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松
王清松(1952年6月20日-),台湾歌仔戏鼓师,拜陈维清、邱火荣等先生习打鼓(以鼓领导戏曲乐队,又叫做司鼓)艺术,曾在国立台湾戏曲专科学校(现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歌仔戏科与戏曲音乐科兼任教师,教台湾歌仔戏打鼓艺术,著有《歌仔戏曲调锣鼓运用》(与学生吕冠仪合著,2000年)等书。
王清松出身很艰苦,从小(13岁起)在歌仔戏的戏班(剧团)里习艺,他曾向自己的学生吕冠仪回忆:所有锣鼓点子都靠暗记,在先生(意思是老师)面前和戏班里不能打鼓,只能拿铁筷子到外面敲打硬币练习,慢慢地先生认可了才有机会打鼓。
师承是陈维清和邱火荣的他,培养出庄步超、黄建铭、陈申南等许多学生。
他是已故歌仔戏乐师洪尧进的女婿。
目录
电视歌仔戏打鼓
王清松的全盛时期在上个世纪(20世纪)末叶,有1段相当长时间,台湾各无线电视台的各大歌仔戏剧团的鼓师(武场领班;武场指导;武场领导)全部都是他。
台视的杨丽花剧团原鼓师蔡育仁过世后的每1档戏,都请王清松打鼓,直到目前最后1档戏(《君臣情深》)都是王清松打鼓。
华视的叶青剧团,从陈聪明执导的《孔明三气周瑜》和《秋江烟云》起都是王清松打鼓,中间只有1部《玉楼春》例外;先前的神仙歌剧团(许再添做音乐指导)时期,也有1部《蝶恋花》(陈昇琳执导)请王清松打鼓。
中视的河洛歌剧团(张秀琴时期、郭春美时期、黄香莲时期)、黄香莲剧团(黄复国担任制作人),台视的李如麟剧团从第1档戏到最后1档戏,都是王清松打鼓(华视李如麟剧团有些戏是陈维清打的,文场领班还是简永福)。
1990年代公共电视第1个歌仔戏团明霞歌剧团(小明明剧团)的戏《洛神》是王清松打鼓,而且1980年代就已和小明明剧团合作。
叶青剧团转往公共电视后,鼓师还是王清松,文场领班(领奏琴师;主弦)改请柯铭峰。
这些王清松打鼓的电视歌仔戏,几乎都是简永福(简宏荣)做文场领班(音乐指导),洪尧进做主弦(领奏琴师)。
只有《蝶恋花》(许再添音乐指导兼主弦)、《君臣情深》(刘文亮音乐指导兼主弦)和《秦淮烟雨》(周以谦音乐设计,柯铭峰主弦)例外。
大型舞台歌仔戏公演打鼓
王清松长期在台湾各大歌仔戏团做鼓师,担当打鼓重任。
他曾在专营大型舞台歌仔戏公演的歌仔戏团“河洛”长时间担任鼓师,1直到第1版《新天鹅宴》(刘文亮唱腔设计,柯铭峰领奏,陈中申编曲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这部戏改请他的学生陈子坚(后改名陈劭竑)为止,陈子坚还给再来的《卖身做父》打鼓,《新凤凰蛋》和《秋风辞》首演又改请朱作民打鼓,再来的戏就都是林永志(他是邱火荣和吕永辉的学生)打鼓了。
杨丽花剧团在台湾国家戏剧院推出的3部大型舞台歌仔戏公演:《吕布与貂蝉》、《双枪陆文龙》、《梁山伯与祝英台》通通都是王清松打的鼓,文场领班都是简永福,主弦都是洪尧进;2007年推出的《丹心救主》还是王清松打鼓,主弦由音乐设计刘文亮兼任。
黄香莲剧团的大型舞台歌仔戏公演《青天难断》、《郑元和与李亚仙》、《前世今生蝴蝶梦》、《新宝莲灯》、《寒江关》都是王清松打鼓(只有《风流才子唐伯虎》是学生黄建铭打鼓);简永福(简宏荣)做文场领班,《青天难断》、《郑元和与李亚仙》、《前世今生蝴蝶梦》、《新宝莲灯》请洪尧进做主弦。
叶青剧团在台湾国家戏剧院推出的惟1的1部大型舞台歌仔戏公演《冉冉红尘》是王清松打鼓(编曲陈建诚,文场领班简永福,主弦洪尧进,舞台监督柯铭峰,助理导演蒋建元,副导演齐复强,导演石文户;还到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公演)。
王清松担任明声歌仔戏团(团长;制作人;音乐指导王振义)创团大戏《琴剑恨》世界首演(在台北国立国父纪念馆)的武场领班(鼓师),文场领班是简永福和许再添(兼主弦)。
明华园剧团的重大公演戏码,《刘全进瓜》、《界牌关传说》、《红尘菩提》、《济公活佛》、《乘愿再来》等都特请王清松打鼓,早期主弦是许再添,后期是陈孟亮和陈志昇。
他同时是唐美云歌仔戏团、薪传歌仔戏剧团、一心歌剧团、文薪剧团、莲荷文化剧团、台湾歌仔戏班剧团、台湾念歌团等许多歌仔戏剧团的常任或兼任鼓师,曾随许多剧团到日本、南非、美国、荷兰、巴西、瑞士、中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国巡演。
歌仔戏录音专辑打鼓
他打鼓的歌仔戏音乐专辑有廖琼枝编剧、演唱的《王宝钏写血书·薛平贵回窑》(李国治主弦);台湾政府机关出版的《大家来唱歌仔戏》(洪尧进音乐指导兼主弦,柯铭峰编曲和演奏月琴,简永福扬琴,刘文亮胡琴,林竹岸大广弦,庄家煜管乐器,吴聪明三弦,简明峰、张清云打击乐器,吴兴松大提琴);明华园剧团的《明华园歌仔戏曲调精选集》;司马文心(黄宝香)编剧、主唱的《错中缘》、《渊愁》、《天子告状》;林卉楹(林幼)编剧、演唱的《梅开二度》;李静芳主唱,柯铭峰主弦、音乐总监,庄家煜管乐器、音乐统筹,简永福扬琴,刘文亮大提琴的《珠圆玉润阿旦歌》等。
电影歌仔戏片段司鼓
培养新血
延伸阅读
王清松、吕冠仪,《歌仔戏曲调锣鼓运用》,台湾戏曲专科学校,2000年,台北。
吕冠仪,《台湾歌仔戏武场音乐研究》,南华大学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