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銘
王銘銘,1962年生,人類學家。1985至1987年廈門大學人類學系研究生,1992年6 月英國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畢業。1987年10月-1992年6月教委分派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生,1992年6月-1994年10月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聘任博士後,1993至1994年英國愛丁堡大學聘任博士後,1995年7月-1995年10月訪問學者(台灣)。
目錄
基本內容
王銘銘,1962年生,1985至1987年廈門大學人類學系研究生,1992年6 月英國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畢業。1987年10月-1992年6月教委分派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生,1992年6月-1994年10月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聘任博士後,1993至1994年英國愛丁堡大學聘任博士後,1995年7月-1995年10月訪問學者(台灣),現任教於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特聘教授。近作有《經驗與心態——歷史、世界想象與社會》 等。
主要學歷
1987年10月—1993年1月:英國倫敦大學人類學博士研究生
1985年9月—1987年6月:廈門大學人類學系碩士研究生
1981年9月—1985年6月:廈門大學人類學系本科生
工作經驗
1994年10月—今: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後(1994)、副教授(1995)、教授(1997)、博導(2001)
1993年10月—1994年10月:英國愛丁堡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博士後
1991年10月—1993年10月:英國城市大學社會科學系田野研究員、博士後、研究員
曾任行政職務
2005年7月: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1996年6月—2001年12月: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學研究室主任、人類學與民俗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
擔任社團職務
2005年—:中國文學人類學會副會長
2000年6月—今:中國人類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主任、《人文世界》年刊主編
1998年6月—今:中國都市人類學會常務理事
1998年6月—今:法國國際跨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
1997年12月—今:英國皇家人類學會海外會員
1997年12月—今:英國《國際文化研究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學術編委
1995年—2000年:香港《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學術編委
1991年1月—今:北歐民俗學會會員
社會兼職
復旦大學高研院雙聘教授(2008-)
西南民族大學客座教授(2006-)
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2005-)
中南民族大學兼職教授(2004-2006)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兼職教授(2001起)
雲南民族大學兼職教授(2000起)
主要境外講學經驗
2006年12月:香港樹仁學院香港社會學會年會
2006年7月:香港中文大學東亞人類學/人類學在東亞國際學術會議
2005年12月:韓國首爾大學著名外國學者講座
2005年10月:印度果阿、本地治理、德里互惠知識國際會議、跨文化研究國際學術大會
2005年4月:台灣東華大學「族群與社會研究國際研討會」
2001年12月:法國索邦大學互惠知識國際會議、歐盟(布魯塞爾)跨文化研究國際大會
2001年6月:應法國國際跨文化研究院邀請任訪問教授,展開法國農村人類學調查
2000年5月: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校區人類學系訪問講學
2000年4月: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訪問,人類學系與東亞研究中心聯合講演「第三隻眼睛:邁向本土人類學的反思」
2000年3月:馬里文化部互惠知識大會
2000年1月—6月:美國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訪問教授,講授博士課程「人類學的中國問題」
1998年12月:意大利波倫亞大學國際跨文化研討會
1997年9月:全歐漢學會第12界大會主題講演(愛丁堡大學人文學院)
1995年6—19月:台灣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訪問學人,從事台灣漢人社區人類學調查。
1991年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沿線的英雄史詩專家會議」
獲獎情況
1990年倫敦大學東方非洲研究學院研究獎勵(Postgraduate Research Awards)
1990年倫敦大學核心研究基金獎助(Central Research Fund, Research Awards)
1996年北京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1997年北京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998年國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科研獎(首屆)
1998年北京市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2001年國家教育部青年教師獎(第二屆)
2003年國家圖書獎(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之《人類學是什麼》)
主要著作
(含合著及譯著) 6
《外國學術名著提要:社會人類學分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6
《社會文化人類學講演集》(上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利-閩台三村五論》 北京三聯書店 1-1-97
《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 北京三聯書店 1-1-97
《社區的歷程:溪村漢人家族的個案研究》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化格局與人的表述:當代西方人類學思潮評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
《社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象徵與社會:中國民間文化的探討》 天津人民出版社 12-1-97
《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譯作) 北京三聯書店 12-30-97
《當代人類學》(譯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7
《想象的異邦——社會與文化人類學散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5 月版(此書涉嫌剽竊哈維蘭的《當代人類學》)
《社會的構成》(譯著) 北京三聯書店 1-1-98
《民族國家與暴力》(譯著) 北京三聯書店 1-1-98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譯著) 北京三聯書店 1-1-98
《逝去的繁榮——一座老城的歷史人類學考察》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10-99
《走在鄉土上——歷史人類學札記》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西方人類學思潮十講》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心與物游》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
《經驗與心態:歷史、世界想象與社會》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
《西方作為他者——論中國「西方學」的譜系與意義》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7
《中間圈:「藏彝走廊」與人類學的再構思》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
《由此及彼,有彼及此——人類學隨筆》 民族出版社 2008
== ●主要論著 ==
唐宋時期人口增長與泉州港的勃興 《福建人口》1986年第1 期
心理人類學述議 《人類學研究》試刊號
Marriage and local tradition: perspectives from Huian county SOAS China Festival London 1-1-88
淺談考古人類學的研究 《中國人類學會通訊》第101 期
