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愛德華·埃爾斯沃思·瓊斯 (Edward E. Jones 1928—1993)  美國實驗社會心理學家。積極推動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對歸因理論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977年榮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目錄

對應推論

瓊斯和K.E.戴維斯在1965年提出的歸因理論稱為對應推論。這個理論主張,當人們進行個人歸因時,就要從行為及其結果推導出行為的意圖和動機。推導出的行為意圖和動機與所觀察到的行為及其結果相對應,即對應推論。一個人關於行為和行為原因所擁有的信息越多,他對該行為所作出的推論的對應性就越高。一個行為越是異乎尋常,則觀察者對其原因推論的對應性就越大。

詳細介紹

影響對應推論的因素主要有3個:

1、社會期望:一個人表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行動時,我們很難推斷他的真實態度。如一個參加晚會的人在離開時對主人說對晚會很感興趣,這是符合社會期望的說法,從這個行動很難推斷其真實態度。但是當一個人行為不符合社會期望或不為社會所公認時,該行為很可能與其真實態度相對應。如上述參加晚會的人在離開時對主人說晚會很糟糕,這是不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它很可能反映出行動者的真實態度。

2、非共同性結果:指所選行動方案有不同於其他行動方案的特點。例如,一個人站起來,走去關上窗戶,穿上毛衣,此時我們可以推斷他感到涼了。單是關上窗戶的行動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這個非共同性結果就可以使人推斷這個行動是由於涼。


3、選擇自由:如果我們知道某人從事某行動是自由選擇的,我們便傾向於認為這個行為與某人的態度是對應的。如果不是自由選擇的,則難於作出對應推論。

[1]


參考來源

  1. 心理學百家 瓊斯, 心理學空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