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黃
生地黃 |
中文名稱:生地黃 英文名:dried rehmannia root 科:玄參科 屬:地黃屬 種:地黃 性味歸經:味甘、苦,性寒;歸心、肝、 |
生地黃,中藥名。為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乾燥塊根。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主治熱入營血,舌絳煩渴,斑疹吐衄,陰虛內熱,骨蒸勞熱,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目錄
信息
拉丁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
別稱: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懷慶地黃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管狀花目
分布區域:分布於中國大部分地區,朝鮮、日本也有。
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10-30cm,全體密被白色長腺毛,根肉質。
葉基生成叢,倒卵狀披針形,基部漸狹成柄,邊緣有不整齊鈍齒,葉面皺縮,下面略帶紫色。
花莖由葉叢抽出,花序總狀;萼5淺裂;莖紫紅色。也多基生,蓮座狀,卵形至長橢圓形,邊緣鋸齒。總狀花序頂生,花萼筒狀,萼齒5枚,花冠紫紅色,長約4cm,2唇形,裂片5枚,兩面被毛,花期4-5月,果期7-8月。
植物種屬
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地黃。
分布區域
分布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江蘇、湖北等省區。它原產於中國北京、天津、河南、河北、遼寧、山東、浙江、江蘇、安徽、山西、陝西、內蒙古、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道地產區
主產於河南、河北、內蒙古及東北。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1100m之砂質壤土、荒山坡、山腳、牆邊、路旁等處。
生長見習
喜溫和氣候及陽光充足之地,怕積水,忌連作,其塊根在25-28℃時增長迅速。
病蟲防治
葉斑病、輪紋病,發病前要用代森鋅或波爾多液葉面噴施2至3次,退菌特800倍液灌根一次,蚜蟲、紅蜘蛛、蠐螬等可按常規方法防治。
藥用價值
功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主治
1、熱入營血,舌絳煩渴,斑疹吐衄:本品苦寒入營血分,為清熱,涼血,止血之要藥。又其性甘寒質潤,能清熱生津止渴。
2、陰虛內熱,骨蒸勞熱本:品甘寒養陰,苦寒泄熱,入腎經而滋陰降火,養陰津而泄伏熱。
3、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腸燥便秘:本品甘寒質潤,既能清熱養陰,又能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10-15g。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
禁忌
1、中藥配伍禁忌:畏川烏、草鳥。
2、飲食禁忌:不宜溫熱飲食;忌血、蘿蔔、蔥、蒜。
注意事項
1、生地黃質地滋膩,柔潤,味甘而厚,擅補陰血,但有傷脾陽阻礙胃氣的不良反應,故脾胃氣虛,或脾陽不足,受納運化之力不足,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少食便溏,或腹滿泄瀉,舌質淡,苔白多津,脈細無力等症者當忌用鮮地黃、生地黃,以免傷陽困脾。
2、生地黃養血滋陰,屬性陰,濕邪也屬陰,兩陰相加,多生寒濕阻滯,且中焦脾土,與濕同氣相求,最易致滯,故不可使用本品。臨床表現為脘腹胸脅脹滿痞塞,噯氣不暢,矢氣不通,食欲不振,口渴少飲,舌苔厚膩等症者應忌用。
3、濕停成飲,飲聚成痰,痰飲與濕濁同源,皆因肺、脾、腎三髒陽虛所致。生地黃陰柔傷陽,有生痰積飲之弊,故痰飲滯膈,嘔吐清水,氣短胸悶,脅肋脹滿,肢體腫痛,肥胖,咳逆倚息,腸間轆轆有聲等症者,應慎用。《醫學入門》:「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化學成分
本品含梓醇、二氫梓醇、單密力特苷、乙酰梓醇、桃葉珊瑚苷、密力特苷、地黃苷、去羥梔子苷、筋骨草苷、辛酸、苯甲酸、苯乙酸、葡萄糖、蔗糖、果糖及鐵、鋅、錳、鉻等20多種微量元素、β-谷甾醇等。鮮地黃含20多種氨基酸,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干地黃中含有15種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含量最高。
藥理作用
本品水提液有降壓、鎮靜、抗炎、抗過敏作用;其流浸膏有強心、利尿作用。其乙醇提取物有縮短凝血時間的作用。地黃有對抗連續服用地塞米松後血漿皮質酮濃度的下降,並能防止腎上腺皮質萎縮的作用,具有促進機體淋巴母細胞的轉化、增加T淋巴細胞數量的作用,並能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特別對免疫功能低下者作用更明顯。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生者尤良。」
2、《本經逢原》:「干地黃,內專涼血滋陰,外潤皮膚榮澤,病人虛而有熱者宜加用之。戴元禮曰,陰微陽盛,相火熾強,來乘陰位,日漸煎熬,陰虛火旺之症,宜生地黃以滋陰退陽。浙產者,專於涼血潤燥,病人元氣本虧,因熱邪閉結,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勝攻下者,用此於清熱藥中,通其秘結最佳,以其有潤燥之功,而無滋膩之患也。」
