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原圖鏈接

玉米小斑病又稱玉米斑點病,是由長蠕孢菌侵染引起的、發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但葉鞘、苞葉和果穗也能受害。在玉米整個生育期內都可發生,但以抽雄、灌漿期發病嚴重。

玉米小斑病為中國玉米產區重要病害之一,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溫暖潮濕地區發生普遍而嚴重,一般造成減產15-20%,減產嚴重的達50%以上,甚至無收。一般夏玉米區發生較重,大流行的年份可造成產量的重大損失。

玉米小斑病是氣流傳播,多次侵染的病害,而且越冬菌源又很廣泛,單用一種措施防治效果很不理想。以利用抗病品種而言,因病菌生理小種的變異而影響品種的抗病性。故應採用以抗病品種為主,結合栽培技術防病的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為害。同時在玉米小斑病發生區,常常還有玉米大斑病、玉米莖腐病和玉米絲黑穗病同時發生,因而在防治玉米小斑病的同時,必須考慮兼治玉米大斑病玉米莖腐病玉米絲黑穗病等問題。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玉米小斑病

外文名: 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

別 名: 玉米斑點病

 
玉米小斑病1
原圖鏈接

為害作物: 玉米

為害部位: 葉片、葉鞘、苞葉、果穗

病 原: 長蠕孢菌

病原特徵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為長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hik.) Shoemaker.),屬半知菌類。有性世代為Cochlibolus heterostrophus Drcchsl。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至多根叢生,褐色,直或有膝狀曲折,有3-12個隔膜,多數為6-8個隔膜,大小(80.3-155.6)微米×(5-10)微米,基細胞膨大。分生孢子橢圓形、長橢圓形、柱形或倒棍棒形,中間或中間稍下處最寬,兩端漸細小,褐色至深褐色,兩端細胞鈍圓形,臍點明顯,深褐色,凹入基細胞內,1-15個隔膜,多數為6-8個隔膜,大小(13.8-140)微米×(4.8-21.3)微米。子囊殼近球形,直徑為0.4-0.6毫米,黑色,表面布滿分生孢子梗及菌絲,有一嘴形孔口。子囊無數,有短柄,頂端圓形,大小為(124.6-183.31)微米× (22.9-28.5)微米,內有4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絲狀,平行排列,互相纏繞成卷線狀,有5-9個隔膜,大小為(146.6-327.3)微米×(6.3-8.8)微米。

分布為害

玉米小斑病是一種病害,為我國玉米產區重要病害之一,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溫暖潮濕地區發生普遍而嚴重。在安徽省淮北地區夏玉米產區發生嚴重。一般造成減產15%-20%,嚴重的達50%以上,甚至絕收。[1]

症狀

常和大斑病同時出現或混合侵染,因主要發生在葉部,故統稱葉斑病。發生地區,以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丘陵區為主。此病除為害葉片、苞葉和葉鞘外,對雌穗和莖稈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強,可造成果穗腐爛和莖稈斷折。其發病時間,比大斑病稍早。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出現半透明水漬狀褐色小斑點,後擴大為(5-16)mm×(2-4)mm大小的橢圓形褐色病斑,邊緣赤褐色,輪廓清楚,上有2-3層同心輪紋。病斑進一步發展時,內部略褪色,後漸變為暗褐色,天氣潮濕時,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狀物(分生孢子盤),葉片被害後,使葉綠組織常受損,影響光合機能,導致減產。

侵染循環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在病株殘體內外以菌絲或分生孢子越冬。在地面上能存活1-2年,年。越冬孢子存活率高低與越冬場所環境條件有關。存放在室內、樹上、作籬笆和地面上的病株殘體,只要不腐爛均能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所以,堆放在村舍的玉米秸垛、遺留在田間的病葉、苞葉、秸稈等,都是第二年發病的初侵染主要菌源。越冬病原菌,在第二年遇到適宜溫濕度條件,即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到田間玉米葉片上,如遇田間濕度較大或重霧時,葉面上結有游離水滴存在時,分生孢子4-8小時即萌發產生芽管侵入到葉表皮細胞里,3-4日即可形成病斑。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病斑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重複侵染,蔓延擴大,直到天氣變冷,氣溫、濕度降低,不利於病原菌為止。玉米收穫後,病原菌又隨病株殘體進入越冬階段。病原菌的子囊孢子也能成為初侵染來源,帶菌種子也可導致幼苗發病,但都屬於次要侵染來源,對田間的發病與流行關係不大。

發病規律

主要以休眠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發病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風雨、氣流傳播,侵染玉米,在病株上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發病適宜溫度26-29℃,產生孢子適溫度23-25℃,孢子在24℃時,1小時即能萌發,遇充足水分或高溫條件,病情迅速擴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濕度大,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過於密植蔭蔽地,連作田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1、可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注意合理布局和輪換,避免長期種植單一品種。適時播種,使抽穗期避開多雨天氣。施足底肥,適期、適量合理追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特別是必須保證拔節至開花期的營養供應。

2、藥劑防治。500g/L異菌脲懸浮劑50~100毫升/畝,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50~200g/畝,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40~80g/畝,或30%咪鮮胺微囊懸浮劑30~40克/畝進行防治。[2]


相關視頻

玉米小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玉米大斑病防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