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玉玦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玉玦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目錄

藏品簡介

名稱:玉玦

年份:新石器時代

類型:玉石

規格:徑4.1厘米,孔徑1.5厘米,厚0.7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藏品鑑賞

玉玦,新石器時代興隆窪文化(公元前6200—前5200年),徑4.1厘米,孔徑1.5厘米,厚0.7厘米。   玉受沁為雞骨白色,但透過燈光可見黃綠色的玉質。器為圓形,一側有一缺口,兩側的邊緣呈刃狀。通體光素無紋飾。   玉玦在新石器時代及商周、春秋戰國墓葬中常有發現,多置於死者的耳部,當為耳飾。興隆窪遺址4號墓女童右眼眶內嵌有一件玉玦,表明了玉玦的另一種用法。古人配玦還有很多含義,如表示有能力決斷事情、表示決心等。早期的玉玦一般無紋飾,形體較小,出土時多在人頭骨的耳部,但也有獸形玦,形體較粗大,有的缺口處仍相連。   在更大的地域範圍內,史前東亞地區從8000年前到4000年前,在中國大陸的北方、南方和台灣地區,日本、朝鮮都出土有玉玦,存在一個玦文化圈。玉玦不僅有裝飾作用,而且具有強大的禮儀功能,古人認為可以通過玦來聽從上天或神的指示。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