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馬勒
瑪格麗·馬勒(Margaret S. Mahler,1897—1985)匈牙利病理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是動力心理學學派中著名的客體關係理論的主要奠基人。馬勒自1930年開始在維也納以一位孩童分析師的身份開始她的事業生涯。1938年,她離開維也納,搬到紐約,成為紐約州立精神醫療機構兒童服務部的一位照會精神專科醫師。在1950年代,瑪勒在紐約市的馬斯特兒童中心建立起她的觀察方面的研究。
目錄
簡介
自此,她開創性的把有關孩童期精神病用精神分析觀點加以概念化的工作。之後她擴展了範圍,把對正常嬰兒以及他(她)們的母親的觀察也包括進來(Mahler & Furer,1968,p.13)。她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針對母親與其嬰兒間互動的觀察。從這些母子或母女間互動的重複、外顯行為的觀察,瑪勒推斷有所謂「前語言期的心理過程」(preverbal psychological processes)正在孩童身上發生。她的這些關於生命頭三年所發生內在心理事件(intrapsychic events)的描述和整合陳述給予有關發展和客體關係的研究一個非常重大的貢獻。
就概念上來講,瑪勒很小心仔細地把她的工作和傳統的本能模式以及梅蘭尼·克萊茵、D.W.溫尼可、雷諾·史必茲(Rene Spitz)及其它人的工作連結在一起。雖然她和其它精神分析作者們的連結,範圍從傳統的本能理論家到自我心理學家,瑪勒本人並不列入某一合宜的類別中。或許她最適合被描述為一發展心理學家,因為她和她的同儕研究者們(Mahler、Pine & Bergman,1975,pp.5,6)運用了客體關係概念並把焦點放在人的心理誕生上面。
心理誕生不同於生物誕生。生物誕生是看得到且富戲劇性的,而心理誕生則是逐步性地揭開,所涉及的心理過程只有部分是在可看見的行為中顯露出來(Maler et al.,1975,p.3)。心理誕生是嬰兒藉由和母親的分離而個體化而成為一個個體的過程。這個分離和個體化過程大約是從4到5個月大一直進行到30或36個月大。
雖然她受正統的精神醫學和精神分析理論的滋養,瑪勒的發展模式並不同於傳統弗洛依德有關發展的本能模式。她視自體的整個進展性機體為經由共生、分離和分化(symbiosis,sepa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的種種過程。瑪勒相信人類的人格發展開始於和另一個人之間的心理融合狀態中,然後慢慢進展到分離的心理過程中。瑪勒的模式所訴諸的是暗示最早的人類存在狀態是一種連結、一種依附、一種結盟關係(connectedness,attachment and affiliation)。然而,在此意義下,她的模式又不同于丹尼爾·史登(Daniel Stern)(1985)及其它依附理論家(Ainsworth & Bowlby,1991;Ainsworth et al.,1978;Bowlby,1980),他們視人類對有關連結性的意識之達成是嬰兒發展過程的終點,而不是瑪勒所認為的起點。
評價
瑪勒認為早期共生狀態的未完成危機及殘留物和分離過程及成為個體化一樣都會終生地影響着關係。然而,瑪勒集中重點在這些臨床議題上作為之後成年期的精神病理的預測,有時候會遮蔽了純粹的發展議題。
瑪勒的觀念對現代兒童發展心理學、動力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