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玉璧
外形; 扁平狀圓形
品種; 瑞玉
特點; 用玉選料極精,製作工藝極細
來源; 《爾雅·釋器》
目錄
1簡介
2特徵
3紋飾
4歷史演變
5用途
6造型及其衍變
7玉璧的淵源
8古玉璧收藏
9文物
簡介
據《爾雅·釋器》記載:"肉(周圍的邊)倍好(中間的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根據中央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玉璧、玉瑗、玉環3種。
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看,古人在製作玉器時,對於玉璧的孔徑與器體的比例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因此今天我們習慣上把寬邊小孔徑的圓狀器統稱作璧,而窄邊大孔徑的稱為環,一般不再用"瑗"這一名稱。
玉璧是中國玉器中出現最早並一直延續不斷的品種,是很重要的瑞玉,戰國至兩漢是玉璧的鼎盛時期,,花紋形式多變,飾紋種類極為豐富,使用範圍大增,數量也屬歷代之冠。
特徵
我國玉文化沉積蘊涵了深厚的炎黃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玉器為載體的玉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響了中國人傳統的思想觀念並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收藏和鑑別古玉璧,一定要切實掌握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風格特徵。
古玉中禮玉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按照古人萬物皆有靈性的觀念,認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華,上天恩賜的寶物,具有溝通天地鬼神的靈性。成書於戰國末期的《周禮》把壁、琮、圭、璋、琥、璜等玉器作為"六器"、"六瑞"。實際上玉禮器出現相當早。良渚文化中就出現大量玉琮、玉璧,數量之繁多,製作之精美,後來的歷朝歷代只能望其項背。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穿孔稱作"好",邊緣器體稱作"肉"。《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壁,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一般把體形扁平、周邊圓形、中央有孔且邊大孔小的器物稱為壁。考古發現,玉璧最早產生於距今約5、6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清朝,都有不同形制和紋飾的玉璧出現。玉璧的應用範圍也極為廣泛,既是權力等級的標誌,也可用於佩戴,亦能作為隨葬品,同時又是社會交往中的饋贈品或信物。
紋飾
商代玉璧大多是弦紋,春秋到戰國時期主要有雲紋、谷紋、蒲紋,有的還有蟠螭紋;到了唐宋元出現了凹吊蟠螭紋、乳釘紋、獸面紋、花鳥紋。漢代玉璧沿襲了戰國的風格而又略有變化,玉質仍以白、青、碧玉為主,但壁的形體加大,有的直徑達30直至50厘米以上,組合紋飾更為流行,有的還飾以吉祥文字。
絞索紋
絞索紋就是跟繩子一樣的紋飾。
蒲紋
樣,一般由三種不同方向的平行線交叉組織,用淺而寬的橫線或斜線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紋樣,六角形有時還琢有陰線的谷紋,此樣紋流行於漢代。《說文》解釋蒲:"蒲草,可為度也。"所以說,"蒲"是從古人"席地而坐"的蒲蓆而來,和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後人便將這種雕琢排列有序的紋飾稱為蒲紋。漢代蒲紋分割線較寬,並帶有玻璃光,碾法乾淨利落。
渦紋
