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甘肃丹参

甘肃丹参 原图链接

甘肃丹参 甘肃丹参别名红秦艽、紫丹参、甘西鼠尾。上粗下细,长10~20厘米,直径1~4厘米。表面暗棕红色,根头部常由1个至数个根茎合着,根部呈辫状或扭曲状,外皮常有部分脱落而显红褐色。质松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可见浅黄色筋脉。气微,味微苦。[1]

目录

形态特征

甘肃丹参多年生草本,高达70厘米,全株密被柔毛。甘肃丹参叶均为单叶,具柄,叶片三角状或椭圆戟形,稀长圆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戟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粗锯齿,下面密被灰白色茸毛。花序顶生或腋生,小轮伞有花2-4朵,组成总状花序;苞片卵形或椭圆形,两面被长柔毛,花萼钟状,外被腺毛,二唇形;甘肃丹参花冠紫红色,筒部较宽短,平伸,筒内具毛环,花丝扁平。甘肃丹参小坚果倒卵圆形,灰褐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2]

生境分布

甘肃丹参生于山坡、林缘、路边、沟边及灌丛下草丛或溪谷旁,海拔120-1300米。模式标本采自华北。甘肃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的环境。生育期若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则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在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在肥沃的砂质壤土上生长,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高,中性、微酸及微碱性土壤均可种植。甘肃丹参分布于湖北、四川、甘肃、云南等地。[3]

功能主治

甘肃丹参主治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排脓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4]

种植技术

甘肃丹参种植需要将土地进行深翻处理,结合有机肥,做成高畦或平畦。根据不同地区的栽培环境,可选择扦插繁殖、种子繁殖方式,田间管理主要以中耕除草为主。追肥以及排灌需要注意生长情况。于6月-7月进行扦插繁殖。取甘肃丹参地上茎,剪成 10厘米一15厘米的小段,剪除下部叶片剪去1/2,随剪随插。在已做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开浅沟,然后将插条顺沟斜插,插条埋入土中6厘米。扦插后要浇水并遮阴。待再生根长至3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植于大田。也可以将代根的枝条直接栽种,注意浇水,也能成活。采用条播或穴播。穴播行株距同分根繁殖,每穴播种子5粒-10粒。条播保持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0.6厘米-1厘米,亩播种量0.5千克左右.如遇干旱,则播种前应先浇透水再播种。播后半个月左右出苗,苗高6厘米进时行间苗定苗。[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