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篇
《玉篇》,中國古代一部按漢字形體分部編排的字書。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黃門侍郎兼太學博士顧野王撰。顧野王(519~581)字希馮,吳郡吳(今江蘇蘇州吳中區)人,仕梁陳兩朝。
《玉篇》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楷書字典。其卷首有顧野王自序和《進玉篇啟》,以呈梁武帝之子蕭綱。原本《玉篇》現僅存若干殘卷(現存日本,《古逸叢書》中有輯錄)。唐上元元年(760),孫強在顧野王所編《玉篇》的基礎上,增收了一些漢字,世稱上元本,今已佚。再後來,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陳彭年、吳銳、丘雍等奉命收集並重新編修了《玉篇》,即《大廣益會玉篇》。因此,為加以區別,顧野王最早所編的《玉篇》一般被稱為原本《玉篇》。[1]
目錄
區別
《玉篇》與《說文》
改善體例
作為字典,《玉篇》比《說文》改進的地方較多:⑴先出反切,使讀者見到一個字後就可以知道或了解它的讀音;⑵引用《說文》的解釋(這是《玉篇》作為後出者的優勢,許慎便沒有更早的字書可引);⑶儘可能舉例,這是字典的血肉;⑷對例子作必要的解釋;⑸注意到一些一詞多義的現象。有時,《玉篇》沒有明引《說文》,但也是根據後者而來,如:「吮,欶也」,「極,棟也」;沒有明引古訓,實際由古訓而來,如「噎憂不能息也」出自服虔《通俗文》,「極,中也」出自《書·洪範》「建用皇極」偽孔傳。
以義為主
《玉篇》與《說文》以說明字形為主不同,而以說明字義為主,所以不再像《說文》那樣說「從某,某聲」,同時也不限於本義,而是把一個字的多種意義羅列在一起。這樣實際上已開後代字典的先河,《玉篇》在這方面有它的創造性。
從顧野王的原本來看,每字下不僅註明字義,而且舉出見於古籍的例證和前人的註解,先經傳,後子史文集,最後是字書、訓詁書,極其詳備,字有異體也分別註明,跟今本很不一樣。
顧野王在自序中說:「六書、八體,今古殊形。或字各而訓同,或文均而釋異,百家所談,差互不少。字書捲軸,舛錯尤多,難用尋求,易生疑惑。猥承明命,預纘過庭,總會眾篇,校讎群籍,以成一家之制,文字之訓備矣。」這說明他作《玉篇》的宗旨是要綜合眾書,辨別形體意義的異同,網羅訓釋,以成一家之言。《字林》收字 12000多字,《玉篇》比《字林》多4000多字,成為《字林》之後一部承前啟後的重要著作。但後來經過孫強增刪,又經陳彭年等重修,原書體例已大為改變。[2]
版本
今本《玉篇》有宋本,又有元本。宋本有日本圖書寮本、清代張士俊澤存堂刻本和曹寅揚州詩局刻本。 元本有《四部叢刊》影印本。宋本卷末有「分毫字樣」及「神珙四聲五音九弄反紐圖」,而元本卷首多《玉篇廣韻指南》一卷。宋本注文繁富,而元本則大都簡略,排列整齊,因而部中字的排列次第與宋本不相同,通常應用的是張士俊澤存堂刻本。
出處
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所載,《玉篇》共16917字,現存本則為22561字,大約是孫強等後人陸續增加的。與《說文》對照,《玉篇》原本多出7564字,今本多13208字,合乎字書收字增多,以更適應時代要求的規律。當然,《玉篇》與《說文》價值不同,各當其用:若追尋本義,仍當以《說文》為宗;但許慎不可能預見四百年後的新詞新義,所以從一般的用途上看,《玉篇》的價值更高些。唐代孫愐《唐韻序》說:「及案《三蒼》、《爾雅》、《字統》、《字林》、《說文》、《玉篇》……並列其中。」以其與《爾雅》、《說文》相提並論,價值可想而知。《玉篇》共542部,與《說文》相同的部首529個,不同的13個。部首的順序則和《說文》大不相同,除去開首的幾個部首和最後的干支部首與《說文》一致,其他都是重新安排的。顧氏似乎想把意義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例如卷三所包括的人部、兒部、父部、臣部、男部、民部、夫部、予部、我部、身部、兄部、弟部、女部,但他並未能始終維持這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