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雲
王金雲,筆名:陽光下,男,1978年10月生,深圳居民,在職碩士研究生。社會企業家、高牆作家、高牆勵志演講家,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高牆暢銷書《走出高牆》等5部專著;深圳市陽光下之家文化發展中心創始人,深圳市陽光下之家社會幫教服務中心理事長,深圳市陽光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資深義工,個人志願服務時間累計超過8000小時。自2003年始,王金雲和陽光下之家團隊成員已幫助了幾萬名更生人士開始了新的生活,此共花費了王金雲個人250多萬元積蓄,海內外700多家媒體3500多次報道其先進事跡,並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肯定。
王金雲 | |
---|---|
出生 |
1978年10月 湖北黃岡 |
別名 | 陽光下 |
教育程度 | 華中科技大學在職碩士研究生 |
活躍時期 | |
知名於 |
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 全國十大法制新聞人物 全國普法先進個人 感動廣東十大新聞人物 深圳十大最具愛心人物 新華社中國網事·感動2015網絡人物 |
知名作品 |
中華失足者熱線 陽光下之家 走出高牆 |
目錄
個人軼事
上過的電視節目:《新聞直播間》、《新聞紀實》、《講述》、《大家看法》、《心理訪談》、《半邊天》、《人與社會》、《道德觀察》、《人物》、《紐約時報》、《國視資訊》、《冷暖人生》、《真情實錄》、《當代教育》、《傳奇故事》、《王剛講故事》、《說事拉理》、《播報多看點》、《晚間新聞》、《讓愛住我家》、《法治最前線》、《社會縱橫》、《第一訪談》、《與法同行》、《拍案驚奇》、《今日一線》、《飯沒了秀》、《調查》、《老紀傳奇》、《午間說法》、《一線》、《法眼》、《新聞當事人》、《凡人大愛》、《深度觀察》……
個人志願服務時間:超過15000小時
感動事跡:出生於湖北省黃岡市的王金雲,1999年大學畢業來到深圳工作,當年他就主動申請成為了一名深圳義工,至2018年6月其個人志願者服務時間累計超過了15000小時。 從1990年起,他就開始用自己不多的生活費和零用錢去資助貧困學生,至2018年6月,已經堅持了28年,他和家人資助了110多名貧困學生 ,孩子每年也會用壓歲錢和零花錢資助一名貧困學生。 2003年走出高牆至2015年,35歲的王金雲創辦了國內第一個失足者幫教網站"中華失足者熱線",用網名"陽光下"跟失足者長期交流,跟蹤幫扶。他在育人,卻不是從小教起;他在教學,卻只收失足人員。自2003年始,他花掉500萬多元積蓄 ,堅持不懈地幫助失足者回歸社會,勸服60名在逃人員投案自首 ,幫助200多名刑滿釋放人員找到工作 ,勸導700多人放棄犯罪念頭 ,幫扶900多人走出了服刑陰影,並都開始了新的生活。他的"網絡家園",令許多失足者幡然悔悟,漸漸找到人生方向,[1]
公益理想:為了擴大"陽光下之家"的影響,形成"聚攏效應",王金雲計劃拍一部電影出兩本書。電影講述失足青年走出高牆、重獲新生、熱心奉獻的勵志故事;再把自己幫教多年遇到的問題匯集成冊,把經驗傳遞給更多志願者。
"一個人的力量太微弱了,我只是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如果讓我失去'陽光下之家',我情願失去我的左手。"沉默了片刻後,王金雲繼續說道:"我心中一直有個心愿,找到一種發展模式,即使有一天我老得走不動了,這個平台依然可以照亮這個群體,讓他們看到希望。"
2015年,王金雲已在深圳購買了110平方米辦公室,專門提供給陽光下之家使用,讓其有了一個永遠的"家"。接下來,王金雲還有很多計劃,他現正在創建一個與車有關的移動網絡平台,計劃幫扶一千名出獄人員成功創業。2015年已獲得知名天使投資人的意向天使投資人民幣2000萬元,他和他的團隊計劃通過幾年努力,讓其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社會企業。同時,王金雲計劃拍一部電影《走出高牆》,電影講述失足青年走出高牆、重獲新生、熱心奉獻的勵志故事;再把自己幫教多年遇到的問題匯集成冊《更生人士回歸指南》和《社會幫教志願者手冊》,把經驗傳遞給更多志願者。
個人簡介
王金雲,筆名陽光下,深圳市陽光下之家社會幫教服務中心理事長, 1978年10月生於湖北黃岡小山村,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1999年大學畢業來深圳創業。2003年9月利用打工積蓄創辦中國第一個失足者幫教公益網站"中華失足者熱線",12月開通深圳第一條失足者心理諮詢熱線;2005年1月,申請開通廣東第一個失足者心理輔導信箱,9月註冊成立國內首個刑滿釋放人員幫教中心--深圳市陽光下之家文化發展中心,簡稱"陽光下之家",又稱"陽光下之家刑釋解教人員幫教中心"。10月17日,在南山司法所的支持下,自籌2000元作為首筆資金,成立了"陽光下愛心幫教基金";2006年4月13日開通國內首條免費出獄人員就業。2008年12月,成立"陽光下義工隊",個人志願服務時間超過7000小時;2009年12月4日,開通國內首條個人普法熱線;2010年12月4日,開通國內首條投案自首服務熱線;2012年3月5日,創辦陽光下之家更生人士安置幫教基地; 2012年9月,註冊成立深圳市陽光下之家社會幫教服務中心。 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新華社、《半月談》、《人民日報》、香港《成報》等海內外700多家新聞媒體3500多次報道過其先進事跡,其中中央電視台就做過他12期專訪節目。2007年,當選首屆中國網絡媒體"感動中國人物";2009年,入選《廣東改革開放30年作出貢獻的30個人》。中國第一個呼籲設立世界更生人士關愛日即"更生人士日"的倡導者。
