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助(1893-1965),字禹朋,1893年8月10日生於北平,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 1909年8月,王助奉派赴英國學習。1910年先入英國阿姆斯特朗海軍大學就讀,又進維克斯工廠實習。1916年6月成為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第二期畢業生,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王助是中國早期出國留學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參與創建中國第一個正規飛機製造廠-馬尾海軍飛機工程處。倡議與籌建中美合作的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抗日戰爭期間,組建了中國航空研究院,親自參與研製成多種竹木複合結構的飛機部件。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主要的奠基人之一。[1]

王助
出生 1893年8月10日
國籍 中國
籍貫 北京
母校 煙臺海軍水師學校
職業 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
研究領域 飛機設計和製造

目錄

人物生平

  • 1893年8月10日,王助生於北平,因庚子之亂,隨家人遷居原籍河北省南宮縣普濟橋村,幼入南宮縣立兩等小學。
  • 1905年,王助考入煙臺海軍水師學校。
  • 1909年,王助從煙臺海軍水師學校畢業,清朝大臣出洋考察,王助、巴玉藻、王孝豐等9人奉派赴英國深造。
  • 1910年,王助考入英國阿姆斯特朗海軍大學,後又進入德蘭姆大學學習機械工程。
  • 1912年,王助與巴玉藻一起湊了2英鎊,到溫德梅爾湖區,跟着飛行家波特飛行了一次,從此便與航空結下了不解之緣。
  • 1915年9月,畢業於德蘭姆大學,獲科學學士學位,取得機械專業學士學位後,擔任中國向英國訂購「應瑞」與「肇和」兩軍艦的監造官 。後又奉命赴美國深造,進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航空工程。
  • 1916年6月,王助作為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第二期畢業生,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並被選為美國自動機工程學會會員 ,應聘在美國飛機工廠工作。
  • 1917年,王助被新創辦的美國太平洋飛機公司(波音公司前身)聘任為第一個航空工程師,年底回國。
  • 1918年2月,中國首家正規的飛機製造廠-馬尾船政局海軍飛機工程處成立,王助被任命為副處長。
  • 1919年8月,王助與其好友巴玉藻為海軍設計製造成功第一架水上飛機——「甲型1號」初級教練機。
  • 1922年8月,王助與巴玉藻合作,在上海江南造船所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水上飛機浮動機庫——浮塢,成功地解決了水上飛行停置和維修的難題。設計的飛機後小輪,被國際上稱為「王助輪」。
  • 1928年9月19日,海軍飛機工程處奉命改為海軍製造飛機處,巴玉藻仍任處長,王助則調往上海海軍總司令部飛機處任處長。
  • 1929年5月,美國寇蒂斯・賴特飛機公司與中國政府合作創立我國第一家民航公司――中國航空公司(簡稱中航),王助受聘中航任總工程師,在上海龍華機場負責飛機組裝與維修。8月,調回馬尾繼任海軍製造飛機處處長。
  • 1931年2月,王助轉入中國航空公司任總工程師。不久被調入軍政部航空署任上校參事。
  • 1934年6月,王助在中央杭州筧橋飛機製造公司,被任命為公司第一任監理,負責生產諾斯洛普中型轟炸機。
  • 1938年春,王助被航委會調走,並同黃光銳一起被派往莫斯科,商談中蘇合作事宜。
  • 1939年7月7日,王助在成都航空研究所,任副所長兼任飛機組組長。
  • 1941年8月,王助在成都航空研究院(航空研究所擴充),任副院長兼理工系主任。
  • 1946年,王助研製出一架巨型滑翔機,可以裝載30名傘兵或同等重量的貨物,王助向空軍申請飛機進行拖飛和空中滑翔試驗,適逢航委會大改組,研究院改屬航空工業局領導,研究院工作不受重視,王助於是辭去副院長職務,復回中國航空公司任職。[2]
  • 1949年11月,王助代理中航公司總經理職務,並轉往台灣。後因滯港,飛機轉讓給陳納德的「民航空運隊」,王助遂在台南隱居。
  • 1955年,王助應聘台灣成功大學機械系任教授,講授航空工程。
  • 1965年3月4日,王助逝世於台灣台南。

主要成就

王助是中國航空事業先驅,王助於1919年製造出的中國第一架水上飛機,陸續設計製造出教練機、海岸巡邏機、魚雷轟炸機等15架。 王助是中國第一代飛機製造家。1916年,王助取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並被選為美國自動機工程學會會員。一出校門,王助即被新創辦的美國太平洋飛機公司(波音公司前身)聘為總工程師。1916年,23歲的王助設計、監造了第一架雙浮筒雙翼的「B&W-C」型水上飛機,奠定了該公司的經濟與技術基礎。

1917年11月,王助與巴玉藻等同學一起回國,在福州的馬尾創建了中國第一家正規的飛機製造廠,自行設計、選料、製造了中國首批達到國際水平的飛機,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飛潛學校,自行設計、製造了中國第一座飛機水上浮台。他們自編教材並授課,帶出了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批航空工程師。抗戰時與日軍激戰的中國空軍英雄中,有許多是王助的學生。王助和巴玉藻在海外留學期間,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們深感中國如果沒有空軍,很難抵禦外侮。研製自己的飛機、培養自己的空軍,是這批中華民族精英歸國的主要原因。 1929年,中美聯合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國航空公司,王助出任總工程師;1934年,中美合作創辦了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王助出任中方代表、總監理,主持製造出第一架諾斯羅普中型轟炸機,接着批量投產。

1939年7月,中國航空研究所在成都建立,航委會副主任黃光銳兼任所長,王助任副所長。研究所下設器材組、飛機組和氣動力組,王助兼任飛機組組長。研究所在王助的領導下,先後研製成國產層板、蒙布、酪膠、油漆、塗料等,創造出以竹為原料的層竹蒙皮和層竹副油箱,研製出以木結構代替鋼結構的飛機,解決空軍之急需。航空研究院在王助的領導和直接參與下,利用國產材料研製出大批急需的航空器材和備件,還研製出多架獨特的飛機。

人物紀念

  • 1991年,波音公司為紀念其開創性的貢獻,特頒發給獎狀並宣布將在他任教過的台灣成功大學開辦講座,每年選派專家到成功大學航空所演講。
  • 2005年8月,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在「紅色穀倉」(波音早期的辦公室,現為西雅圖飛行博物館的一部分)舉行了盛大的王助個人主題展覽的揭幕儀式,出席儀式的是航空業界的領袖人物,包括波音中國總裁王建民。BAAPA向西雅圖飛行博館贈送了一面刻有王助肖像的銅匾。
  • 2007年2月,中國發行的「中國航空群英譜」16枚個性郵票中,王助在列。
  • 2016年12月,波音公司宣布,將於12月舉辦「王助杯」創意飛行大賽。 [3]

參考資料

  1. 王助,近代航空工業創始人,風凰網, 2019-01-16
  2. 中國航空工業主要的奠基人之一―王助,光明網, 2005-06-09,引用日期:2019-01-16
  3. 王助杯創意飛行大賽,新浪網, 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