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东晋十六国时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前秦丞相、大将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王猛幼年贫贱,但好学不倦,成名后隐居华阴。他为人气度不凡,但不拘小节,因此常被世人所笑。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北伐至灞上而返,邀请王猛一同南返,但王猛看准其优柔无大志,婉言谢绝。典故“扪虱而谈”即出自《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357年,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王猛透过吕婆楼引见苻坚,为中书侍郎,两人志向相投,苻坚将王猛比作诸葛亮。数年之内,王猛接连升迁,历任京兆尹、吏部尚书、司隶校尉等职,权倾朝野。苻坚任用王猛之初,多次晋升已招大老不满。后来,同为氐族的大老樊世当众向王猛表达不满,于大殿上爆发严重冲突,苻坚惩处樊世极刑,从此朝臣不敢忤逆王猛改革,“自是公卿以下无不惮猛焉”(《晋书》)。甘露元年(359年),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当时苻健妻强太后之弟强德,“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十二月,陇西(今属甘肃)李俨叛秦自立,王猛统军平定之。东晋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北伐前燕,连败燕军,前燕被迫求救于前秦。王猛遂决定对前燕先救后取,出任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击败桓温,再以前燕毁约为名转而征伐之,攻取洛阳。
建元六年(370年),王猛受任征伐前燕统帅,并率领慕容垂之子慕容令讨伐。临行前,慕容垂在饯行中赠王猛宝刀,后,王猛便“借刀杀人”,买通慕容垂亲信通知慕容令,父亲将于长安叛变。慕容令在前线苦无对证,只好逃亡燕国。消息传到长安,慕容垂疑惧,天王苻坚不予追究。十一月,秦军克邺,前燕灭亡。王猛受命留守邺城,管理前燕故地。
建元八年(372年),苻坚又将王猛调回长安,任命其为丞相,总管一切军国大事。
建元十一年(375年)七月,王猛积劳成疾而病逝,谥武侯。死前,王猛曾忠告苻坚:“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1]他要苻坚注意国内的鲜卑人与其他民族,再徐图江南的东晋,但苻坚并未听取,导致在淝水之战中溃败,终被姚苌索取玉玺不遂而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