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健(1968年- ),出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四歲起隨父王樹棠學習大提琴。九歲時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兩年後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公演了聖-桑的大提琴協奏曲。中國大提琴家。

王健
王健1

著名作品有《肖邦和巴伯的奏鳴曲》、《海頓的兩首協奏曲》等。

目錄

簡介

1979年,國門初啟,美國小提琴家斯特恩以民間文化交流使者身份首度訪華,拍攝了名為《從毛澤東莫扎特》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在美引發巨大反響。鏡頭最後,那個戴着紅領巾被譽為「中國大提琴神童」的小男孩王健,如今已是譽滿國際樂壇的老將。

斯特恩早就預言:「王健將是東方最有希望的音樂家。」經由《從毛澤東到莫扎特》為大家所熟知之後,王健在上世紀90年代分別在美國耶魯大學以及朱麗亞音樂學院深造,隨後簽約代表世界古典樂最高水準的德意志(DG)唱片公司,是該唱片公司簽約的第一位中國藝術家

早年留學美國並在當地有多年職業生涯的王健,近年來將演奏重心移至歐洲。與歐、美各大樂團均有長期合作的他比較後認為,歐洲的人文環境和藝術氛圍更加濃厚,對演奏家的提升也更大。「如果用繪畫作比較的話,美國樂團的演奏就像一幅油畫,激烈、鮮明、刺激性強。它們大紅大綠、大黑大白、中間色彩卻不多;歐洲樂團像一幅水彩畫,細膩清透,他們不願意拉得太響。」王健比喻道。就觀眾審美來說,歐美之間也有差異。「美國觀眾喜歡大型作品,比如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的作品。這點和中國大多數觀眾的喜好很相似。歐洲人則偏愛莫扎特、海頓這樣的古典作品。」

見識到一個音樂家的隨和、謙遜與坦白

「演奏巴赫無伴奏組曲專心的就像是拉給自己聽,安靜的和自己進行一場親密的對話⋯⋯」王健如是說。

王健對自己在音樂中所追求的價值是很堅定的,談到一個演奏家心態的養成,他更強調心性要堅強,對自己所選擇的路要肯定,畢竟這一行是充滿挫折的;他見過不少朋友,在剛起頭的時候,被別人批評就失去了信心,到最後連自己想要怎麼演奏都不知如何是好,非常可惜。王健的琴音一向帶著憂鬱,他回憶起小時候父母為了他的教育,必須分居兩地,年紀太小的他當時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母親都要隔一陣子才能來陪他幾天,關於離別他著實體會甚深。

王健第一次到美國留學,過海關時把父母變賣家產的一百多元美金給掉了,都不敢回頭去找。

隨和的他甚至提醒記者去試試他那把市價超過一百萬美金的Amati大提琴!「坐那一把椅子比較好拉。」他邊說著邊把琴遞給記者,這和大部分演奏家對自己樂器近乎嚴苛的保護態度非常不同!這把1622年的Amati聲音很溫和卻明亮!這把琴是當初贊助他到美國留學的華裔商人林壽榮先生收藏的,王健到世界各地都少不了它。[1]

重大事記

一九七九年,著名小提琴家史頓在中國拍攝了一部記錄片《樂韻繽紛》,王健是片中的要角,當年他只有十歲。在史頓的鼓勵及支持下,王健終於踏上美國之路。王健生於一個音樂家庭,四歲已隨父學習大提琴。在上海音樂學院求這之時,著名的大提琴家帕里佐聽過他的演奏,深為欣賞,安排他在一九八五年前赴美國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入讀一個特別課程。由那時起,王健在帕里佐門下受教,一九八九年自耶魯畢業。自從他於九歲稚齡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就讀以來,音樂天分已在本國獲得充分認可,兩年後與上海交響樂團合奏聖桑的《大提琴協奏曲》,更贏得舉世讚譽。

一九八二年王健隨上海樂團赴美演出,這雖是他首次在美國顯身手,但已經立時贏得樂評與公眾的注意。到了八七年,他獲國家選拔,擔任中國中央樂團初次赴美表演的三位青年獨奏者之一,在華盛頓的甘道迪演藝中心,在匹茲堡、三藩市洛杉嘰與樂團合奏艾爾加的協奏曲,贏來報界的眾口交譽。不久後,他在國際間初試啼聲,於紐約懷爾演奏廳、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音樂中心、法國的艾雲國際音樂節等舉行獨奏會。

