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甌海區新橋街道

甌海區新橋街道,位於浙江省溫州市區西南城郊(鹿城區西南邊,甌海區北部),距市中心3.2公里,區域面積8.6平方公里,下轄5個社區(新橋、白泉、金蟾、站前、前花)、5個行政村(新橋、山前、三浹、西湖、高翔),人口93531人(2010年),2003年12月31日新橋撤鎮建立街道。 [1]

中文名: 溫州·新橋街道

外文名: Wenzhou Xinqiao Street

別 名: 新橋鎮(舊稱)

行政區劃代碼: 330304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

地理位置: 華東地區

面 積: 8.6 km²

下轄地區: 新橋、白泉、金蟾、站前、前花

政府駐地: 金蟾大道6號

電話區號: 0577

郵政區碼: 32500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93531人(2010年)

著名景點: 景山公園、夢多多小鎮

機 場: 溫州龍灣國際機場

火車站: 溫州站,溫州南站,溫州西站

車牌代碼: 浙C

軌道交通: 溫州軌道交通S1線·新橋站

目錄

歷史沿革

新橋街道名以駐地新橋村得名,村以橋得名。據清光緒《永嘉縣誌》載:明邑人王叔杲在此建廣濟橋,清同治七年(1868年)年邑人夏正鈞、孟璜等捐募重建,俗稱新橋。清代,屬永嘉縣吹台鄉十四都。民國19年(1930年)分屬金蟾鄉和干嶼鄉,民國29年(1940年)前後置新橋鄉,民國36年(1947年)歸屬金台鄉。1949年5月解放,沿用舊名;同年10月,民主建政設新橋鄉,屬梧田公社管轄;1961年改稱十三妹大隊,歸溫州市城西公社松台分社管轄;1962年建立新橋分社;1963年稱新橋公社;1983年歸屬鹿城區;1984年改為新橋鄉;1987年改鄉為鎮;1992年2月劃歸甌海縣。1949年為新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7年改鎮,1992年由鹿城區劃歸甌海縣(同年晚些時候甌海縣撤縣建區)。1997年,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新橋、白泉2個居委會和新橋、山前、三浹、西湖、岙垟5個行政村。2003年底,撤銷新橋鎮,設立新橋街道,管理原新橋鎮5村、5居,辦事處駐站前路(原新橋鎮政府駐地)。2008年末,面積7.69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5個社區,5個行政村,駐金蟾大道6號。

交通情況

2013年3月21日,溫州軌道交通S1線開工建設。途徑新橋街道,在海棠路設新橋站。

2019年1月29日,溫州公交B4路開通,2019年6月28日,溫州公交B5路開通,使得新橋去往溫州市區的交通更加發達。

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以來,新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依靠全街道人民,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經濟和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1992年新橋由鹿城區劃歸甌海區管轄以來,新橋人民搶抓機遇,創大業,短短10多年間,新橋由一個基礎設施落後、經濟平平的城郊鄉鎮一躍躋入浙江省百強鄉鎮、溫州市三十強鎮之列,同時還贏得全國優秀鄉鎮、創建全國文明工作先進單位、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綠色小城鎮、浙江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江省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溫州市三星級文明鎮等系列稱號,其事跡於1996年和2001年先後兩次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

現代農業

充分利用倚連城市的區位優勢,積極探索農業現代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新路子,農業效益日趨明顯。在全市實施的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中,按國內外先進的科技和生產標準規劃建設了省級蔬菜科技園區,總投資670多萬元,占地面積800畝。現已形成「田成方,路成網,溝相通,排灌方便,旱澇保收,穩定高產」的現代農業園區,成為全市現代化蔬菜種植的一個重要窗口和示範點。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平均每戶年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現今,全街道共有蔬菜基地面積2197畝,其中市一級常年蔬菜基地800畝,占全市一線蔬菜基地面積的36%。2004年為市區輸送質優味美的新鮮瓜果蔬菜達8.08萬餘噸。

工業經濟

堅持以科技進步為先導,以制度創新和提高組織化程度為途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培育主導產業,開拓潛在的產業空間,促進工業企業向科技化、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全街道現有非公企業850多家,主要集中在高翔、前花、西岙三個工業小區,形成了以鞋類、鎖業、機械為支柱產業,陶瓷、汽配、家具、眼鏡、閥門、五金等多種行業並駕齊驅的工業產品體系。企業規模不斷擴大,2004年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55家,年產值超億元以上的達4家。重點外向型企業有45家,其中12家企業取得了外貿進出口自營權,產品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溫州市重要的外貿強鎮之一。企業內部管理、外部銷售和形象策劃等方面不斷上檔次,全街道已有19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5家企業通過歐盟CE認證,1家企業通過美國API石油行業認證,大部分企業導入CIS企業形象策劃。為全面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推進了工業區企業自治管理模式和文明樣板企業創建等載體活動。

第三產業

伴隨着一、二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第三產業(服務業)迅速崛起,成為新橋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因地制宜,三級聯動,充分利用金溫鐵路貨運站的區位優勢和城鎮交通便捷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倉儲、託運、運輸等第三產業(服務業),建成了森馬集團行政大樓、散裝水泥中轉庫、申甌建材中轉庫、振豐儲運等一批大型三產項目,與溫州貨運場共同構築起功能齊全、設備完善的全市倉儲、託運集散中心。同時,全街道各村都已創建了三產發展公司,停車場、商貿大樓、安心工程、標準廠房、農貿市場和小水潭倉儲等一批村級三產項目正積極投建和陸續建成,使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由過去主要依靠土地徵用轉變為依靠第三產業創收上來。

城鎮建設

以規劃為導向,自覺接軌城市總體規劃,建成了53萬平方米的中心住宅區和30萬平方米的三個工業小區,先後建成了東西走向的西山路、甌海大道、溫金大道、金蟾大道和南北走向的站前路、國鼎路等一批高標準道路。建成了4所具有現代化氣息的中小學(新橋一小,新橋二小,新橋三小,新橋中學)、溫州市十大精品廣場新橋文化廣場、新橋醫院門診大樓(甌海區第二人民醫院)、排污泵站等重點工程,溫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坐落於轄區內,教育基礎設施和城鎮功能日益健全,城鎮品位與檔次不斷提高,形成了城市化的總體格局。

文明創建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深入開展「文明社區」、「文明單位」、「八星級家庭」等創建活動,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和城鎮管理力度,廣泛開展文娛、體育、書架子工程等群體活動,使新橋三個文明建設得到了協調快速發展。全街道現有省級文明社區1家、省級文明示範社區2家、市級文明單位5家。

視頻

甌海區-新橋鎮-金虹東街(夢多多小鎮)美食小吃街舉辦的美食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