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
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從事山地農業。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省。瑤族分布的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區。瑤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支系比較複雜,各地差別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話。通用漢語或壯語。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 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由於長期與漢、壯、苗等族接觸,各地瑤族一般又兼通漢語,部分兼通壯語和苗語。
瑤族 | |
---|---|
瑤族 |
目錄
起源和歷史[1]
瑤族祖先為盤古,在新石器時代擅長製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瑤族先民稱為「窯民」;後來陶罐坯料製作由手工發展為旋轉搖動制坯,窯民改稱「搖民」;瑤族先民中四大姓之一雷氏,來源於發明養蠶繅絲的黃帝之妃方雷氏(嫘祖),故瑤民善養蠶,又衍生出「繇民」一稱;後蚩尤率領三苗和搖民與炎黃大戰失敗,搖人歷經夏、商、周征伐,一部分被當成勞役奴隸,稱之為「徭役」或「傜役」,即「傜人」(周去非《嶺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與中國也)。
此後歷代傜人不斷反抗封建統治壓迫,嘯聚山林、不繳賦稅,至宋代又有「莫徭」之稱,意即不繳稅賦、不賦勞役之人;到了元代,統治者認為這種不賦徭役、刀耕火種的人群是野人,故將徭人的徭字改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謂之「猺民」。
隨着歷史的發展,在湖南和湘桂粵邊界地區分布的瑤族下山定居,耕種或租種居地周邊的旱地和水田;或被招為瑤兵,屯田戍守;或遷徙而與漢族雜居,瑤族社會出現生產方式的變化,從山居游耕逐漸向定居定耕過渡;瑤族內部逐漸形成平地瑤、布努瑤、茶山瑤、盤瑤四大支系。新中國成立之後,採納了民主人士的提議,廣泛徵得本民族同意,將美玉旁的」瑤「字作為該名族統一名稱:瑤族。
宗教信仰[2]
瑤族崇奉各種自然神、圖騰神和祖先神。自然神:同其他民族一樣,瑤族認為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神靈,因此他們祈求萬物神靈,能驅除自然災害,給予他們平安富足的日子。
圖騰神:瑤族對氏族圖騰極為崇拜,認為它具有莫大的神力。盤瓠,亦稱盤王、盤護、盤古等,是神話傳說中龍犬的名字。瑤族的盤瓠崇拜,實際上是一種圖騰崇拜。很多瑤族人都認為盤瓠是瑤族的始祖,把他當作始祖神加以崇拜、祭祀與供奉,瑤族的先民每逢遷徙,必攜帶祖先偶像,每到一處,必先立盤王廟,以進行祭祀。祭祀分為大祭和小祭。大祭每隔三四年或數十年進行一次,規模宏大,以宗族或連村的方式進行,祭期為三至五天,要進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唱盤王歌,擊黃泥鼓,以歌頌祖宗的豐功偉績,歡慶是年的五穀豐收。除集體儀式外,各家各戶還要殺雞宰豬,賓朋好友會聚一堂。小祭是以戶為單位進行的,每年或每兩年進行一次,主要的活動是本戶的男女老少一起拜祭盤王供像,祈求全家人平安,來年糧食豐收。
祖先神:由於瑤族人相信人死亡後有鬼魂存在,為了表示對死者的懷念和對先輩的尊敬,在死者的墓中放置工具、用具和食物,同時祈求得到祖先神的庇護。瑤族在氏族部落中還要祭拜共同的祖先:盤瓠、伏羲兄妹神、社王神、神農神等。隨着社會的確立,一家一戶的祖先崇拜日益盛行,把祖先的神龕放於正堂中,在神龕的上面是祖先的畫像或神名,後人跪拜祖先,祈禱人丁興旺、五穀豐登。
宋、元以來,道教和佛教相繼傳入瑤區。道教的傳入,對瑤區影響頗大,瑤人的喪葬祭祀儀式,開始按照道教的法旨進行。同時使得。瑤區的祭祀儀式變得多樣性和複雜性。
服飾特點 [3]
瑤族支系眾多,分布廣闊,各支系服飾也不盡相同。所以,過去瑤族曾因服飾的顏色、褲子的式樣、頭飾的裝扮不同而得各種族稱。廣西南丹瑤族男子穿交領上衣,下着白色大襠緊腿齊膝短褲,因而得「白褲瑤」之稱;龍勝的瑤族由於穿紅色繡花衣而得「紅瑤」之稱,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瑤族服飾的色彩、款式之豐富。
瑤族頭飾也頗具有特色,她們創造了多姿多彩的頭飾:有「龍盤」形、「A」字形、「月牙」形、「飛燕」形等;有的戴竹箭,有的豎頂板,有的戴尖帽,有的戴竹殼。廣西賀縣的瑤族婦女戴十餘層的塔形帽子,頗為壯觀。湖南瑤族的女子以蜂蠟塗發,椎髻於頂,無論寒暑,均以花帕包裹呈梯形,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避風遮陽,清秀大方,猶如「學士帽」,又似宮妃繡冠,婚後則取下蛾冠,表示已成家立業,開始新的生活。