渦紋,顧名思義,如同水渦,故名為渦紋。其特徵是圓形,內圈沿邊飾有旋轉狀弧線,中間為一小圓圈,似代表水隆起狀,圓形旁邊有五條半圓形的曲線,似水渦激起狀。渦紋最早出現在青銅器上,商代早期的渦紋是單個連續排列的,商周時期的渦紋則一般與龍紋、目紋、鳥紋、虎紋、蟬紋等相間排列,渦紋多用於罍、鼎、斝、瓿的肩、腹部;除了青銅器上的紋飾,渦紋還廣泛用於玉璧上的紋飾;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的陶器上也極為常見。
渦紋的源起,有可能是古人對水的一種崇拜。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活的需要,最後乃至於死亡以後的歸宿,都跟水有關係。仿佛萬物都是從這個旋渦里出來的,最後又歸集到這個旋渦里去。《老子》中多處地方都談到了水,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上善,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水可以柔弱勝剛強。
勾連雷紋
勾連雷紋是古代漢族幾何紋樣的一種,由近似"T"形的線條互相勾連組成,再填以雷紋。它的主要特點是"花"的部分與"地"的部分形成勾狀。作為中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多見於青銅器、玉器、陶瓷器上,多用於器邊裝飾,盛行於晚商至周初,戰國時再度流行。
其實,勾連雷紋是雷紋的一種,雷紋是以連續的方折迴旋形線條構成的幾何圖案。常見的有目雷紋、三角雷紋、波形雷紋、斜角雷紋、乳釘雷紋、百乳雷紋、勾連雷紋等多種類型。郭沫若先生認為雷紋是脫胎於指紋,因古代的陶器是用手做的,所以上面多有指紋,後人仿製,所以有了雷紋。
谷紋
谷紋形如倒寫的e字母,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到戰國時期發展為逗號字樣,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稱蝌蚪紋。谷紋是穀物發芽葉的樣子,是漢族農耕文明發展的產物,它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有關,象徵着萬物甦醒,生機勃勃的景象和人們對農業豐收的盼望。
《周禮·典瑞》的有"子執谷壁,男執蒲璧"說法。玉器上的谷紋漢代以後就不多見了,谷紋常與渦紋、臥蠶紋異名同稱,事實上,三者之間確實區別不大。一般來說,人們常把半球形穀粒或有萌芽線的穀粒稱為"渦紋",把具有粗壯圓實萌芽線的穀粒稱作"臥蠶紋",到了漢代又簡化出了乳釘紋。
歷史演變
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因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規整,或外周不圓,或厚薄不均勻,壁面不平,或留有切割痕,或兩面寬度不一致,或穿孔打偏,孔邊有斜坡。紅山文化玉璧肉的邊緣呈薄刃狀,天然沁較輕,沁色也較少,僅有紅褐色、水銹和灰黑等色;良渚文化玉璧外緣薄,內緣厚,沁色多為霧狀的灰白色。這一時期的玉質一般是青玉、綠玉、灰白玉、淡黃玉,特徵大多是素麵無紋,打磨較光亮。
商周時期為玉璧的發展時期,為貴族專用禮器。這時期的玉璧尺寸小於新石器時代,均為圓形,壁面平滑,內外緣厚度相當,外緣邊棱為圓角,兩面對鑽打的孔一般都很規整。商代玉璧多素麵無紋;西周大壁無紋,小壁則有雕琢精美的紋飾,題材主要是龍、鳳、鳥紋。常用一寬陰線與一細陰線相結合的手法刻出壁面紋飾,寬陰線斜挖成一面坡形狀,紋飾弧線較多,線條自然流暢,動造型柔美,所用玉材多為新疆青、碧、白玉及南陽玉、岫巖玉。
春秋戰國時代,玉璧開始被大量用來作佩飾和殮葬用玉,還有作為禮儀場合手執的信物。多採用新疆青、白、碧玉。佩帶的壁直徑一般在10厘米以內。不殮葬用或作為禮器用的壁直徑則在15~25厘米之間。春秋壁壁體均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戰國壁表面分成一、二或三區同心圓紋帶,內外區琢成一首雙身龍紋,中區保留傳統谷紋。內外邊沿用陰線刻出,剖面呈三角立棱狀。這時期出現了出廓玉璧等創新製作,即在內孔或外緣上鏤雕出生動的動物形象。雕刻技法普遍運用粗細陰線結合法,粗線條少,細線條多,且線條有毛口。刀工鋒利挺拔,刀痕較深,轉角尖銳。谷紋乳突飽滿勻稱,谷紋是在乳釘紋上加刻陰線而成。