臨床應用
1、治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煩渴、神昏舌絳,多配玄參、連翹、丹參等藥用,如清營湯(《溫病條辨》);治血熱吐衄,常與大黃同用,如大黃散(《傷寒總病論》);治血熱便血、尿血,常與地榆同用,如兩地丹(《石室秘錄》);治血熱崩漏或產後下血不止、心神煩亂,可配益母草用,如地黃酒(《聖惠方》)。
2、治陰虛內熱,潮熱骨蒸,可配知母、地骨皮用,如地黃膏(《古今醫統》);若配青蒿、鱉甲、知母等用,可治溫病後期,餘熱未盡,陰津已傷,邪伏陰分,症見夜熱早涼、舌紅脈數者,如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3、治熱病傷陰,煩渴多飲,常配麥冬、沙參、玉竹等藥用,如益胃湯(《溫病條辨》);治陰虛內熱之消渴證,可配山藥、黃芪、山茱萸用,如滋膵飲(《醫學衷中參西錄》);若治溫病津傷,腸燥便秘,可配玄參、麥冬用,如增液湯(《溫病條辨》)。
相關配伍
1、生地黃配牡丹皮:生地黃甘寒質潤以養陰潤燥,入心肝血分能清營涼血,以泄邪熱,其重在滋陰,使陰生則易於退熱;牡丹皮功善涼血祛瘀,具有涼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動血的特點,其善於透散,使熱退則利於陰復。二藥相須為用,涼血兼能散瘀,清熱又可寧絡,相互協同,療效倍增。適用於陰虛血熱之吐血、衄血,熱病後期、邪熱未盡、陰液已傷之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等。
2、生地黃配熟地黃:二者同為一物,因加工炮製方法不同,其性有寒熱之別,功效也有所偏重。生地黃甘寒,性潤多汁,重在清熱涼血生津;熟地黃甘溫,氣味俱厚,重在養血填精,補益肝腎。二藥相須為用,既能滋腎陰養精血,又能涼血止血,從而使治療範圍擴大。適用於婦人產後津傷血虧之口渴、失眠、大便秘結,肝腎不足、精虧血少而兼血熱之月經過多、崩漏、心悸失眠、眩暈,熱病傷陰及老年性便秘等。
3、生地黃配玄參:二者均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作用,但生地黃偏於涼血止血,玄參長於涼血解毒。二藥相須為用,使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力倍增,既可用於血熱實證,又可用於陰虛證。適用於熱入血分之吐血、衄血、發熱譫語,熱病陰傷之心煩口渴、大便秘結,虛火上炎之咽喉腫痛,也可用於消渴證。
4、生地黃配烏梅:生地黃甘寒,能清熱養陰;烏梅酸澀性平,能斂虛火、生津液。二藥配用,酸甘化陰,有較強的養陰生津之功;且一清一斂,清其內熱,斂其虛火,使斂而不留邪,標本兼顧,養陰、清熱並舉。適用於陰虛內熱之口渴多飲、煩熱,溫病後期之陰傷津耗或暑熱傷陰之口渴、煩熱等。
5、生地黃配旱蓮草:生地黃能清熱涼血止血,滋陰補腎生津;旱蓮草能滋陰瀉熱,涼血止血。二藥相須為用,相輔相成,清熱涼血止血作用增強,且有較好的滋陰補腎作用。適用於肺癆咳血及血熱妄行之出血證。
鑑別用藥
1、鮮地黃與干地黃:兩藥均源於玄參科地黃,均味苦甘而性寒質潤,皆能清熱涼血、滋陰生津、潤腸通便,主治熱病邪入營血之高熱神昏、溫毒發斑,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斑疹紫黑,久病傷陰之骨蒸潮熱、內熱消渴及陰虛腸燥便秘。然鮮地黃多汁,苦重於甘,清熱涼血生津效佳,熱甚傷津者多用。干地黃質潤,甘重於苦,清熱力稍差而長於滋陰,陰虛血熱、骨蒸潮熱多用。
2、知母與生地黃:兩藥均味苦甘,性寒,皆能清熱養陰、生津止渴,同治熱病煩渴、骨蒸潮熱、陰虛消渴、腸燥便秘。然知母屬清熱瀉火藥,善清肺胃氣分實熱而除煩止渴,主治溫熱病邪在氣分,壯熱煩渴、脈洪大;又能清瀉肺火、滋陰潤肺,治肺熱咳嗽、痰黃黏稠或陰虛燥咳、乾咳少痰。生地黃入營血分,長於清熱涼血、滋陰生津,多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血熱妄行之斑疹吐衄或陰血不足兼血熱者。
藥膳食療
生地黃粥:
1、功效: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2、原材料:生地黃汁約50毫升或干地黃60克,粳米100克。
3、做法:取新鮮生地黃適量。洗淨後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黃汁約50毫升或用干地黃60克煎取藥汁,粳米加水煮沸後加入地黃汁,一起煮成稀粥。
4、用法:每日早。晚服,空腹食之。
加工炮製
秋季採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緩緩烘焙至八成干。
1、生地黃: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厚片,乾燥,篩去碎屑。
2、生地炭:取淨生地黃片,照炒炭法(附錄I),炒至發泡鼓起。
保存方法置通風乾燥處,防霉,防蛀。
藥材鑑別
呈不規則團塊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端稍細,長6-12cm,真徑3-6cm,有的細長條狀,稍扁而扭曲。表面灰黑色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體重,質較軟韌,斷面灰黑色、棕黑色或烏黑色,微有光澤,具粘性。氣微,味微甜。
1、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大小、厚薄不一。切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周邊棕黑色或棕灰色,皺縮。質較軟而韌,不易折斷。無臭,味微甜。
2、生地炭:形同生地黃,表面棕黑色或烏黑色,發泡鼓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