文化進化論:回顧與前瞻 《人類學論叢》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Civic and popular festivals in the PRC London China Seminar, London
政治人類學與傳統政治制度分析 《建設中國人類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1-91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treatment of folk religion in the (with Stephan Feuchtwang) Oxford oriental Insti 1-1-91
試論考古人類學 《當代中國人類學》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or a contest history: representation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Vol.16,No.1-2 1-1-92
Twisted memory: epics, semi-epics and folklore of a wall-her Turku Worshop on Oral Epics along the Silk Road 1-1-92
Imperial and popular versions of almanacs and time in Quanzh Traditional Cosmology Society Edinburgh 1-1-93
Quanzhou: the Chinese city as cosmogram 《Cosmos》1994年第2 期
The cosmography of the Chinese city Traditional Cosmology Society Edinburgh 1-1-94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regional theatres in post-revolu 英國關於中國研究的年會Leeds
Place, administration and territorial cults in late imperial 《Late Imperial China》 1995年第2 期 2-1-95
文化想象的力量:讀薩伊德東方學 《中國書評(香港)》卷6 1-1-95
遠方文化的迷:民族志與實驗民族志 《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卷13 1-1-95
政體與基層社會的轉型 《史學理論研究》1995年第1 期 1-1-95
人類學與文化學說 《國外社會學》1996年第1--2期 1-1-96
外國學術名著提要:社會人類學分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6
小地方與大社會:中國社會人類學的社區方法論 《民俗研究》1996年第4 期
關於中國人類學發展取向的對話 《廣西民院學報》 1-1-96
Semi-epics and folklore of a wall-hero in Southeast China Oral Tradition
功能主義人類學的重新評估 《北京大學學報》 2-1-96
中國民間宗教:國外人類學研究概述 《世界宗教研究》 2-1-96
中國民間傳統與現代化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3-1-96
宗族、社會與國家——弗里德曼理論的再思考 《中國社會科學季刊》 3-1-96
在文化理解中開拓中國人類學的視野 《北京大學學報》 4-1-96
民族志與實驗民族志 《社會文化人類學講演集》(上)天津人民出版社 5-1-96
馬克思主義人類學的若干特點 《中國人類學的發展》上海三聯出版社 7-1-96
社會文化人類學講演集(上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現代的自醒:塘東本田野調查與理論對話 《社區研究與發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化,經濟,符號 《讀書》 11-1-96
歷史、人情與互惠:閩南兩村社會互助與福利的民間模式 福建與台灣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灣中央研究院 12-1-96
功能主義與英國社會人類學 《社會文化人類學講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小地方與大社會:中國社會的社區觀察 《社會學研究》 4-1-97
地方道教與民間信仰:法主公研究筆記 《民俗研究》1997年第4 期 1-1-97
華北的家族與村落:山東威海資料的初步分析 《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6 期
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利-閩台三村五論 北京三聯書店 1-1-97
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 北京三聯書店 1-1-97
布迪厄:制度、實踐與社會再生產的理論 《國外社會學》1997年第2 期 2-1-97
超越文化局限,建構中國人類學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7年第3 期 3-3-97
民間權威、生活史與群體動力——台灣石碇村的信仰與人生 《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4-9-97
空間闡釋的人文精神 《讀書》1997年第5 期 5-1-97
思考的實踐 《讀書》1997年第7 期 7-1-97
社區的歷程:溪村漢人家族的個案研究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文化格局與人的表述:當代西方人類學思潮評介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社會人類學的中國研究:認識論範式的概觀與評介 《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5 期
人與社會再生產:從《生育制度》到實踐理論 《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第5 期
地方道教與民間信仰 《民俗研究》1997年第4 期 10-6-97
體驗·自覺 《讀書》1997年第9 期 11-2-97
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超越文化的局限:本土人類學與中國社會科學的思考 《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卷20 5-1-97
象徵與儀式的文化理解 《象徵與社會-中國民間文化的探討》天津出版社 12-1-97
象徵與社會:中國民間文化的探討 天津人民出版社 12-1-97
村落視野中的家族、國家與社會-福建美法村的社區史 《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2-2-97
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譯作) 北京三聯書店 12-30-97
當代人類學(譯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97
文化變遷與現代性的思考 《民俗研究》1998年第1 期 1-1-98
象徵的秩序 《讀書》1998年第2 期 2-1-98
船幫、媽祖、跨世紀 《讀書》1998年第7 期 7-1-98
國家與社會關係史視野中的中國鄉鎮政府 《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8年第24卷
想象的異邦——社會與文化人類學散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
社會的構成(譯著) 北京三聯書店 1-1-98
民族國家與暴力(譯著) 北京三聯書店 1-1-98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譯著) 北京三聯書店 1-1-98
The Fa Zhu Gong Festival: The Birthday of God or the Reprodu 歐洲漢學會第12屆大會主講演,愛丁堡 9-10-98 王銘銘
History,fraternity and reciprocity-the folk model of welfar Chinses social sciences yearbook( 1998 ) 10-10-99
格爾茲的解釋人類學 《教學與研究》1999年第4 期 4-10-99
村落姓氏與權利 《民俗研究》1999年第1 期 2-10-99
教育空間的現代性與民間觀念_閩台三村初等教育的歷史軌跡 《社會學研究》1999年第6 期 6-10-99
民族與國家_從吳文藻的早期論述出發(之一) 《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6 期
地方政治與傳統的再創造 《民俗研究》1999年第4 期 4-10-99
家庭危機與公共權力_台灣石淀鄉生活史研究筆跡 《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10-10-99
逝去的繁榮_一座老城的歷史人類學考察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10-99
他者的意義_論現代人類學的後現代性 廣西民族學院「人類學本土化國際研討會」
漢語人類學_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 江蘇吳江社會學人類學在中國的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 11-10-99(資料來源:北京大學網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