漢代玉璧沿襲了戰國的風格而又略有變化。玉質仍以白、青、碧玉為主,但壁的形體加大,有的直徑達30直至50厘米以上。透雕的龍、鳳、鳥紋較多。壁上的谷紋,蒲紋顆粒大而稀疏,起凸淺,穀粒上部渾圓。玉璧邊緣加寬,立緣剖面呈方形,明顯不同於戰國時的三角形立緣。同時組合紋飾更為流行,有的還飾以吉祥文字。到了東漢,壁體加厚,外緣立面略有弧度,但數量漸少。
宋代仿古玉器興起,仿戰國、兩漢的玉璧隨之出現。玉璧呈圓形轉角,不見鋒棱,谷釘稠密模糊,谷紋旋轉力度不夠,谷尾呈圓脊形,與戰國谷紋用細陰線不同。刻有龍螭紋的玉璧,龍螭分叉長尾,叉尾內卷,具有宋代龍螭紋的特徵。
元代玉璧多仿唐代,小型居多,大壁少,主要供佩戴用。多數只在一面雕紋飾,壁形厚重,穀粒稀疏,排列無規律。壁面雕動物的,動物具有元代工藝的風格特徵。元代玉雕刀工粗糙,用刀較深,刀鋒常有出廓現象,鏤雕也不乏精美之作。
明代玉璧數量較前三代為多。多選用青、白玉,也有少量碧玉。器體大都比較小,常見凸雕蟠螭紋,也有不少谷紋和雲紋。乳釘紋顆粒圓而大,略扁,往往留有管形鑽套鑽的痕跡。明代玉璧主要為佩戴之用。刻工比較隨便、粗獷。
清代玉璧小型較多,壁身較厚,穿孔較小,出現了中間帶環套的雙聯壁。玉璧上的紋飾出現了幾何紋圖案,吉祥圖案及人物圖案,寫實性較強。這一時期無論朝廷、官方、民間,都很流行系壁。乾隆時仿古玉璧逼真,而且十分精美。到了清晚期,玉璧的質料較差,做工粗糙,雕琢沒有章法,只求形似,不求工精,工藝水品大大下降。
用途
玉璧的用途,按古文獻記載和後人推測,一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祭星等。二為禮器,用作禮天或作為身份的標誌(《周禮春官宗伯·典瑞》所云:"子執毅璧,男執蒲璧"之類)。三為佩飾。四作琺碼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腐用。玉璧的這些用途在春秋戰國時代幾乎都存在,都可以從古文獻及現代考古發掘實物中找到證據。
璧是我國古代最隆重的禮器,周禮:"以蒼璧禮天"。玉璧,是中國古代玉文化中最為核心的一種玉器,它的歷史延綿了5000多年,在中國傳統的文化理念中,玉璧象徵着美好的意願和高貴的品質。當年,林徽因設計的國徽圖案就是以玉璧為主體。
造型及其衍變
六式造型
一式 玉璧表面光素無紋,又稱素璧。
二式 玉璧表面布滿一種紋飾,如蒲紋、谷紋、雲紋、齒紋乳釘紋、列星紋以及各種鏤空紋飾。谷紋玉璧,廣州象崗南越王墓出土,外徑11.6、內徑4.3、厚0.4厘米,青玉質,有白色斑點,器兩面紋飾相同,內外邊廓內布滿排列有序的谷紋,紋樣精細。
三式 多層紋飾玉璧 即在內層簡單的谷紋或蒲紋之外,另有一層相互交纏、分布勻稱的圖案化獸面紋或鳳鳥紋,此外在兩種紋飾之間有飾以一組繩紋。獸面紋、蒲紋、繩紋玉璧,河北滿城漢墓出土,外徑21.2、內徑2.2、厚0.6厘米,青玉質,器兩面紋飾相同,紋飾分為內外兩區,外區為獸面紋,內區為谷紋,中部以繩紋相隔,雕琢規整。
四式 出廓璧 即在二式、三式玉璧的外緣輪廓處附設各種鏤空紋飾。鏤空紋飾的內容主要有龍紋、螭紋以及"長樂"、"萬壽"、"長宜子孫"等吉祥文字。雙龍谷紋璧,河北滿城漢墓出土,通長25.9、外徑13.4、內徑4.2、厚0.6厘米,玉質晶瑩潔白,玉璧兩面琢刻谷紋,緣周起棱,璧的上端有透雕雙龍捲雲紋,紋樣精美,造型生動,是漢代玉器的珍品。
五式 雙聯璧 為兩形制相同的玉璧外切相連組成。器形獨特少見,迄今僅有廣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長12.4、通高7.6、璧徑6.2、孔徑2、厚0.4厘米,黃白色青玉,有白斑,背面受沁有剝蝕,兩圓璧外切並連,相連處上下方均有透雕附設紋飾,兩璧形制相同,飾谷紋,下方附設一對展翅相對的透雕鳳鳥紋,上方為捲雲紋,造型別致,為漢玉少見。
六式 重環璧 即把玉璧透雕為大玉璧內含小玉璧的重環狀。如河北定縣40號墓出土的一件,長6.7、寬3.6厘米,玉為青褐色,兩面紋飾相同,內含雲紋小玉璧,外套谷紋大玉璧,璧外側透雕對稱鳳鳥紋,鳳圓目尖喙,身體捲曲,形象生動。
造型衍變
