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阳
目录
王红阳
个人简介
王红阳(1952年1月31日-)女,山东省威海市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汉族,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专家。 1992年毕业于德国乌尔姆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德国Max-Planck研究所生化所P.I。现任上海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综合治疗二科主任、主任医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信号转导有重要建树。97年学成回国创办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和综合治疗病区,形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创新基地。在分子诊断方面,研发了新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及血清检测单克隆抗体,获国家专利;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4个并阐明功能;首次发现新的抑制性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凋亡的调控机制和癌基因P28在肝癌的异常信号通路,为肝癌防治提供了新的靶标;分离新的磷酸酶3种,提出新的酶分类法;发现了磷酸酶PCP-2调控β-catenin介导的肿瘤信号通路,与同行合作提出新的抑制性受体调控机制在多器官存在的新概念。在Gastroenterology、Nature、Hepatology和Oncogene等发表论文75篇,影响因子190分,SCI引用527次;申报专利9项(国际1项),授权4项。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
目前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军队“十五”重点基金、上海市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0项课题,在研课题经费达500余万元。在《Nature》、《Oncogene》、《JBC》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上海市“巾帼创新奖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总后“科技金星”,获得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奖一等奖。
人物事迹
王红阳成长于南京一个干部家庭。小学时,王红阳进了业余体校练体操。1970年,王红阳入伍,装满新兵的列车把她的人生之路带向了大西北。在六盘山脚下的新兵训练结束后,作为一名卫生员,她被调去参加中央医疗队,到宁夏最偏远、最贫困的农村搞妇女病普查。1972年春节,王红阳从部队驻地兴冲冲地回到南京看望父母。万万想不到的是,父亲当时竟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回到部队,整整一周时间,王红阳都沉默无语。一天傍晚,她鼓足勇气对队长说:“我要当医生!”1973年,王红阳如愿考进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便留在长征医院消化内科当医生。
1997年,留学德国的王红阳放弃了海外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条件,回到祖国,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创办了军内外首个“中德国际合作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当时一张办公桌3人轮流用;缺少做实验用的玻璃器皿,她就和实验人员一起回收清洗别人用过的瓶瓶罐罐;受设备条件限制,一些实验只能到德国科学院做,她就做了整整两年“空中飞人”,每月往返于中德之间,常一下飞机直接就进入实验室。王红阳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从德国筹集了30万马克科研资助和2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使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初具规模。 她发现了新的肝癌诊断标志物MXR7/GPC3,获得国际发明专利,临床意义重大;她克隆了对肿瘤信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新基因———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PCP-2,获国际专利;她带领团队制备了特异的单克隆抗体,预计与甲胎蛋白联合使用,可使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提高15%。
王红阳共培养了29名硕士、12名博士和6名博士后,选派了4名学生去国外著名实验室短期培训,以基础、临床交叉结合的崭新模式教书育人。她是位严师,但同时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疼爱。看到学生实验辛苦、住宿条件差,她亲自买来冰箱、微波炉、电风扇;博士生小丁两年多没回家探亲,王红阳便主动替小丁在春节值班;实验室会餐,王红阳亲手给学生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