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班卡文筆塔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班卡文筆塔

建造於;光緒二十二年

集資;118兩文銀

投資;18萬元

班卡文筆塔建造於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共有七層,高8米,是十戶(今班卡鄉)大叢魯光榮統領班卡眾姓老幼,集資118兩文銀,請劍川石匠師傅趙文政趙文盛用了兩年功夫建造的。[1]

目錄

基本內容

位於建水城南3公里拜佛山,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塔高31.4米,塔體為青石所砌,下呈四方八棱形,中部為方形,頂端呈扁平狀,整體不分級,無裝飾,巍巍凌空拔地而起,造型獨特新奇。1993年公布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形成緣由

文筆塔建造的緣由——是出於「以文壓武」,以息古時當地常有的械鬥之風,同時也是「尊孔崇文」、「儒佛歸一」的絕妙例證。文筆塔獨特的造型給人予豐富的假想。若從山麓仰望,塔似神筆,呼光喚影,孤高迷離;若在壩子中舉目遠眺,筆桿巍巍凌空而起,挺拔俊秀,筆尖聳指蒼穹,塔身隱沒在煙波霧靄之中,恰似一枚欲卉月宮的火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著名的高級古建築專家鄭孝燮羅哲文等人老察後認為,這種現代派風格造型的古塔「在全國是狂無二的」。羅老還欣然題詩讚:「精工巧構擎天表,文筆塔為名形制殊。」不是浮圖似浮圖,中華寶塔吉今無。

同時它的建造也為增添聞之水秀山清,偏雅之境,人傑地靈,皆稱仁里之鄉的班卡姿色,使山村更加文雅秀麗。文筆塔建造後,其塔頂長有一棵四季青樹,經多年的成長後,樹根纏繞於塔身,形成了樹包塔、塔包樹之景觀。由於塔頂青樹樹根已墜地,長速迅猛,加之歷次地震和大樹枝葉的重力影響及風向作用,致使文筆塔重度向西傾斜。根據這一情況,為保護這一古蹟,1992年,曾用鋼架加以固定,但也無法控制其向西傾斜之趨勢。

2002年,鄉黨委、政府作出了重修文筆塔的決定,在上級的扶持下,投資18萬元,將塔身校正,加固了塔的基礎部分,搬遷了三戶農戶,將塔四周築起圍牆,修建了大門,進行花園式管理,同時在文筆塔範圍內開辦了文化站,使之成為集文筆古塔和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好去處。

傳說

文筆塔建造原由的傳說至今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也有的是後人根據文筆塔、青龍橋和甘龍潭的建造,把它們合起來進一步形象化。

傳說之一:「懾服石虎」。據傳建文筆塔是因魚塘村小箐丫口安信槽山有一隻石虎,面對班卡,抬頭仰望,虎視眈眈,被認為是壓制(吃)班卡。而當時班卡人又怕安信槽人,班卡人經幾次較量都難以取勝,因此,對石虎吃班卡的說法深信不疑,無奈之下還偷偷地把石虎的下巴打掉。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而建造文筆塔,以此來懾服石虎對班卡的威脅。

傳說之二:以懾服石虎為由,鼓動民眾集資。據傳因當時的十戶把總魯光榮,受外界文化的影響,他為了發展班卡文化,設想要修建文筆塔,但憑一個人的力量又建不起來,所以,就以石虎吃班卡為由,來鼓動眾姓老幼集資,實現建造文筆塔振興班卡文化的目標。

傳說之三:因文筆塔建造後,續建了青龍橋和甘塘(一個圓池塘),人們又把文筆塔比喻為「箭」和「筆」,把青龍橋比喻為「弓」,把甘塘比喻為「硯」。稱之為「弓橋箭筆」,有「筆」有「硯」。以啟示人們團結一致,奮發上進。

參考來源

  1. 班卡文筆塔,雲南名勝古蹟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