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評論
現代評論 |
中文名稱;現代評論 語言;中文 類別;綜合 創刊時間;1924年12月13日 出版周期;周刊 編輯;王世傑 停刊時間;1928年12月29日 |
《'''現代評論'''》,是一本綜合周刊,1924年12月13日在北京創刊,1928年12月29日出至第9卷209期停刊。 其間還出版3期增刊和一批「現代叢刊」。王世傑負責編輯,主要撰稿人有燕樹棠、高一涵、周鯁生、陳西瀅、陳翰笙、張奚若、李四光、胡適、唐有壬等,多為留學英、美的教授學者。徐志摩、丁西林、凌叔華、聞一多、沈從文、胡也頻等亦有文學創作在該刊發表。
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文藝、哲學、教育、科學等各方面。[1]
目錄
發展歷史
民國早期《小說月報》1910年創刊, 《新青年》(1915發起),《創造季刊》(1921)與《現代評論》是中國文學改革之領先刊物, 使印刷品從歷代儒家文言走向口語白話文方向。 諸期刊同人與教育部(胡適前任部長)有密切關係直接影響學校教材課程。
1911辛亥革命後一個重要成就即是這語言改革與教育平等化道至解決一班平民百姓文盲問題。 這類刊物是新作品的搖籃 同時也提供理論基礎引進歐美日文學概要。
現代綜合性刊物。周刊。1924年12月13日創刊於北京,以26期為1卷。1927年7月23日出版第6卷第137期後,遷往上海。
1928年12月29日出至第9卷第209期停刊。其間曾出增刊 4種:《關稅會議特別增刊》、《第一周年紀念增刊》、《第二周年紀念增刊》、《第三周年紀念增刊》。又以現代社名義編輯出版《現代社文藝叢書》,收有楊振聲的《玉君》、丁西林的《一隻馬蜂及其他獨幕劇》、徐志摩的《志摩的詩》等。
該刊籌備期間,預告由創造社和太平洋社合編。郁達夫曾代表創造社參加部分籌備和編輯工作。創刊後實際負責人為王世傑。先後參加編務的還有燕樹棠、周鯁生、錢端升、陳翰笙、彭學沛等。陳西瀅(陳源)為第1、2卷文藝版閱稿人,第3卷後由楊振聲繼任。
主要內容
刊物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法律、哲學、科學、教育、文藝諸方面,以論文為主。每期均設「時事短評」欄。第 1卷第22期起又設「閒話」欄,由西瀅主撰,後輯成《西瀅閒話》一書出版。張定璜(張鳳舉)的《魯迅先生》是最早重要魯訊評論發表於《現代評論》1卷7期、8期。
刊物評介
該刊北京出版階段具有較濃厚的自由主義色彩。
在1925年「五卅運動」、北京女師大學潮和1926年「三·一八」慘案期間,曾發表一定數量的反帝反封建反軍閥、傾向進步的文章和創作。但也發表了一些為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政府開脫、指責愛國運動和進步青年的文章。魯迅等人在《語絲》等刊物上對此作過嚴正的批判。該刊遷上海後,傾向國民黨政權。
該刊雖非文藝性刊物,但在發現、培養文學新人和繁榮當時的文學創作方面,有一定貢獻。凌叔華、沈從文、胡也頻等都是在《現代評論》上嶄露頭角的作家. 其歐美日譯文幫助打擊封建思想。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評論丨中國式現代化科學回答 ,搜狐 , 2022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