一九八八年到八九年間,王健在巴黎為聯合國國科文教組織舉行籌款演出,獲電視轉播至全歐,在九零年夏,他重返艾雲國際音樂節,又到三蕃市參加為慶祝史頓七十大壽舉行的祝壽音樂大會,九一年,王健的首張個人鐳射唱片《王健專輯》在市面公開發售,裡面收有他對肖邦、巴伯及舒曼作品的演繹,深獲樂界稱許。

王健參加了多場音樂會,包括與底特律交響樂團在約菲的指揮下在恩特勞根演出,與蘇黎世音樂廳樂團在當地表演兩場,與華沙室樂團在西班牙表演兩場,又與斯德哥爾摩管弦樂團在湯冰海的指揮下演奏,與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在沙伊指揮下演奏,與首都管弦樂團在高歷指揮下演奏,及與蒙地羅管弦樂團、BRTN(在布魯塞爾)同台演出。至於獨奏會,則不計其數,演出地點包括拉溫尼亞音樂節、巴黎的羅浮宮、墨西哥的庫埃納瓦卡、加拿大的溫哥華及香港、東京、漢城等。

這位深好室內樂的音樂家,又曾與史頓及布朗曼在莫扎特音樂節上合奏,並與林紹東、李健組成三重奏,在紐約甘道迪演藝中心表演,另外又曾與上海四重奏在懷爾演奏廳演出。他與皮莉斯及杜美成的三重奏,已在全球多個志譽最顯赫的室樂音樂會上獻藝,例如巴黎的珍妮羅絲、羅馬的聖西西莉亞、倫敦市音樂節、阿姆斯特丹的皇家音樂廳等。

一九九二年王健初次與馬勒青年管弦樂團合作,在阿巴度指揮下,與雲格羅夫合奏布拉姆斯的雙重協奏曲。在該次表演上,王健證明了他是同輩中最傑出的大提琴家之一,名指揮沙伊在九六年九月率領一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團赴中國演出,選了王健擔任獨奏,並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舉行一場預演,表演相同的曲目一簫斯塔高維契的《第一大提琴協奏曲》。

至於接着的邀約,則包括與歐洲多個聲名最著的樂團合奏,如里昂國家管弦樂團、圖盧茲國會大廈國家管弦樂團、法國島管弦樂團、米蘭交響樂團等。九七年十一月,他與德國的薩爾布呂肯電合管弦樂團在中國巡迴表演。

個人成就

1987年2月,他首次在紐約卡內基威爾廳和以色列耶路撒冷音樂中心舉行了獨奏會,得到強烈反響和高度評價。從此開始,他便逐漸開始了世界性的音樂會活動,並取得成功。1989年美國的<美國音樂>雜誌評選他為「傑出青年音樂藝術家」。 他已經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行過音樂會,世界一些著名的音樂廳均留下了他的足跡,如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林肯藝術中心、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巴黎香榭麗舍大廳、盧浮宮、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等。

與他合作的樂團有:底特律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克利弗蘭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荷蘭國家交響樂團、英國伯明翰交響樂團、日本NHK交響樂團、比利時廣播交響樂團、瑞典廣播交響樂團、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和華沙交響樂團等。

和他合作的指揮家有:阿巴多、夏伊、雅爾維、迪圖瓦、鄭明勛等。小提琴家有:I.斯特恩、梅紐因、杜梅、沙漢姆、凡格羅夫、蘇克等。鋼琴家有皮爾斯、布朗夫曼等。

王健與著名法國小提琴奧古斯丁·杜梅和葡萄牙鋼琴家瑪麗婭·皮爾斯一起組成三重奏組,在國際樂壇上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他們為DG唱片公司錄製的勃拉姆斯及莫扎特的作品頗受歡迎。

王健與中國音樂家也有廣泛的合作。1987年中國交響樂團(原中央樂團)首次赴美國巡演,1999年首次赴日本巡演及赴香港演出均邀請他作為獨奏演員隨團演出。1992年上海交響樂團首次赴歐洲五國巡演也邀請王健擔任獨奏演員隨團演奏。和他合作過的中國指揮家就有陳佐湟、湯沐海、胡詠言、水藍、邵恩等。

他已經錄製出版的CD有:肖邦和巴伯的奏鳴曲、海頓的兩首協奏曲、勃拉姆斯的兩首三重奏曲、莫扎特的三首三重奏曲、梅西安的「世紀末日」四重奏曲等。

相關視頻

中國著名大提琴手王健,給學生上課,大師就是大師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