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玉淵譚天:三航母同框指日可待

玉淵潭天

來自網絡的圖片

玉淵譚天:三航母同框指日可待近來,全球範圍內發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1]

第一條消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美日再次發現山東艦編隊出現在該海域。

第二條消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展開了大規模空襲!俄羅斯方面表示,停火談判已不再適用。

第三條消息:美軍三艘核動力航母罕見同時現身

第一條消息: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編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再次出現在西太平洋海域。儘管中國官方尚未發布相關消息,但如果外媒報道屬實,這將是近兩年來山東艦航母編隊遠海訓練最短的一次間隔,僅為25天。軍事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指出,山東艦的頻繁遠海訓練是正常的操作,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安全。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援引日本防衛省發布的地圖稱,這次山東艦出現的地點大致位於此前在「菲律賓海」部署的附近區域。

今年6月中旬,儘管055型和075型艦艇相繼出動,但局勢依然未能穩定。在此背景下,山東艦悄然駛入南沙群島海域,與其他軍艦組成了總噸位超過20萬噸的龐大編隊。隨後,部分軍隊隨山東艦轉戰西太平洋,並進行了高強度的起降訓練,最終於7月中旬返回三亞。這次行動歷時近30天,超過了遼寧艦此前一年在西太平洋部署的總時間。山東艦此次出海時間估計為20天,加上在南海的訓練時間,已超過兩個月(如果下半年山東艦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其出海時間將超過三個月),在航母中表現出色。


據美國媒體報道,山東艦在西太平洋再次進行訓練,同時五角大樓上周末下令「林肯」號航空母艦加速前往中東。這一報道試圖將兩者聯繫在一起。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國航母在本國近海進行演練,而美國航母則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周邊巡航,近日又加速前往中東。美國媒體對雙方行動的「擦肩而過」現象故意忽視,反而強調中國航母出動頻次創下新高。有觀點認為,為減少美日媒體對中國航母遠海訓練的渲染炒作,應進一步增加遠海訓練頻次,使其逐漸習以為常。

第二條消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再次爆發大規模空襲行動。這次襲擊導致烏克蘭部分地區出現停水停電狀況,而俄羅斯的多處基礎設施也遭受損毀。據烏克蘭軍方透露,俄羅斯軍隊對基輔及烏克蘭其他多個地區發起了多輪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有目擊者報告稱,基輔已經經歷了三輪爆炸。與此同時,俄羅斯國防部發布公告稱,俄軍當天動用了高精度遠程空基和海基武器,對烏克蘭軍工綜合體所依賴的能源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集群打擊。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軍襲擊的目標包括敖德薩州的一個能源設施和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的一處戰鬥機庫。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將對烏克蘭軍隊入侵庫爾斯克州西部地區採取「應有的」回應措施。他還指出,俄烏雙方進行停火談判的想法現已不再適用,目前關於俄烏雙方接觸的各種傳言均不可信。同時,佩斯科夫強調,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並未就停止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進行秘密談判。

俄烏衝突引發了對能源安全的廣泛關注。作為歐洲主要的能源供應國,俄羅斯的地位使得這場衝突可能導致歐洲面臨能源短缺的風險,並推動能源價格的上升。此外,俄烏衝突對國際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進一步加劇了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對立,也促使一些國家重新審視其外交政策。儘管這場衝突的最終結果尚未明朗,但其對全球的影響已然深遠。我們期盼衝突能夠早日結束,世界重歸和平與穩定。衝突是人類文明的遺憾,我們應當珍視和平,攜手維護全球的和諧與安寧。

第三條消息: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旗下的「國防可視化信息服務」網站發布了一張顯示三艘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同時出現的畫面。根據DVIDS網站的信息,這三艘航母分別是「杜魯門」號、「艾森豪威爾」號和「福特」號,它們正在大西洋上執行「軍械轉移」任務。此外,劉易斯與克拉克級乾貨補給船「威廉·麥克里恩」號也參與了此次任務,軍械在這四艘軍艦之間進行轉移。同日,「杜魯門」號航母還在大西洋上進行了部署前的綜合訓練演習。此前,美國海軍協會網站曾報道,「杜魯門」號航母原計劃前往中東接替「艾森豪威爾」號航母,但這一計劃尚未實現。

具體而言,這三艘航空母艦各自承擔着不同的使命和狀態。「杜魯門」號航母不僅參與了此次集結,還進行了部署前的綜合訓練演習,顯示出其隨時準備投入戰鬥的高度戰備狀態。雖然「杜魯門」號原計劃前往中東接替「艾森豪威爾」號,但由於某些原因未能成行。然而,其在大西洋上的這次亮相,無疑為其未來的戰略部署增添了更多可能性。「福特」號航母作為美國海軍最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其在維護後的準備階段備受關注。此次能夠與其他兩艘航母共同亮相,無疑是對其戰鬥力和維護水平的一次有力證明。

隨着「福特」號航母的逐步投入使用,美國軍方的海上作戰能力將顯著增強,這將對全球的海上力量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這種軍事行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演習或物資調動,而更像是一場經過精心策劃的展示。一方面,美國軍方藉此機會展示了其強大的海上力量及協調作戰的能力;另一方面,這也是向潛在對手發出的明確警告——美軍隨時準備應對各種挑戰。這種實力的展示既具有威懾作用,也為盟友提供了安全保障。[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