從現存實物來看,春秋以前的素麵少飾,春秋時代的已有帶紋飾的,春秋戰國時代的玉璧以雲紋、谷紋、幾何紋為主,邊緣附加雕飾的極少,但極為精緻。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一件戰國龍紋璧,器身琢刻不規則的谷紋、雲紋,璧上緣附走獸形龍飾件,龍回頭,尖翹耳、圓眼、閉口、上唇翹卷、下唇有回卷紋。前後兩肢,尖曲形足,尾尖卷揚,身有簡化鱗紋,頸及尾刻絲束紋。
又據黃浚《古玉圖錄初集》載有一件三龍紋璧,器身有排列細密而規則的谷紋,璧上緣附雕飾三龍,龍身為捲曲走獸形,大型尖卷分枝角,尖翹耳,橄欖形眼、張口、圓弧形上唇,銳耳外露,四肢,拳形足,分二尖爪,長尖翹卷尾、上刻絲束紋,身刻菱形或圓形網紋,強勁偉麗,是戰國晚期玉龍的典型形象。《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了帶紐的玉璧。
玉璧的淵源
玉石被人們發現和使用,有着悠久的歷史,根據實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少量的玉石器出現,特別是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的玉器,代表了中國史前玉器製作的最高成就。現就玉器中的玉璧談談它的淵源、用途及其如何鑑定。
在未談到璧的具體情況之前,不妨先將有關璧的民間故事敘述一下:一則是在我國春秋時,楚人卞和,一次在山中得一塊璞玉,獻給歷王,王使玉工辨識,說是石頭,以欺君之罪斷其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又獻玉,仍以欺君之罪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之下,文王派人問他,他說:"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誑。"文王命人剖璞,果得寶玉。故稱之為"和氏璧"。另一則是戰國時,趙惠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時秦強趙弱,趙王惟恐給了璧,得不到城,藺相如自願奉璧前往,他說,"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後來藺相如至秦獻璧,見秦王無意償城,就設法取回原璧,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後用"還璧歸趙"典故比喻物歸原主。又有人有饋贈,不受而還之曰璧,如璧謝、璧還、敬璧等等。
所謂璧,《爾雅·釋器》指出:"肉倍好,謂之璧。"邢禹疏:"肉,邊也,好,孔也,邊大倍於孔者名璧。"把璧的形制講得十分清楚,即璧呈扁圓形,中心有一圓孔,與此器近似的還有玉瑗,玉環,三者的名稱,由中心的圓孔大小來決定,大孔者為瑗,小孔者為璧。孔徑與玉質部分邊沿相等者為環。對於它的淵源發展,說法不一,歸納不外乎有這幾種意見:一種認為璧源於環,首先是一種裝飾品;一種認為璧源於人們對日月神崇拜的宇宙觀而演繹形成的。筆者認為不管是源於環或是受到日月圓形的影響也好,追本溯源地分析,璧的形成應該說是與人們的形象思維有着密切的關係。
所謂形象思維,指的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里形成的反映,特別是進入奴隸社會的發展時期,使玉和玉器有了神靈和迷信的色彩,成為人們權力的標誌和等級制度的象徵,享用圭、璋、琮、璧等禮器,以顯示貴族的身份、豪富。《周禮·考工記》載:"璧琮九寸,諸侯以享天子"說明王者用玉的嚴格規定。另外還以玉祭祀祖先,人死後還要以玉陪葬,戰國乃至秦漢時期的墓葬中,一般都有玉璧陪葬的習慣,這說明墓主都有一定身份。正如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談到印第安人財產觀念時指出:"生前認為最珍貴的物品都已成為已死的所有者的陪葬品,以供他在幽冥中繼續使用。"這一點在殷墟婦好墓以及1972年陝西鳳翔南指揮鄉秦墓出土兩件大型玉璧(一件直徑19厘米,另一件直徑29.7厘米)就可以得到證實。
古玉璧收藏
玉璧是一種圓板形、片狀、中部有孔的玉器,《爾雅》有"肉倍好謂之璧"的說法。肉即邊,好即孔,邊為孔徑的兩倍便是璧。
在存世的古玉璧中,肉與好符合倍數關係的不多。《爾雅》中有好倍肉謂之"瑗"、肉好如一謂之"環"的說法。"環"、"瑗"屬於璧類玉器,是一種特殊型璧。
