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珠明料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青花料之一。由天然鈷土礦煅燒而成,是青花主要着色原料。雲南、福建、江西等省均有生產。

珠明料的礦料來源很廣,雲南、福建、江西等地都有可開採的礦山,但不同時間及產地成分相差很大,其中上等料出自雲南地區。而當時雲南的首府不在昆明,在祥雲,且雲南管轄之大可到東南亞部分地區,如緬甸、老撾等國的地域,可見分布之廣,而按《浮梁志》所標註,最頂級的尖兒貨是「來自宣威」。[1]


雖說產地不同,但這些礦山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山上的樹木長不高,只有稀少的灌木叢,被戲稱為瘌痢山。每逢大雨過後,有些礦料就裸露出地面,撿拾可得;有的礦藏較深,一堆堆聚在一起,當地人稱作「母雞孵蛋」,要挖掘才可得。這些撿拾和挖出來的料子統稱為「碗花」,上等的料上面有白花點兒叫「白花」,又稱為「珠明」、次者叫「省莊」、再次叫「黑花」,最次叫「粉料」。藍浦在《景德鎮陶錄》中,又把質地較好的料子稱為「韭菜邊」和「老圓子」。據說,最好的料看起來是軟的,摸上去是硬的,掰開來是墨綠色的,大多呈片狀,稜角多,也叫老山料,屬一等料。

通常這些礦料經過精選後,氧化鈷含量在5%左右,上品者可達8-9%。但生料繪製出的顏色較淡,不宜直接使用,需要再加工。先用水搓洗數次,再入窯爐煅燒。將煅燒後的鈷料再次揀選分級,再次粉碎,在瓷質研缽中研磨。最初幾次研磨之後要漂洗,去除雜質及可溶鹽類。逐次研磨,越細越好,最終達到經1200℃燒制,發色鮮藍青翠的效果。康熙青花的濃翠料色,就是精細珠明料的色澤效果。

所以,雖然早在明永樂年間,景德鎮御器廠的工匠們便已使用江西本地產「珠明料」繪畫,甚至在嘉靖後成為主要青料。但那時的工藝還停留在水洗法的粗加工階段,卻已經比其他青料鮮艷純正,是當時公認的標準青花色彩。直到清康熙中期,隨着煅燒法的出現,提純工藝逐漸成熟,發色穩定、濃翠純藍的上等「珠明料」,已可取代流行更早、成色灰藍且不穩定的「浙料」,成為康熙官窯青花瓷的首選青料。實際上,康熙瓷器影響後世極深的「青花五彩」,也正是從使用珠明料開始的。[2]


雖然珠明料在青花史上地位顯著,卻由於三百年的朝代更迭,加之近代外來顏料的衝擊,本就原料稀有、工藝複雜的「珠明料」,斷斷續續幾乎消失。民國以後,德國、日本的氧化鈷進入景德鎮青花料市場,人們稱為「洋料」,珠明料生意自此逐漸衰落,並於民國 19年(1930年)中斷。

民國 24年(1935年),江西陶業管理局局長杜重遠接受饒華階的建議,採辦雲南「珠明料」。建議提到:「然洋料充斥,乃銷於製造粗瓷者,而製造最上等之美術品及脫胎、粉定國瓷,非需要真正頂上等雲南珠明料不可。」「又查洋料價值約每兩售價法幣三角……,刻下市面缺乏最好之雲南料,即每斤售價十元,亦難買進。」由此可見,「珠明料」的傳承經歷了怎樣的輾轉沉浮。

時至今日,「珠明料」加工工藝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掌握這門技術的工匠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不過,在景德鎮依然有一些有理想的作坊,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不惜成本地去調配和使用上等「珠明料」,覺山隱窯也是如此。因為,對於和我們一樣的制瓷人來說,只有對每一個環節的精益求精,才能得到最完美的青花,才能對得起我們一直堅持的器物精神,以及數位匠人對她的寄託!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