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王彬(278-336年),字世儒,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市)人。東晉大臣,權臣王敦和丞相王導堂弟,荊州刺史王廙同父弟。
品行端正,少辟州命。歸順琅琊王司馬睿,拜典軍參軍。從平華軼之亂,封都亭侯,遷軍咨祭酒。晉元帝即位,拜侍中。王敦之亂時,剛正不阿,拒不附逆,出任豫章太守,遷江州刺史。平定王敦之亂後,拜光祿勛,遷度支尚書。咸和四年(329年),蘇峻之亂平定後,拜將作大匠,負責改築新宮,遷尚書右僕射。
咸康二年(336年),逝世,享年五十九歲,追贈特進、衛將軍、散騎常侍,諡號為肅。
王彬 | |
---|---|
出生 |
278年 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市) |
逝世 | 336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東晉散騎常侍 |
目錄
人物經歷
王彬(278—336年),字世儒,出身琅琊王氏,系王正第三子(王正長子王曠,次子王廙)。
從小以品行端正著稱。20歲,接受州郡的任命。光熙元年(306年),光祿大夫傅祗開府,召為掾屬。後來,隨兄王廙一起渡江,成為揚州刺史劉機長史。琅邪王司馬睿以為鎮東賊曹參軍,轉任典軍參軍。因參加討伐華軼之功,封都亭侯。孝愍帝司馬鄴召他為尚書郎,以道路險阻沒有就任,升任建安太守,徙義興內史,沒有就職,轉任為軍咨祭酒。 太興元年(318年)司馬睿即位為帝,王彬遷任侍中。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在江州舉兵攻向建康,發動王敦之亂。同年,王敦攻打石頭城,守將周札自開城門。晉元帝派兵進攻石頭城但失敗,王敦亦據兵石頭城而不入朝,元帝唯有脫下戎服,派王彬慰勞王敦以求和。
王敦以丞相總掌朝政後,忌憚周顗和戴淵的名聲,將二人殺害。王彬因向來與周顗親近友善,因此首先去哭悼周顗,而且十分激動。王彬及後面見王敦,王敦見他容色悽慘而詢問何故,王彬回答因為哀悼周顗,悲慘不能自止。王敦聽後大怒。王彬為周顗感傷,聲淚俱下,數責王敦叛逆和殺害忠良,禍及門戶。王敦更加憤怒,聲言面殺死王彬,在座的王導亦為王彬擔心,勸王彬向王敦道歉。但王彬卻不肯,說:「我有腳疾以來,連見皇帝我都想不行拜禮,為什麼要向王敦下跪!現在又有什麼要道歉!」王敦於是說:「腳痛比得上頸痛嗎?」但面對王敦以殺他作脅逼,王彬仍意氣自若,毫無懼怕之色。
太寧元年(323年),晉元帝已死,退回武昌遙控朝廷的王敦,再次起兵推翻晉室,王彬苦諫但不果,王敦更面色大變,以眼神示意左右收捕王彬,王彬仍不害怕,更嚴正的說:「你當年殺害堂兄長,現在又要殺(堂)弟弟了嗎?」 王敦因王彬是親人而再作容忍。後王彬調作豫章太守。同年十一月,王彬改任前將軍、江州刺史。
次年,王敦病死,沈充、錢鳳等人皆兵敗被殺,王含和王應父子兵敗逃亡,遭到朝廷軍隊追捕。王含打算投靠荊州刺史王舒,但王應則勸王含投奔王彬。王含認為王彬於王敦舉兵以後二人多次意見相左,關係不佳,不能依靠。但王應認為這才是應投奔王彬的原因,因為王彬在王敦得志強盛之時仍能作異見,不是常人能造到。在看到他們衰敗遇險時必會有憐憫惻隱之心而加以協助;但王舒遵從法度,不會因他們而例外。但王含不聽。王彬聽聞二人將來,暗中準備船隻迎接,但王含決意到荊州投奔王舒,最終父子二人都被王舒推入長江殺害。王彬知道後,感到十分遺憾。
王彬及後先後任光祿勛和度支尚書。咸和四年(329年)蘇峻之亂被平定後,因宮殿在戰亂中被毀而以王彬為將作大匠,負責改築新宮。後遷尚書右僕射。咸康二年(336年)二月,王彬在任內逝世,享年五十九歲。朝廷追贈特進、衛將軍,加散騎常侍。諡號為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