瑤族婦女精於藍靛印染,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術。她們將自己種植的藍草經過浸泡加工後,提取藍靛,加入白酒,經草木灰過濾、發酵呈黃色後便可染布。在染布過程中經過數次浸染、晾乾,直到布料呈深藍帶暗紅色為止。為了使布堅挺耐用、顏色深重,還把已染好的布放入燉縮的牛皮溶液或豬血溶液里,進行蒸曬。
瑤族服飾美還是集中地反映在挑花的構圖上。挑花圖案以及服飾的特徵在某種程度上是宗教的反映。廣西西林縣瑤族保留着一件已有數百年的「師公」(宗教)服飾,上面繡有許多天神、山神、雷神、日神等,表達了瑤族人民多種崇拜的心理特徵。
在遠古時代瑤族就會運用抽象的文化意識。南丹瑤族男子白色褲上的五條垂直紅線,相傳是瑤族祖先為了捍衛民族尊嚴而帶傷奮戰的十指血痕。女子着無袖、無扣、貫頭褂衣,兩側不縫合,僅將前後襟底邊相連,下着蠟染裙,背飾花背牌。其上的方形圖案,傳說是當年被土官奪走的瑤王印章的模樣,繡在衣上以示紀念,也是他們氏族圖騰的標誌。
建築特點[4]
依深山密林而居的瑤族住房,多採用『人』字形棚居建築式樣,常用杉木條支撐屋架,屋頂蓋草或杉皮,周圍以小雜木或竹片圍壁。在大山里,還行一種『半洞居』住宅形式,即依山挖洞,在洞外用杉木接蓋住宅,上蓋杉皮。日間在住宅活動,晚上人洞內臥宿。在坡度較大的山嶺地帶,有『吊樓』式建築,即房屋的一半建在坡地上,另一半則依山勢坡度的大小建築吊樓。居盆地、丘陵地區的瑤族,住房多為土木或泥木結構。房舍建築一般分住房、寮房。
傳統節日[5]
鳥節
富川等地盤瑤傳統節日。又名敬鳥節、趕鳥會、招鳥節。農曆二月初一,家家戶戶做湯圓、糍粑,掛到樹上餵鳥,並燒香祈禱,希望田裡無蟲無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現鳥節還增添了鳥交易、青年男女對歌等活動。
討念拜
意譯是月半所過的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舉行。這三天,瑤家山寨歡騰得象點燃的鞭炮。
成人禮----度戒
瑤族度戒是瑤族男人的成人儀式,是瑤族特有一種習俗,是瑤族男人成長程中不可少的神聖一課,比娶新嫁女還要隆重。瑤族不認為18歲是成人的年齡,在他們看來年齡無論大小,只要度戒過關,就是男子漢,就得到了神靈的保護,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可以擔任全寨的公職,獲得男性人生的社會價值。
達努節
「達努」是瑤語,意為「不要忘記」。節日定在農曆的五月二十九日。相傳這一天,是瑤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節」。
盤王節
是瑤族最為盛大的節日,節日時間為農曆十月十六日。但根據各地瑤族傳統習俗和穀物收成、人畜康泰的情況而定,每三五年才過一次,甚至有的XX年過一次。每逢「盤王節」,村寨房舍要打掃乾淨,男女老幼梳妝打扮,換上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盡歡而散。
飲食文化 [6]
瑤族食物以玉米、大米、紅薯為主,芋、粟、麥為輔助食物。常食蔬菜有白西瓜、冬瓜、南瓜、蘿蔔、白菜、芥菜、辣椒、茄子、豆角、番茄等。此外,還按季節採摘竹筍、蘑菇、木耳、香菌等作為菜食。瑤族喜歡自製豆腐,特別是湖南瑤族自製的"豆腐圓",鮮嫩可口,是節日必備佳肴。瑤族製作臘肉、熏肉及酢肉也很有特色,尤其是廣西金秀大瑤山瑤族醃製的"鳥酢",是一種著名的風味小吃。糍粑亦是瑤族傳統的風味小吃,是節日必備食品。瑤族有喝酒嗜好,不少地方男子飲酒用碗不用杯,特別是節日喜慶,終日痛飲。打油茶是瑤族一種飲食風俗。每天清早起來,燒開水後,架上茶鍋,放入一小撮茶葉加油鹽小炒,待茶葉香味撲鼻,衝上開水煮滾,即製成噴香油茶。每逢客至,主人常以油茶待客,以示敬意。
瑤族喜喝甜酒。凡有賓客臨門,主人先敬上一杯甜酒。還有一種瑤族女人坐月子時喝的甜酒,它與一般的甜酒不同,煮時需加薑片、紅糖和雞蛋,是很好的滋補品。坐月子的婦女喝這種甜酒,可收到強身補血和恢復健康的功效。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瑤族的祖先是誰 瑤族起源介紹 快資訊,2018-03-10
- ↑ 瑤族的宗教信仰 瑤族人信仰什麼? 快資訊,2019-11-30
- ↑ 瑤族服飾 博雅特產網,
- ↑ 瑤族建築特點,多採用『人』字形棚居 快資訊,2018-12-05
- ↑ 瑤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快資訊,2018-10-16
- ↑ 廣西瑤族飲食文化知識 散文吧,2017-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