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
生漆,中藥名。為漆樹科植物漆樹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的樹脂。全國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以外,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殺蟲之功效。用於蟲積,水蠱。[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生漆
漢語拼音:Shēnɡ Qī
別名:大漆(四川、貴州)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肝、脾經
毒性:大毒
功能:殺蟲
主治:用於蟲積,水蠱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生漆
拼音名:Shēnɡ Qī
別名: 大漆。
英文名: resin of True Lacquertre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F.A.Barkl.[Rhus verniciflua Stokes]
出處
出自《本經》。
來源
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F.A.Barkl.的樹脂。
採收和儲藏
4-5月採收。砍破樹皮,承取溢出的脂液,貯存備用。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00-2 800(-3800)m的向陽山坡林內,亦有栽培。
資源分布:全國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以外,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態
漆樹 落葉喬木,高達20m。樹皮灰白色,粗糙,呈不規則縱裂,小枝粗壯,被棕色柔毛;冬芽生枝頂,大而顯着,被棕黃色絨毛。奇數羽狀複葉螺旋狀,互生,長22-75cm;葉柄長7-14cm,被微柔毛,近基部膨大,半圓形,上面平;小葉4-6對,小葉柄長4-7mm,卵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6-13cm,寬3-6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偏斜,圓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無毛或中脈被微毛,下面初有細毛,老時沿脈密被淡褐色柔毛;例脈10-15對,兩面略凸,膜質至薄紙質。圓錐花序長15-30cm,被灰黃色微柔毛;花雜性或雌雄異株,花黃綠色;雄花花萼5,卵形,長約0.8mm;花瓣5,長圓形,開花外卷;雄蕊5,長約2.5mm,着生於花盤邊緣,花絲線形,花葯長圓形;雌花較雄蕊小,子房球形,1室,徑約1.5mm,花柱3。果序稍下垂,核果腎形或橢圓形,不偏斜,略壓扁,長5-6mm,寬7-8mm,外果皮黃色,無毛,具光澤,成熟後不裂,中果皮錯質,具樹脂條紋,果核棕色,與果同形,長約3mm,寬約5mm,堅硬。花期5-6月,果期7-10月。 化學成分 生漆含粗漆酚(urushiol)約80%,少量氫化漆酚(hydrourushiol),還含蟲膠酶(laccase),樹膠及少量甘露醇(mannitol);漆酚為一混合物,收集210°-222°(0.4-0.6mm)蒸餾液,分離得4種成分。漆酚在蟲膠酶的作用下,吸收空氣中的氧轉變為黑色樹脂狀物質。
藥理作用
對某些特異質的人,接觸生漆可產生嚴重的過敏性皮炎。
歸經
肝;脾經
性味
辛;溫;大毒
注意
體虛無瘀滯者忌服。
功能主治
殺蟲。主蟲積;水蠱
用法用量
內服:生用和丸或熬干研末入丸、散。外用:適量,塗抹。
各家論述
- 1.《本經》:去長蟲。
- 2.《本經逢原》:用真漆塗鯪鯉甲煅入藥,破血最捷。[2]
摘錄
《中華本草》