社會榮譽
曾入選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手,廣州亞運會志願者崗位能手,新華社中國網事·感動2015網絡人物 、2005年度"全國十大法制新聞人物"、第三屆"深圳十大最具愛心人物"、第三屆"深圳優秀外地來深建設者"、第四屆鵬城慈善獎"鵬城慈善感動人物" 、"廣東省"五五"普法中期先進個人、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個人 ,第十一屆"深圳市十大傑出青年"、第六屆"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第十屆"廣東省青年五四獎章"等提名獎,和太太一起入選2006年"廣東省十大新聞人物"、第四屆"深圳十大最具愛心家庭",與太太戀情當選2006"中國十大愛情故事"等;受到了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蔡東士,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副省長雷於藍,原中共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全國普法辦副主任、司法部副部長張蘇軍,中央綜治委副主任陳翼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等領導的接見。
幫教模式
第一步,走進高牆開展面對面社會幫教,寫信和贈書給獄中囚子,以樹立他們的積極人生態度和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為他們順利回歸社會作準備;
第二步,通過熱線電話、心理信箱、QQ網聊和回覆信件、郵件等方式對出獄人員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他們自由後的心理壓力,消除各種不良情緒,幫助他們樹立勇敢面對生活的信心;
第三步,通過"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就業合作企業(單位)網"以分散的形式對部分求助的出獄人員進行就業培訓和安置;創辦陽光下安置基地和聯合全國各地已有的安置基地,按照相關管理原則對另一部分求助的出獄人員進行過渡性就業安置,並進行跟蹤服務,以幫助他們真正地融入社會,通過自食其力做一個守法的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王金雲幫教模式= 到監獄一對一幫教+出獄後心理疏導+技能培訓和分散形式就業安置與基地過渡性安置相結合+跟蹤服務
經典語錄
"這個世界上的成功有很多種,不僅僅是官位多高、財富有多少。在我看來,有一份追求,人生就很偉大了。我不期望幫到很多人,我覺得1年幫1個人,30年幫30個人也一樣很'偉大'。"
"'陽光下之家'的機構很小,不能幫到每一個人,我們是想把愛傳遞給別人,希望別人再把愛傳遞下去給更多的人,這也是我們的服務理念。感恩會讓一個人走得更遠。"
" 在志願服務方面,我有兩個底線:第一就是不去欺騙別人的錢,第二就是沒有能力駕馭'陽光下之家'陽光、執着地走下去時,就不要亂花社會的錢。"
"對於將來,我期望能成立一家以普法書籍、紀錄片、微電影、勵志演講和品牌加盟等方式,專門為更生人士提供法制宣傳、勵志幫教和再就業的社會企業,把陽光下之家打造成中國最知名的民間公益機構,成為傳播愛心、公益、法治、和諧的精神文化品牌。"
陽光下之家服務成績
到2018年6月為止,王金雲及其團隊成員被邀請到監獄、勞教所、看守所、學校、工廠等單位現身說法和作法制宣傳講500多場次,累計有200多萬人次聽過他的法制宣傳演講,並向聽眾發放了20多萬份法制宣傳資料;共接聽熱線電話和回復電子郵件60000多個(封);組織向監獄服刑人員贈書2.5萬多冊,他個人贈書4000多冊;收到失足者及其親屬來信5000多封,回信6000多封;已幫助160多名出獄人員找到了工作,他們中無一人重犯罪;還幫助900多人走出了服刑的陰影;勸服60名犯罪在逃人員投案自首 ,勸導700多人放棄了犯罪或重犯罪的念頭等 。此共費了王金雲和太太500多萬元積蓄 。陽光下之家暫不接受社會的捐贈,其經費全部來源於王金雲個人積蓄及其控股的陽光下集團屬下的六家公司的投入,以及他個人文化產品銷售和稿費的部分收入。現在,王金雲每年還要為"陽光下之家"投入50多萬元。
陽光下之家服務目標
在2008年9月到2013年9月的第二個5年計劃中,陽光下之家將完成在北京、上海、重慶、武漢等城市開設分支機構,在深圳建立一個陽光下安置幫教基地,同時力爭申請成立一個非公募基金會--陽光下愛心幫教基金會。