在古代,璧是一種重要玉器,使用年代之長、品種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璧有以下幾種用途:一為禮器,二為佩玉,三為禮儀饋贈品,四為葬玉。玉璧的紋飾隨着時代不同而有變化。商代璧多飾弦紋。春秋戰國至漢代,玉璧為雲紋、谷紋、蒲紋,間或有螭紋。唐、宋、元以後出現了凹雕螭紋、乳丁紋、獸面紋、花鳥紋裝飾的玉璧。
玉璧中應引起重視的是素璧、谷紋璧、蒲紋璧。素璧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最引人注目的有三個出土地。一是良渚文化遺址;二是廣漢地區早期文化遺址;三是齊家文化遺址。商代也有素璧,素璧在當時主要用於禮器。谷璧、蒲璧使用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明清出現了一面以谷紋或蒲紋、雲雷紋、席地紋裝飾,一面飾花、鳥、魚、蟲、龍、鳳、八卦、吉祥物等圖案。《周禮》有"子執古璧"、"男執蒲璧"的記載。谷璧上鐫刻有成排的密集小乳丁,乳丁上雕成漩渦狀如同谷牙,取其谷可養生之意。
蒲璧指帶有極淺的六角形格子紋的璧,取蒲能織席可以安人之意。這兩種璧多是戰國和漢代的,一般為幾厘米到十幾厘米,超過二十厘米的不多見,從存世或出土的實物看,寶光四溢,做工極精良。在戰國時期這類玉璧已被奉為珍寶,作為佩玉或抵押品、賞賜品、鑲嵌品、禮儀品及饋贈品。龍紋、鳥紋、鳳鳥紋、蒲璧見之於漢代,璧的表面用同心圓繩紋分為兩區,多達三區。外區飾龍紋或鳳鳥紋,內區飾蒲紋,三區內飾獸面紋。這種漢代璧一般用水玉製成,分厚薄兩種,直徑一般較大,大的有超過40厘米,但厚的並不多見。
龍紋的蒲璧很為奇特,以陰刻線組成,正面刻畫龍頭。鼻眼很大,鼻下雕粗陰線較寬但很淺,一般無嘴,其他部位用細線雕刻。龍為雙身,如飄帶伸向兩側,刻紋與龍身纏繞,代表爪或翅。玉璧的運用歷史久遠,跨度數千年之久,文化內涵極深。
古代的禮器,最常見的,除了青銅器(如鼎、簋等),還有玉器(如璧、圭等)。在三禮(《周禮》、《儀禮》、《禮祀》)中占有重要地位。
璧是玉禮器中,較為廣泛使用的圓玉。凡貴族朝聘,廟堂祭祀,喪葬禮儀等,用璧都有規定。及後,出現的小玉璧,則是用於佩玉,作為裝飾之物。
玉,古稱美石,由於產地不同,質地差異明顯。以新疆和田、陝西藍田、河南南陽等所產軟玉為佳。璧上刻鑿的紋飾也很多,幾達二十多種,其中,以渦紋、鱗紋、勾連紋、穀粒紋較常見。
《夜讀拾得錄(九十八)·送璧與返璧》一文中,衛國的右宰谷臣招待魯國大夫郈成之,"陳樂而不樂","酒酣而送之以璧",正是說明谷臣將遇到凶事,或有不測。在當時,璧可作葬禮之器。送璧傳遞了將有凶訊。受璧者,心中便明白了。
古之圓玉,有璧、瑗、環、玦四種,這四種圓玉,在人事處理上作用不同。璧已如上述,瑗,主要用以召人。天子召見諸侯,諸侯召見卿大夫、士的時候,都要命人拿着瑗,以為信物。環,主要用以君免臣罪,許回復任;玦則表示君臣關係已經斷絕,返回無望。《荀子·大略》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邊境,或遠離京都的地方),三年不敢去(離開),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絕。"
四種圓玉有四種不同用途,它們之間怎樣區別呢?古器物研究者拿圓玉的中心孔徑作為掌握標準,列出以下幾種情況:
①中心孔徑小於邊寬的,叫做璧。
②中心孔徑大於邊寬的,叫做瑗。
③中心孔徑與邊寬相等的,叫做環。
④凡是周邊有一個小缺口的環,叫做玦。
這是一般情況,也有不相符合的,如戰國中山園墓出土一件自名"玉環"的圓玉,中心孔徑就大於邊寬。儘管有些出入,上述以圓玉的中心孔徑大小作為辨識璧、瑗、環、玦,仍不失為一個重要依據。
文物
原河南省三門峽市三門峽虢國墓地陪葬品
20世界後半葉出土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三門峽虢國墓地,現收藏於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
直徑10厘米,孔徑6.9厘米,厚0.3厘米。青玉,淺豆青色,雙面飾尖尾雙龍紋,臣字眼,眼角線回勾,典型的西周刻法,龍身飾雲紋,雙陰線刻法。外邊棱被磨得圓滑,體薄,微透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