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连瑛(1633年-1712年),字戒顽,号廉夫,河南永城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官至礼科掌印给事中。无论进在朝、退在野,都较为关切国计民生。有《遗安堂诗文集》,隋堤行并序“乙巳七月,考械黄河决,夏邑不守,水薄永械外,郛械几陷,居人避于堤以免。屡闻朝廷忧民之深,而治河者不力,因有是作。[1]

他的诗多为抒情,或写景,或伤叙事,情景交融,简洁明快,细腻逼真,从中可以看出他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以及晚年生活悠闲、不慕功名的心情。

目录

人物生平

明崇祯六年(1633年),王连瑛生于永城。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与其兄连根被时人称为“王氏二难”。

崇祯十七年(1644年)秋,王连瑛与兄长王连根同补生员,入永城县城学府读书。

清康熙三年(1664年),考中进士,家居11年。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被任命为安萧知县。在任期间提倡农桑,纂修县志,并督促农民打井800眼抗旱救禾,且写了《穿井歌》、《植桑歌》劝民。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因政绩卓著,经上级官员保举,考补户部给事中,负责处理向朝廷提出规谏和督察六部弊端的事宜。在此期间,他向朝廷提出了裁屯卫的奏疏和增加乡试名额、规范文体等建议,受到朝廷青睐,充任掌管乡试的同考官,后转为礼科掌印给事中。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赴福建掌管乡试,因在考试中不徇私情,得罪清廷武英殿大学士明珠,蒙冤受屈,被参奏降级调用。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告假返回故里,在酂城建造草堂,种竹植花,会友吟诗,习工书法,所临摹的《兰亭贴》和《圣教序》各千本,读书人视为珍宝。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去世。

个人作品

  • 王连瑛文学

《穿井歌》、《植桑歌》、《遗安堂诗文集》。

  • 王连瑛书法

《兰亭贴》、《圣教序》。

参考文献

  1. 马国强; 李传申. 梁苑吟.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