陽光下之家的終極目標是:把陽光下之家打造成中國最知名的幫教出獄人員融入社會的民間公益機構,把陽光下之家的理念和服務傳播成為一種愛心、公益、法治、和諧的精神文化品牌。為了幫助更多的失足者,如何將"陽光下之家"這份公益事業繼續經營下去,王金雲有一個更高的願望,他把"陽光下之家"的英文"HOMINSUN"註冊了品牌,他要創建一個與車有關的網絡平台,把它做成"社會企業的華為",計劃幫扶一千名出獄人員成功創業。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王金雲本身也走過一段人生的彎路,走出高牆後,找工作比較艱難,創業中遇到了許多的挫折,儘管最後他成功了。因此,他深知一個刑滿釋放人員開始新生活的不易,以及幫助其順利溶入社會不只是對他們好,也是對我們每個人好,於是他依靠個人力量創辦了國內首個刑滿釋放人員幫教中心"陽光下之家",自2003年開始,累計共花費了他500多萬元積蓄 。從王金雲身上體現出的這種面對挫折不自暴自棄、懂得感恩、頑強執着、積極向上、愛心奉獻、用行動詮釋使命與責任等精神,正是當代青年應該學習和發揚的。而社會對王金雲的寬容也就是對一個群體的尊重,同時他的"成功"也側面反映出了我國法治與文明建設的成果,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此也是創建和諧社會要大力提倡的。[2]
家庭生活
2006年2月14日,王金雲與網友"江林"在廣東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只發了喜糖卻沒辦酒席,因為他們商量把不辦酒席省下來的8萬元錢捐贈給了"陽光下之家幫教基金",用於幫扶出獄者順利回歸社會。2003年8月,剛走出高牆不久的王金雲把自己的真實經歷和感受寫出來上傳到網上,此後,一個叫"江林"的網友經常在網上鼓勵他。同年9月,王金雲創辦了國內第一個失足者幫教公益網站"中華失足者熱線","江林"自始至終支持着他。直到見面,王金雲才知道"江林"是個美麗大方的姑娘,她的真名叫蔡玲子。在王金雲堅持社會幫教公益事業的十多年時間裡,蔡玲子一直在身後默默地支持着他,自2003年以來,共花費了他們夫婦500多萬元積蓄 。為此,他們夫婦被評為2006年"廣東省十大新聞人物"、第四屆"深圳十大最具愛心家庭"、2006年"中國十大愛情故事"等。
文學作品
公益事業
- 1999年9月,申請加入深圳南山義工聯;
- 2003年8月,加入深圳南山義工聯助學組;
- 2003年9月,利用打工積蓄創辦中國第一個失足者幫教公益網站"中華失足者熱線";
- 2003年12月,開通深圳第一條失足者心理諮詢熱線;
- 2005年1月,申請開通廣東第一個失足者心理輔導信箱--深圳市054-12信箱,郵編:518054;
- 2005年6月,加入深圳市義工聯生命之光組、社會調研組(義工編號:13567);
- 2005年9月,註冊成立國內首個刑滿釋放人員幫教中心--深圳市陽光下之家文化發展中心,簡稱"陽光下之家",又稱"陽光下之家刑釋解教人員幫教中心";
- 2005年10月17日,在南山司法所的支持下,自籌2000元作為首筆基金,成立了"陽光下愛心幫教基金";
- 2006年4月13日,開通國內首條免費出獄人員就業服務熱線;
- 2008年3月,加入上海市社會幫教志願者協會;
- 2008年12月,成立"陽光下義工隊",個人志願服務時間累計超過5000小時;2009年6月,被深圳市郵政局聘為"社會監督員";
- 2009年7月,註冊成為廣東省志願者聯合會"註冊志願者";
- 2009年8月,註冊成為廣州2010年亞運會城市志願者;
- 2009年12月4日,開通國內首條個人普法熱線;
- 2010年12月4日,開通國內首條投案自首服務熱線;
- 2011年3月,任共青團黃岡市委駐深圳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 2012年3月,創辦陽光下之家更生人士(寶安)安置幫教基地;
- 2012年9月,註冊成立深圳市陽光下之家社會幫教服務中心;
- 2012年11月,"陽光下之家"與西鄉街道團工委合作,聯合創建了"西鄉街道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教育基地",至2014年,有近千名成功典型案例。
人物評價
《寶安日報》栗中西:掃除違法犯罪、弘揚社會正義,需要治安刑偵等剛性警務力量,也需要王金雲這樣的柔性社會力量。前者彰顯的是法治的神聖威嚴,後者展示的則是人性的悲天憫人。至2015年,王金雲在12年的時間勸服53名在逃人員自首,靠的不僅僅是化身正義、嚴詞說教,也靠着一份對犯罪者倉皇無措的心理的準確洞悉,和對犯錯者賦予的一種人道主義的真切關懷。現代文明社會認同法律對犯錯者的懲戒,也認同寬恕的價值和重生的機會。所以掃除違法犯罪,需要王金雲這樣的"見義智為"。
廣東省司法廳調研員李曉:"王金雲是全國普法先進個人,也是我省普法楷模,他創新普法形式,勸服了50多名在逃人員投案自首,發揮了社會組織陽光下之家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中的不可替代作用,這種志願服務的精神是另一種見義勇為,值得肯定和宣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