已從宋代的實用酒器轉變為陳設器。

明代的玉壺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長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壯的趨勢,圓腹漸趨豐碩,瓶頸加長,重心下移。早期洪武時期的玉壺春瓶,還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風格,外廓曲線與下腹曲線的轉折比較明顯,有些憨笨的感覺,比不上元代玉壺春瓶造型的優美與舒朗。發展到明代中期以後,玉壺春瓶的造型趨於細膩圓潤,優美流暢。明代的玉壺春瓶以青花品種最為常見。主題紋飾常常以雲龍、梅、蘭、花鳥、纏枝蓮等為主要裝飾圖案。圖為紅玉紅瓷在傳統玉壺春瓶基礎上研製出的紅瓷玉壺春。更顯高貴典雅。

簡介

玉壺春瓶又叫玉壺春壺,是宋瓷中具有時代特徵的一種典型器物。流行地區廣,沿用時間長,宋以後歷代各地窯場均有燒制。

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裡的淨水瓶演變而來。基本形制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它是一種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的瓶類。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這種瓶的造型定型於宋代,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直至現代,成為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物。

造型

茂叔愛蓮

喇叭口,細長頸、膽腹、圈足略作外撇,高27.5,口徑8.5,底徑8.2厘米。全器內外施釉,釉面透明度較高,胎土細白,露胎處呈火石紅色,青花濃艷,略帶褐色斑點。口沿內側飾一周草葉紋。頸部飾一株柳樹及垂枝。

上腹部的人物圖案是全瓶裝飾的主紋,是根據唯心主義理學的奠基人,北宋周敦頤(茂叔)愛蓮的故事描繪而成的。周茂叔朝着蓮池,坐於池邊石上,"遠觀"池中荷蓮,欣賞着"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潔形象。另一人為來訪者,目睹蓮池,兩人相向,作對話狀。茂叔左側為一蓮池,周圍襯以小石、叢竹、花卉等,人首兩側飾流雲紋。下腹部弦紋下,環一周卷草紋,下飾八瓣仰蓮,瓣間繪捲雲紋。整個瓶體,畫面清晰,線條流暢,主題突出,布局合理,造型挺秀大方。

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程朱理學的開山鼻祖,一生獨特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

北宋以後,周創建的理學思想被他的學生二程以及朱熹發揚光大,成為封建地主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理論支柱,周敦頤也當然就為封建統治階級所推崇。在民間,因周敦頤作為一個事必躬親,處事公正的地方官,頗受百姓擁戴,加及周的名篇《愛蓮說》的問世,人們已傳為美談。時至元代,"戲曲小說和版面的發達",以 歷史故事題材為畫面的藝術品極為盛行,如蕭何月下追韓信、蒙恬將軍、三顧茅廬等都被作為元代青花瓷器的裝飾畫面。"周茂叔愛蓮"是"四愛"畫面之一,還有"陶淵明愛菊"、"王羲之愛鵝"、"林和靖愛梅"合稱四愛。

由於"茂叔愛蓮"這人故事的畫面在元代青花瓷器上極為少見,所以《中國陶瓷史》上也沒有提及,故這件元代青花茂叔愛蓮紋玉壺春瓶就顯得極為珍貴了。

青花荷蓮

造型同茂叔愛蓮紋瓶,圈足露胎處可見火石紅色。通體施釉,略呈淺青灰色。青花圖案略帶灰調,色深處可見明顯下凹的黑色斑點。高27、口徑8.5、底徑8.5厘米。口沿殘,口內沿飾卷草紋一周,頸肩處飾四瓣覆蓮,瓣間繪有捲雲紋,下飾一周邊錢紋。上腹飾四從荷蓮紋,是瓶體主題紋飾,叢叢蓮花爭相開放。下腹飾八瓣仰蓮,與主題紋之間以一周卷草紋相隔。

玉壺春瓶由開始的酒瓶之用,逐漸演變為插花之用,後來也用來作陳設瓷,如雍正、乾隆年間的粉彩、琺瑯彩玉壺春瓶都是用作陳設瓷,青花等玉壺春瓶也用作陳設器,清故宮儲秀宮東次間紫檀周花炕几上就設有"附木座的乾隆青花三友圖玉壺春瓶一對、青玉雕進寶圖盆、珊瑚盆景"。

水滸玉壺

《水滸》三十八回說戴宗請宋江在琵琶亭喝"玉壺春酒"。並說"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什麼叫"上色好酒"?我們知道早期的米酒都是白色的,釀造時間也不長。而"上色"說明"玉壺春酒"是深色的、釀造時間較長的酒。

古董明細

元 青花龍紋玉壺春瓶 說明:瓶撇口,細頸,鼓腹下垂,圈足微外撇,底足露胎,胎質堅韌。通體施青白釉,以青花繪三爪雲龍紋,小頭、細頸,神態活躍,受元蒙帝國遊牧民族粗獷豪放的特點影響,龍紋繪製剛勁有力,大氣豪放,又飄逸灑脫。整體構圖簡練,線條活潑流暢。此瓶為典型的元代成熟的青花作品,即具備潔白的瓷胎和純淨的透明釉,熟練的釉下彩繪技術,而燒成的絢麗的白地藍花瓷器。

青花

瓶之歷史

元青花人物故事多取材於元雜劇。人物的服飾如披肩、皮靴以及所用道具都具有元代風格。

人物故事

1956年常德市蒙恬將軍形象出土。高30cm,口徑8.4cm 。此瓶造型優美,撇口,細長頸,圓腹且下垂,圈足,形體秀美。飾釉下青花。內口沿繪如意頭,圈足為卷草紋、腹部主紋為人物故事。

中間頭戴鳳尾高冠、身着甲袍的武將正是蒙恬。後立武士雙手握書有"蒙恬將軍"的大旗。前一武士抓一跪着俘虜,另一武士似作匯報,人物間點綴以怪石、籬笆、芭蕉、竹葉、花草等,畫面繁而不亂。此瓶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

武士所舉的旗子即《元史·輿服》所載的火焰紋牙旗,此旗與元巽申《大駕鹵薄圖》上的牙旗相同,屬典型的元代風格。軍士兵所穿的戎服即蒙古人穿的一種民族服飾,即質孫服,樣式為緊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領和方領、長和短兩種,長的至膝下,短的僅及膝。蒙恬所着的當是"辮線襖子",或稱"腰線襖子",下擺寬大、折有密襉,腰部系以寬闊圍腰,這種服飾是身份較高的軍官才能穿用。蒙恬頭上的翎子是中國戲劇表演的一個重要頭飾,是一種極具可舞性的戲劇服飾,凡是看過京劇《呂布戲貂蟬》的人都會對呂布用翎子戲貂蟬的細節留下很深的印象,這是因為古代武士的盔冠常以尾翎為飾,稱為鶡冠。

相關視頻

南箏馥郁 辜玉斌 古箏《玉壺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