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琳镇
珠琳镇位于广南县西部,距县城53公里。地处广南、砚山、丘北三县交界处,东临旧莫乡,南与五珠乡和砚山县阿猛镇交界,西与砚山县阿猛镇和丘北县天星乡相连,北接者兔乡。
全镇总面积497平方千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16.4℃,年均降雨量1038毫米。[1]
目录
经济综述
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471万元,粮食总产量1.94万吨,财政收入586.6万元,人均有粮328公斤,人均纯收入980元。
农业生产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烤烟、杂交玉米、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载、水稻旱育稀植、优质辣椒为重点,依靠科技、面向市场,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粮食总产量1941.3万公斤。
杂交玉米播种22158亩,水稻旱育完成512亩,稀植大田完成9216亩,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完成4721亩,优质辣椒完成21745亩,优质花生完成8127亩,电脑农业完成22273亩,稻鱼工程完成51亩,无公害蔬菜完成1146亩。
良种推广、玉米宽窄行种植、土肥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等科技推广措施广泛被群众所接受。
小康示范村
建成干水井、拖白泥上、下寨3个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干水井完成长3公里,宽4米的进村砂石路;完成长400米,宽4米的进村水泥路主干道;完成长200米,宽2米的入户道路;完成厩改40间,卫生间40间,卫生厨台40个,沼气池40口,科技活动室1间(配备广播、电视、影碟机各一套),标志牌2块,公厕1间,新建滤砂池1个,蓄水池1个,茅草房改造11户,投入养猪滚动资金3万元。
总投资46.5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补助2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9.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7万元。拖白泥上、下寨脱贫奔小康示范村共296户,自7月份启动以来,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仍如期完成任务。先后完成长1800米,宽4米村内水泥路面;长1.4公里侧沟;长1.6公里的柏油路;建成卫生间148间,沼气池148口,厩改148间;科技活动室1间(配套桌子34张,广播电视影碟一套);标志牌2块;人饮工程改造656米;茅草房改造12户。总投资127.992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4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62.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5.392万元。
支柱产业
始终把烤烟、畜牧、林业、辣椒、花生、药材作为支柱产业加大培育力度。烤烟、畜牧、辣椒已经成为我镇财政增长、群众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烤烟方面, 2004年共收购烟叶6.19万担,烟农收入2635万元,为国家创税527万元,烤烟税收占全镇财政总收入的92%,成为支撑我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产业。
畜牧业方面,通过积极争项目,抓基础、扶重点、靠科技、强服务,一 年来,争取上级畜牧业专项扶持资金12万元,建立以干水井、煤炭坡、老街子等村为主的示范基地,扶持重点户、示范户60户。大牲畜存栏20972头(匹),其中牛存栏19993头;生猪存栏52273头,出栏42270头;山羊存栏782只,出栏235只;家禽存栏117229只,出栏128116只;肉类总产量3846吨,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33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畜牧业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二大主要经济来源。林业方面,先后完成人工造林车桑子点播10682亩,退耕还林200亩,群众自育直杆桉树苗200余万株。
共立案查处林业案件21起,行政处罚21人(次),查处率100%。收缴木材39.624m3。发放防火知识挂历2500份、《生产用火许可证》1000份、《坟火通知书》1000份,宣传标语50条(幅),复铲防火线4公里。辣椒产业方面,从抓品种改良、科技示范推广入手,向质量和亩产要效益。2004年种植20840亩,产2100.2吨,农民收入达13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209元。[2]
基础设施
自筹资金23.8555万元,完成长361.6米,宽4米的集镇老街道水泥路面铺设;完成拖白泥至拖冲街的乡村公路修复3公里;完成水利工程915件,其中"五小"水利工程894件,小型水利工程5件,饮水工程5件,治理水土流失11件0.6平方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800亩,改善灌溉面积2800亩,解决3990人,1320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
总投资140.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77.4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2.8万元。
完成白泥塘、松树坡至老街子、拖白泥、新寨打车坝四个片区"烟水"工程74件,总投资150万元。完成供电量440万kw.h,电费收入197万元,占任务170万元的115.9%。邮政、通信业务稳中有升。;[3]
乡镇文化
卫生保健事业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高,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门诊4432人次,住院756人次,治愈好转率达86.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62%,兑现住院补偿资金587677.68元,受补偿1045人次,兑现门诊补偿资金61942.27元,受补偿9446人次。认真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整理工作。组织苗族芦笙队、壮族民歌和回族青年文艺队参加广南县"花街节"和阿哈铜鼓参加省、州展览。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村级地面卫生接收站发展到62座,广播室发展76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5%。[4]
人口与环境
认真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持证生育率达93.7%,出生率16.7‰。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07本,其中有60户按时足额领取了一次性奖金,共计59000元;有47名独生子女享受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费制";有74名60-70周岁独生子女家庭领取了养老补助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保护森林资源,搞好小流域治理,保持水土流失,加强宣传和管护力度,全镇森林覆盖率21.4%。
经济发展
积极开展税法宣传、加强征管,坚决打击偷税、骗税、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圆满完成各项财政税收任务。坚持"三农"服务方向,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降低风险,保证了全镇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100万元,比上年末净增了200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2900万元,比上年末净增了7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300万元,比上年末净增646万元。全年累计投放贷款1065万元,比上年同期多投211万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