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巽之

王巽之(1899年-1972年),中國著名民族音樂大師、浙江箏派創始人。1899年1月生于浙江杭州,原名王其昌,又名王昌,别号逊之。自幼随父学习书画,少年时又寻师访友学习民间乐器的演奏。于1921年开始向杭州丝竹乐能手蒋荫椿学习古筝[1] 他是蒋荫椿一生中唯一的古筝学生,所以蒋荫椿毫无保留地传授,使王巽之不论在古筝独奏或在江南丝竹、弦索十三套等合奏中都相当突出,成为杭州国乐界的姣姣者。1925年,王巽之活跃于上海国乐界,组织宵兆国乐团、光华国乐会等,加入程创办的上海储蓄会俭德国乐团,任乐团指导,同时也是上海“大同乐会”的基本成员。
1927年6-7月曾被南京戏剧音乐学校聘去协助筹备国乐部分的工作。
1956年王巽之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和三弦专业教师,对浙江筝曲谱和演奏技法进行系统整理和发展,与带教学生合编了上海音乐学院第一部古筝教程,将琵琶名曲《林冲夜奔》、《海青拿鹤》改变为筝曲。
培养了一批古筝演奏家,如孙文妍项斯华王昌元张燕范上娥等。为浙江筝艺成为中国一大筝艺流派做出重要贡献。
文革中遭受迫害,1972年11月,王巽之在上海病逝[2]

目录

浙江筝派創始人

王巽之作为浙江筝派的佼佼者不仅对乐器及筝弦进行,扩大了古筝的音量、音域,丰富了古筝的音色变化,还对《月儿高》、《海青拿鹤》、《霸王卸甲》、《普庵咒》、《浔阳夜月》、《小霓裳》等一批筝谱重新整理修订。订谱后的浙江筝曲谱,在音乐的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与对比上,与原来的曲谱相比较都有很大的突破并使内容变得丰富,为浙江筝派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及为此的创立与形成打下了基础[3]

王巽之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对待艺术刻以求新,善于吸收诸家的长处和优点。学术探索上大胆放手,鼓励青年学生勇于创新。王巽之先生为浙江筝派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使浙江筝派已成为我国各大筝艺流派的后起之秀。

音乐创作

1956年,他整理、编写出《孟姜女》 、《蒙古舞曲》、《三十三板》、《击鼓催花》、《康胜》、《灯月交辉》

1957年,《高山流水》、《四合如意》、《云秦庆》、《将军令》等一批工尺谱被相继整理和译成五线谱

1958年至1961年,《月儿高》、《海青拿鹤》、《霸王卸甲》、《普庵咒》、《浔阳夜月》、《小霓裳》等一批筝曲相继被整理出来,《将军令》曲谱予以重新订谱[4]

著作

《上海音乐学院第一部古筝系列教程》(1961年,与孙文妍、项斯华、范上娥合作)

人物评价

  由于王巽之先生的执着追求及一代人的努力,浙江筝派已成为我国各大筝艺流派的后起之秀,王巽之先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在事业上的成功之诀在于:他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对待艺术刻以求新,善于吸收诸家的长处和优点;学术探索上大胆放手,鼓励青年学生勇于创新。他在艺术上的革新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視頻

古曲/陸修棠、王巽之編 - 箏合奏《林沖夜奔》(領奏:張美玲)

參考資料

  1. 王巽之. 古筝乐曲网
  2. 筝演奏家王巽之生。. 1899-01. 上海年華
  3. 王巽之:创新筝、修古谱. 2018-08-15. 微信公眾號文章閱讀
  4. 王巽之. 中國古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