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溫度
環境溫度測量方法
環境溫度是用來表示環境冷熱程度的物理量。鑑於反映環境溫度的性質不同,其測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幹球溫度法:將水銀 溫度計的水銀球不加任何處理,直接放置在環境中進行測量,得到的溫度為大氣溫度,又稱氣溫。 (2)濕球溫度法:將水銀溫度計的水銀球用濕紗布包裹起來,然後放置在環境中進行測量,由此法所測得的溫度是濕度飽和情況下的大氣溫度。幹球溫度和濕球溫度的差值,反映了測量環境的濕度狀況。 濕球溫度與氣溫、空氣中水蒸氣分壓間存在一定的關係式: he(Pw−Pa)=hc(Ta−Tw) (1)式中: he——熱蒸發係數; Pw——濕球溫度下的飽和水蒸氣分壓(濕球表面的水蒸氣壓強),Pa; Pa——環境中的水蒸氣分壓,Pa; hc——熱對流係數; Ta——幹球溫度,℃; Tw——濕球溫度,℃。 (3)黑球溫度法:將水銀溫度計的水銀球放入一直徑為15cm外塗黑的空心銅球中心進行測定。此法的測量結果可以反映出環境熱輻射的狀況,關係式為: Tg=(hcTa+hrTr)/(hc+hr) (2)式中: Tg——黑球溫度; hc——熱對流係數; Ta——幹球溫度,℃; Tr——平均輻射溫度,℃; hr——熱輻射係數。 以上3種方法測定的溫度各代表一定的物理意義,各值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在表示溫度時必須註明測定時採用的測量方法。
生理指標
(1)體溫:為評價高溫環境和預測機體蓄熱程度的常用指標。高溫環境下勞動者的口溫生理上限為37.4℃,安全上限為37.8℃,耐受上限為38.3℃。 (2)皮溫 :能綜合反映熱接觸者的冷、熱、舒適和灼痛的感覺程度,以及環境溫度舒適的範圍。無論在休息或活動的情況下,人感覺到舒適的皮溫為28~34℃。以平均皮溫(皮膚表面各點溫度的平均加權值)34℃作為舒適與過熱的界限。 (3)平均體溫:平均體溫=0.7肛溫+0.3平均皮溫。它包括了體溫和皮溫,能較二者單獨應用評價熱環境好。最高耐受平均體溫為38.5~38.6℃。 (4)心率:心率是反映機體心血管系統負荷的最敏感指標。135次/min作為人體對高溫環境下勞動時心血管系統失調的閾值。 (5)出汗量:當氣溫超過35℃,維持機體熱平衡完全依賴蒸發散熱途徑 ,散熱蒸發主要是通過皮膚出汗蒸發,故常用來評價熱環境。有人提出一個工作日6L汗為生理上限。 (6)其他常用指標: 生理緊張指數(IS)=心率÷100+體溫增加值+體重差值蓄熱指數(BHSI)=0.83×體重×平均體溫增加值÷體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